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云的致命错误,eBay淘宝大战|马云如何控制阿里(中)

马云的致命错误

得到软银领投的2500万美元以及之前高盛领投的500万美元,短短的三个月时间阿里巴巴就融资3000万美元,马云不禁感叹“全世界的钱也就这么多了吧”。被巨额资金冲昏头脑的马云犯了一个巨大的错误,差点葬送了阿里巴巴。

得到巨额融资后马云开始了大规模的扩张,他把阿里巴巴的总部从杭州搬到上海,不仅仅在上海、北京、香港设立办公机构,甚至扩招到海外,阿里巴巴的海外办事处更是遍地开花开到13个国家和地区,而随着这种扩张带来的便是大规模的市场投入。

阿里巴巴的这种大规模的扩张持续了将近一年的时间,而当时平均每个月的花费就高达200万美元,但是同时期,由于互联网的泡沐,业务却没有起色。到了2000年10月,马云已经花掉了融资的2/3.如果再这样继续扩张下去,不出半年,阿里巴巴就要完蛋。

此时,马云已经意识到了危机,昏头昏脑的他打了一个激灵,瞬间清醒。他知道是时候急刹车了。他脑子里已经有了裁员的念头,甚至在自己主办的第一届西湖论剑上,跟新浪王志东、搜狐张朝阳、网易的丁磊讨教如何开除人。

马云的致命错误,eBay淘宝大战|马云如何控制阿里(中)

阿里巴巴第二位救世主

而马云也第一时间跟投资人在内的董事会开诚布公,表明现在阿里巴巴面临崩盘的危机,马云的坦诚获得了董事会的谅解和协助,为了让阿里巴巴走出危机,高盛说服了当时的通用电气的大中华区高管关明生,空降阿里巴巴出任COO,以协助阿里巴巴走出困境。

遵义会议,阿里巴巴冲出困境

关明生一到任,马云与阿里巴巴的众高管连开三天的闭门会议,此次会议被戏称为阿里巴巴“遵义会议”。会议确定了阿里巴巴的战略决策:B2C 即BACK TO CHINA(回到中国) BACK TO COAST (回到沿海) BACK TO CENTER(回到中心)。

会议结束后,关明生立刻主持”开源节流“工作。

首先,在节流上,关明生在全球各办事处进行大规模的裁员,美国办事处更是从40人缩减到3人,同时宣布阿里巴巴所有的员工工资减半股票期权加倍,并且把总部搬回杭州。这一轮裁减下来,阿里巴巴的运营费从200万美元减到50万美元,按照这种情况,阿里巴巴账上的1000万美元至少能让它支撑一年半。

在开源方面,关明生主张一向免费的阿里巴巴开始收费,提供一种有利于卖家产品被买家找到的服务--”中国供应商“,向会员收费,但是此时的阿里巴巴所有人根本就没想过向用户收费,因为一旦收费就意味着用户流失,而用户的流失对于互联网公司来说,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但是在关明生的极力主张之下,马云拍板,阿里巴巴开始收费服务。

马云的致命错误,eBay淘宝大战|马云如何控制阿里(中)

关明生

搞传销的马云

于是为了促进”中国供应商“这项服务,阿里巴巴决定使用人海战术,进行强势的地面推广。马云和关明生特地向全员工进行一系列的销售培训,马云凭借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把自己鼓动人心的才能发挥的淋漓尽致。当时甚至有员工觉得马云的阿里巴巴是个传销组织。

通过开源和节流的双管齐下,阿里巴巴熬过了2001年这最艰难的一年。并且在2002年奇迹般地盈利了。在那个所有互联网公司都在冬天里煎熬的时候,阿里巴巴竟然能够盈利,这堪称奇迹。

而2003年,阿里巴巴借助”非典“,在所有人都不能出门只能在网上谈生意的情况下强势崛起,根据阿里巴巴的数据统计,2003年非典最严重的第一季度,阿里巴巴的用户量增长50%流量增长了30%。全年阿里巴巴盈利达到一亿元,凭借这样的的业绩,阿里巴巴比其他互联网公司更早的走出了冬天,从马云错误决策中造成的危机中活了过来。

两轮的融资对于马云来说,是福也是祸,福祸相依。

显然对于马云,得到大量资本支持是一件”福“事,如果没有足够的资本,阿里巴巴不可能熬过那个互联网的寒冬。很多互联网公司就是没有资本的支持,最终倒在那个冬天。但是这也是一个”祸“事,如果不是有巨额的融资,马云也不会盲目的进行扩张,把阿里巴巴推进寒冬的冰窟之中,险些丧命。也幸好有足够的资金,阿里巴巴才有足够的钱去纠正马云的错误。如果当时马云少融资500万,那么就不会有今天的阿里巴巴了。

