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教授到販夫走卒都熱愛,100年來北京最受歡迎的美食非他莫屬

北京歷史上一直是一個物產豐饒的美食之城,尤其是民國時代,很多文豪作家同時也是美食家,他們留下了不少關於北京美食的記載,甚至連魯迅日記中都數十次提及京城八大樓等著名飯館,至於老舍、梁實秋、張恨水等等更是不吝筆墨描述。在抗日戰爭之前的北平黃金年代,教授作家們的工資非常高,所以有這種閒情雅緻,到了抗戰勝利之後,教授的工資就遠不如民國初年,再加上當時通貨膨脹嚴重,所以生活水平直線下降,八大堂、八大樓這些高大上的地方根本去不起,只能去街頭小飯鋪。

從教授到販夫走卒都熱愛,100年來北京最受歡迎的美食非他莫屬

季羨林

季羨林在文章中回憶了當時在北京的生活情況。1946年深秋,他從海外歸來,在北京大學任教,手頭並不寬裕的他,常去北大紅樓對面的一個小飯鋪裡吃飯。飯鋪極為狹窄,只有四五張桌子。不過,老闆手藝極高,待客又特別和氣,好多北大的教員都到那裡去吃飯。

季羨林有時還會坐到紅樓前馬路旁的長條板凳上,同“引車賣漿者流”擠在一起,在小攤子上喝一碗豆腐腦,吃兩個火燒。季羨林自嘲是天生的“土包子”,雖留洋十餘年,而“土”性難改。季羨林說道,“以大學教授之‘尊’而竟在光天化日之下,端坐在街頭飯攤的長板凳上卻又怡然自得,旁人謂之斯文掃地,我則稱之源於天性。是是非非,由別人去鑽研討論吧。”

對季羨林來說,北平是個魂牽夢縈的地方,1946年9月21日,他在日記中寫道:“九點五十分到北平,我在黑暗中,看到北平的城牆,不知為什麼,忽然流下淚來。”豆漿、燒餅、涮羊肉是季羨林的最愛。

從教授到販夫走卒都熱愛,100年來北京最受歡迎的美食非他莫屬

雖然囊中羞澀,但是即使是季羨林這樣的窮教授,隔三差五吃頓涮羊肉還是可以做到的,這說明當時在北京涮羊肉並不貴,是典型的平民美食。北京的老傳統是從每年的農曆八月十五開始,涮羊肉和月餅同時登上餐桌,入秋開始吃羊肉,是因為秋季的羊肉最鮮美,羊肉溫熱,最適合進補,這羊肉一涮,就到了來年的端午節,當冷水裡泡著的粽子登場的時候,才是羊肉退席的時候,所以北京人享用涮羊肉有大半年的時光。

從教授到販夫走卒都熱愛,100年來北京最受歡迎的美食非他莫屬

清末民國時期,四九城內外以火鍋涮羊肉聞名的飯館達數十家。舊京時這些經營涮烤肉的店鋪都在門前設有“烤涮”兩字的門燈,或在門前放置一個很大的“涮”字招牌,秋風一起,滿街“涮”字,成為老北京獨特的景觀。

舊京時前門外肉市的“正陽樓”曾經是最火的涮肉館子,是著名的“八大樓”之一。《舊都文物略》中曾載:“正陽樓切肉者為專門之技,傳自山西人,其刀法快而薄,片方正。”東來順從一個小粥鋪後來居上,成為京城著名涮肉館,據說就是挖走了正陽樓的切肉師傅。掌櫃丁德山是一個商業奇才,上世紀三四十年代,東來順迅速崛起,據東來順上世紀30年代一些年份的帳面記載,“每年入秋後鐺爆羊肉、炙子烤羊肉、火鍋涮羊肉開始上市,到正月旺季結束,一個季節銷出的羊肉片均在十萬斤以上。”這是什麼概念?現在4兩一盤,相當於賣出25萬盤羊肉。1942年,東來順在京城最大的競爭對手正陽樓倒閉,東來順就成為北京首屈一指的涮肉館了。成了京城排第一的涮肉館子。

從教授到販夫走卒都熱愛,100年來北京最受歡迎的美食非他莫屬

舊時講究的涮肉館,一定要用內蒙古錫盟地區西塢鎮的大尾巴綿羊,而且必是公羊剛斷奶時就閹割的羯羊,才能不帶任何腥羶異味。涮肉只用“上腦”、“小三岔”、“大三岔”、“黃瓜條”、“磨檔”五個部位,要求切出的羊肉片長約13釐米,寬約3.3釐米,厚0.9毫米,其薄如紙,擺在青花瓷盤裡,晶瑩剔透,肉片紅白相間,界限分明,還能隱約透出青花瓷的花紋,瘦肉片像盛開的牡丹一樣鮮紅,肥肉片潔白如玉。“薄如紙、勻如晶、齊如線、美如花”被稱為切羊肉的最高境界。

季羨林在日記中多次提到吃涮羊肉,並大加讚美。9月24日,他在日記中寫道:“到大陸銀行,領出稿費,到市場去買了個熱水壺,就到東來順去吃飯,羊肉做得真好,心中大樂,真覺得北平是世界上最好的住家的地方了。”4天后,季羨林又請朋友去吃了涮羊肉。他在日記中寫道:“六點我們到東安市場去,我請他們吃涮羊肉,已經十幾年沒有吃了,真可以說是天下絕美。”

從教授到販夫走卒都熱愛,100年來北京最受歡迎的美食非他莫屬

當時,東安市場的東來順冠絕京城,但這樣有名的館子並不拒絕販夫走卒,甚至專門安排他們在一樓就餐。自一樓增設了火鍋以後,普通百姓都以在東來順一“涮”為快事而津津樂道。一樓的火鍋叫做“大眾火鍋”,也“叫共和鍋”,不是燒木炭,而是燒煤,中心是火筒,火鍋的鍋口相當個小圓桌,中間用隔板隔出若干個單格,鍋底免費,不設板凳,顧客可以站著吃。由於隔板是活動的,底湯是共享的,買不起肉片的就可以買燒餅、白菜、粉絲、凍豆腐,就著別人涮羊肉的肉湯解解饞。

可以說,涮羊肉是真正屬於老百姓的,直到今天依然是北京人最熱愛的美食之一。如今寒風漸起,讓我們涮起來吧!

說明 : “京味兒”是北京晚報資深記者張鵬的頭條號專欄,全部為原創文章,內容以名人專訪、北京故事、人物特寫為主。如使用請事先聯繫作者,微信號zp535797667。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