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微信的朋友們如果遇到轉錯帳的問題,需要……

近日,廣東的黃先生陷入了死循環:使用微信支付錯將8萬元轉給他人被拉黑,微信方面以“保護用戶隱私”為由拒絕告知黃先生對方的真實身份信息,導致公安和法院也無法立案。

玩微信的朋友們如果遇到轉錯賬的問題,需要……

目前,微信支付已引導黃先生到法院立案,並將配合執法部門協助取證。那……作為“事發平臺”,微信支付的產品設計存在缺陷嗎?

據瞭解,微信轉賬時,只顯示對方姓名的最後一個字,前面的則用星號代替。而使用同樣作為支付平臺的支付寶轉賬時,對方暱稱後不僅標註真實姓名,還提供“點此認證”的選項,需要輸入正確的姓氏才能轉賬。

此外,根據央行防範電信詐騙有關要求,不少銀行都提示客戶在限定時間內可以申請撤銷匯款↩。但微信和支付寶都提示,轉賬發起後,資金將無法撤回。

對此,騰訊公關部相關人員表示,微信支付與支付寶設計產品的出發點不同,不能簡單對比。“支付寶是基於電商的,但我們本身是社交平臺,對用戶的隱私保護更嚴格。”

這位公關人員強調,保護用戶隱私是互聯網公司的底線。他們要對所有用戶負責,只要司法機關要求微信官方協助,肯定義不容辭,但如果是個人需要,不能突破底線。

至於沒有轉賬“反悔”功能,騰訊公關部相關人員表示,即使未來產品有相關調整,也和黃先生的遭遇沒有直接關聯,他們只會根據市場需求來調整產品的設計。

有媒體評論稱,微信轉錯賬糾紛的發生既是用戶自身疏忽,也與平臺對交易風險防範不夠有關。用戶應時刻注意防範轉賬安全風險,微信平臺也要履行應盡的義務並在糾紛發生後協助用戶追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