明明有才华偏偏靠修行来认识不一样的茗山长老

上一期“以和为尚”栏目,禅风君讲述了茗山长老的“学霸”属性是如何炼成的。本期,我们来了解一个才华横溢又笃志修行的茗山长老。


明明有才华偏偏靠修行来认识不一样的茗山长老


中国著名的教育家、南京大学老校长匡亚明曾如此赞叹:“像茗山法师这样德才兼备的高僧,在我国现在是不多见的。”

在禅风君看来,如此称颂茗山长老是不为过的。他不仅写得一手好字,还能出口成诗,被称为“当代诗僧”,而这些诗作中又蕴含着怎样的故事和智慧呢?

上一期“以和为尚”栏目,禅风君讲述了茗山长老的“学霸”属性是如何炼成的。本期,我们来了解一个才华横溢又笃志修行的茗山长老。

腹有诗书气自华


明明有才华偏偏靠修行来认识不一样的茗山长老


1978年11月,改革开放前夕,赵朴老到江苏镇江焦山看望茗山长老。时隔多年,又都历经了一番磨难,老友相会,不胜唏嘘。

当时,“文革”的影响还未消除,尽管年迈,茗山长老依旧在下乡工作。他听闻,赵朴老也受到冲击,有一段时间在街道工厂搓煤球。


明明有才华偏偏靠修行来认识不一样的茗山长老


那一天,茗山长老未着僧装,见到了阔别已久的赵朴老,也听到赵朴老满怀壮志地说:“我们宗教界人士迎来了第二个春天,我们要一齐努力,尽快恢复寺院!”

没有人知道,在当时百废待兴的局面下,这两位佛教界的大德如何鼓足勇气和信心,一肩担负起复兴中国佛教重任。

而我们或许可以从他们往来酬答的诗词中略略了解那番豪情。


明明有才华偏偏靠修行来认识不一样的茗山长老


在茗山长老眼中,赵朴老是堪比唐代李白、宋代苏东坡的大诗人,因为他们的诗作中都饱含禅意。而茗山长老的诗作同样意境悠远,富含禅思。


明明有才华偏偏靠修行来认识不一样的茗山长老


有一次,茗山长老陪赵朴老游览山景,看到一棵百年“朴树”。表面上这棵树郁郁葱葱,内里却已被虫蛀空。看到此情此景,茗山长老未免感慨,写下一首诗:

朴老无心逢朴树,茗山会友在名山。因缘时节天然巧,正法重兴住世间。

茗山长老作旧体格律诗功底深厚,格律平仄严整,内容格调高雅,不落俗套,生活气息浓郁。这首诗中不仅巧妙地嵌入了两人名讳的雅趣,还有力地表达了令正法久住的信念。


明明有才华偏偏靠修行来认识不一样的茗山长老


在筹划办栖霞山佛学院时,茗山法师有一诗云:

华严阁上共筹谋,胜宴从来出釜鍪。宝殿新修宜塑像,慧灯待续实堪忧。六朝胜迹藏浮玉,千古江山数润洲。指日重兴仗鼎力,再来更上一层楼。

或许是有感于当时修复全国各地的寺庙殿堂,或许是对培养佛教接班人有着深切的期待,茗山长老与赵朴老一样十分重视人才教育。


明明有才华偏偏靠修行来认识不一样的茗山长老


两位老人虽然身在不同的地方,所做的事也各有不同,却都在为中国佛教事业的恢复和发展殚精竭虑。

2000年5月21日,杰出的爱国宗教领袖赵朴老因病在北京逝世,他的遗嘱中有一首临终偈讲述了他的生死观:

生固欣然,死亦无憾,花落还开,流水不断;我兮何有,谁欤安息?明月清风,不劳寻觅。

次年,6月1日,佛门一代宗师茗山长老圆寂了。而他生前写下的临终偈《告慰诸弟子》,竟与赵朴老的那首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两人之间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情谊可见一斑。


明明有才华偏偏靠修行来认识不一样的茗山长老


秋水鱼踪,长空鸟迹,若问何往,往生净域;觉而不迷,生必有灭,乘愿再来,何须悲泣?

生老病死既是人间常事,每个人都需要面对;又是人生大事,伴随着许多困惑、恐惧、焦灼。而这两位老人,早已了知世间无常的本质,看透无明烦恼的根本。生死无憾,觉而不迷,这是智者的箴言。

笃志修行 精进不懈


明明有才华偏偏靠修行来认识不一样的茗山长老


山长老曾在答《觉群》季刊的访谈时,讲到他对修持的想法,大概分了三个层次:

“起初认为做早晚功课、念佛、拜佛、静坐、参禅、持诵经咒、持戒、修密等就是修持。

而后知道修持要修十法行:书写、供养、转施、阅读、讽诵、受持、演说、听闻、思维、修习。

最后觉得真实的、深刻的、究竟的修持,确实在‘断惑’上。”


明明有才华偏偏靠修行来认识不一样的茗山长老


在“断惑”一点上,茗山长老还强调这是长期的艰苦的思想斗争,圣智与凡情的斗争。他总结修持的经验一要长期忏悔,长期熏修;二要精进不放逸,坚持无间断!

这三个层次不仅是茗山法师这样的大德高僧的体会,更值得所有修行者思索。这些从茗山长老多年来的修学历程便可看出一二。


明明有才华偏偏靠修行来认识不一样的茗山长老


茗山长老(右)

幼年时,茗山长老随母亲在家拜佛、念佛,“慈悲”的种子早已种下。出家后,早晚课上念忏悔文,上佛学院时学经书,他对“慈悲”的价值方有所体会。但这些,都还不是修持。

直到他在抗日的战场上看到了炼狱一般的人间、深切感受到了生离死别之苦,再对战争爆发的因缘有所思维,修慈悲才真正实践起来。

茗山长老给自己规定,每周日为慈心纪念日,每周一为悲心纪念日。在那两天,无论如何,总要做两件给人快乐、救人苦难的事,或戒杀放生,或广修供养,或忍辱无瞋等等。


明明有才华偏偏靠修行来认识不一样的茗山长老


依照这样行持了两年后,茗山长老觉得周日和周一成为了他的欢喜日——“他人给予我的快乐、救助我的苦难,恰是我过去利人救人的如数以偿,甚至加一倍十倍百千万倍的收获,实使我感激涕零!”

而每日坚持这样修行并非一件容易的事,茗山长老也需要常常鞭策自己勉励行持。只有日日自警,日日行持,方能习以成性,受用无穷。


明明有才华偏偏靠修行来认识不一样的茗山长老


现在人们常常会说“比你聪明的人不可怕,可怕的是比你聪明的人比你更努力!”以此来激励奋斗中的年轻人。

茗山长老虽已往生净域,留给后世的精神财富却十分宝贵,值得我们时时品味,时时策励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