马云的这一次错误给了他一个足够的教训。

马云的致命错误,eBay淘宝大战|马云如何控制阿里(中)

密谋战争,淘宝网的诞生

而把时间倒回几个月前,就在阿里巴巴即将走出寒冬时,马云也在秘密谋划一场战争,而这场战争险些让马云失去阿里巴巴控制权,也导致了后来的支付宝争夺战。

2002年年底,马云带领团队前往日本和孙正义汇报工作。期间马云和孙正义进行了一次秘密的交谈。孙正义对马云说,你们研究过eBay吗?他们的平台跟你们一摸一样。当时的马云是丈二的和尚摸不着脑袋。eBay明明是做C2C的,而自己是做B2B的,怎么会一样?但是孙正义只是点到为止,没有多说。于是马云和团队立马研究eBay。

这一研究可把马云吓坏了,虽然eBay是做个人卖家的平台,但是他的模式同样适合企业卖家,如果eBay进军B2B领域,那么凭借他的全球知名度以及雄厚的资金支持,一到中国,阿里巴巴就会被它完全打败。

于是马云开始思考万一eBay攻入中国的B2B怎么办?与其防守不如进攻,进攻才是最好的防守。他想首先抢占eBay的C2C领域,这样不仅自己的B2B不会被人攻击,说不定还可以收获C2C市场。马云的想法得到孙正义的支持,孙正义明确表示会对马云的计划给予资金支持。

于是2003年4月7日,马云秘密召见阿里巴巴的7位核心骨干,告诉他们公司决定让他们进行一个绝密的C2C项目工作,他们不可以跟自己以外的人,包括其他同事,家人,女朋友说,一旦泄露就只能把他们开除。并且与他们签订保密协议,这7个人回到湖畔花园马云的住处进行秘密办公。

不久后,马云从美国买回来一套先进的C2C系统,这七个人的秘密团队就在此基础上,研发出了今天的淘宝网。2003年5月淘宝网正式上线。随即马云对外宣布阿里巴巴将斥资1亿元打造淘宝网,并且承诺三年之内向用户免费。

马云的致命错误,eBay淘宝大战|马云如何控制阿里(中)

eBay淘宝大战

按照孙正义的承诺,下半年,阿里巴巴正是获得由软银、福达投资、寰慧投资和TDF合计8200万美元的投资,其中软银的6000万美元单独投资淘宝网。成为淘宝最大的股东。

而eBay这一边,早在淘宝网诞生之前就已经收购中国易趣网,此时的eBay已经占据中国C2C80%的市场份额,并且在马云宣布投资淘宝网1亿元的同时,eBay也对外宣布在中国市场投入1亿,不过是美元,按照当时的利率,相当于淘宝的8.3倍。很显然,eBay想通过强大的资金支持进行市场封锁,把淘宝网扼杀在摇篮中。

当时eBay和各大门户网以高于正常价格两倍的金额签订广告合约,唯一的要求就是,不能接淘宝网的广告,当时的eBay的CEO惠特曼甚至扬言"在18个月内让淘宝网死亡"。

在门户网广告投放被eBay阻断的情况下,淘宝网只好退而求其次,在一些站长投资的中小网站投广告,一时间,国内所有的中小型网站布满了淘宝网的广告。

就在线上的广告烧钱大战打的如火如荼的时候,线下的战火也在熊熊燃烧。淘宝网首先在公交车站牌、地铁车窗、户外灯箱投放广告,而eBay凭借充裕的资金,企图全面压制淘宝网的市场推广。eBay甚至在马云的办公室对面的大楼买断一块巨大的外墙广告,挑衅马云,让马云每天抬头就能看到eBay的广告。

马云也毫不示弱,买下了eBay中国办事处周围地铁站的入口处的广告,以此回击。双方的烧钱大战显然马云当初宣布的1亿元是不可能应付得来的,无奈之下2004年马云只好追加3.5亿给淘宝网。

虽然在资金方面,eBay拥有绝对的优势,但是,基于淘宝网的免费政策,收费的eBay用户增长量明显少于淘宝网,eBay的市场份额正在慢慢缩少。

就在马云斥巨资培育淘宝网的同时,他得了一个意外的收获。2003年10月,淘宝网推出支付宝,当初推出支付宝的目的是通过第三方的担保,消除买卖双方的不信任,支付宝的推出极大的解决了C2C平台买卖双方在支付还觉得不信任问题。促进了网购市场的促进。并且在当时并没有人想到开发一个网络支付工具,使支付宝迅速垄断了市场。

2004年12月支付宝从淘宝网独立出来,它不仅仅服务于淘宝网用户,还向其他B2C、C2C商户公司开放,马云想把支付宝打造成整个网购行业的支付工具。借助支付宝,马云踏入了金融领域,支付宝也成了日后阿里巴巴集团最具含金量的一块资产。

马云的致命错误,eBay淘宝大战|马云如何控制阿里(中)

马云的烦恼

eBay和淘宝网的烧钱大战从2003年一直打到2005年,两年的大战并没有分出胜负,并且双方的较量势必要继续进行。而此时,软银给淘宝网的6000万美元已经耗尽,此时的淘宝网急需资金,否则就将败下阵来。

但是“屋漏偏逢连夜雨”,淘宝网的资金问题仅仅是马云烦恼的冰山一角。此时的马云是四面楚歌,危机重重,一不小心就会万劫不复。

第一,互联网的巨头腾讯带着拍拍网进军C2C领域,并且同样打着免费旗号,加入战局。面对eBay和腾讯两大劲敌,淘宝危在旦夕。

第二,淘宝网本身就急需资金了,但是阿里巴巴前几轮的投资者迟迟等不到阿里巴巴上市,已经着急的像热锅上的蚂蚁,想要套现退出,马云必须为他们找到接盘者。

第三,一直和马云交战的eBay有了新的算盘,双方的烧钱战继续下去结果肯定是两败俱伤,再加上腾讯的搅局,战况太乱,eBay向孙正义投出橄榄枝,开出10亿美元的诱人价格收购淘宝网,以便实现统一中国C2C的江山。显然,马云知道对孙正义来说,这个价格他很容易动心,而且只要利益足够,对孙正义来说一切都好谈。他很难阻止孙正义卖掉股份,毕竟他也有套现的需求。

一旦eBay实现对淘宝甚至阿里巴巴的收购,那么这件事一场空前的灾难,依照eBayCEO惠特曼的性格,他绝对不会让马云掌控企业,这样一来,他俩的控制权争夺战肯定不可避免。于是对企业控制权特别在意的马云向孙正义强烈抵制eBay的收购协议。

但是向来支持马云的孙正义这一次不太想迁就马云,因为对于这个价码,他很难不动心,并且他也希望套现,到最后,双方选择一个折中的办法,找一个eBay以外的接盘者,这样即能满足马云的控制权要求以及淘宝网的资金需求又能满足孙正义以及其他投资者的套现需与。

马云的致命错误,eBay淘宝大战|马云如何控制阿里(中)

雅虎的入局

于是在孙正义的牵线下,雅虎入局阿里巴巴。当时的雅虎收购了周鸿祎的3721,但是由于雅虎杨致远和周鸿祎的矛盾导致周鸿祎出走,(此事可关注我们回复"9"查看)雅虎中国的此时情况并不太乐观,门户做不好,搜索也做不好。雅虎自1998年进入中国来经营一直没有起色,雅虎打算把雅虎中国交付给中国本土的企业,就像雅虎日本一样,交给软银打理自己充当一个投资者的角色,不再插手经营。而阿里巴巴是个适合的企业。

2005年8月,阿里巴巴与雅虎达成战略同盟,雅虎以10亿美元现金外加雅虎中国的资产换取阿里巴巴40%的股权。而这场交易一共由四笔交易构成。堪称世上最复杂的交易。如图:

马云的致命错误,eBay淘宝大战|马云如何控制阿里(中)

雅虎加入解决了马云所有的烦恼,不但解决的淘宝的资金,投资者的套现,还化解了eBay收购的风险,看似完美。但是,此时雅虎成为阿里巴巴的大股东,马云依旧担心自己的控制权,虽然杨致远明确表示不会干涉阿里巴巴运营,但是马云为了万全还是和他签订了协议,以确保自己的控制权。

协议的内容有三点

一、雅虎虽然占有阿里巴巴40%的股权,但是只拥有35%的投票权,多余部分的投票权归阿里巴巴马云团队拥有。此条款有效期至2010年10月

二、阿里巴巴四个董事会席位中马云团队有两席,作为大股东的雅虎以及软银都只有一席,到2010年10月雅虎才有权获得与马云团队等量的董事会席位。

三、在2010年10月之前,在任何情况下董事会不得解除马云的阿里巴巴CEO的职务。

签订协议后,获得资金的马云立刻向外宣布对淘宝网增加10亿元的资本,并且继续免费三年。凭借资金和免费的政策,四年后,淘宝网大获全胜,这场持续多年的战争最终以eBay败走中国收尾。

看上去,雅虎入局,马云获得资金以及赢得烧钱战,拿下中国C2C的江山,一切都是那么完美,阿里巴巴将会越来越强大,雅虎软银也会赚的盆满钵满。但是事实并不是这样,我们都只猜中了开头,却没猜中结尾。

马云的致命错误,eBay淘宝大战|马云如何控制阿里(中)

杨致远

雅虎入局后,是怎样和马云产生冲突,双方又是如何发起战争的呢?明天“马云如何牢牢攥住阿里巴巴控制权(下)”为您揭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