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你,不是那个被“重男轻女”伤害的女孩

跟老妈出去遛弯,回到家门口楼下,那里已经聚集了好几个平时认识的阿姨,看她们聊得火热,我也陪老妈在一旁听听。

其中一个聊起她们老家的一个邻居,引起了大家的热烈讨论。

她的这个邻居是个男孩,名叫兵,几年前,他大学刚毕业,在武汉工作,谈了个女友,谈婚论嫁了,小夫妻看中了一个总价80万的房子。他是家里最小的孩子,父母都是农民,老父前两年已经去世了,剩下一个老母,和5个年龄长他很多的姐姐。

兵刚毕业手头没钱,买房只能找家里凑,老娘拿出了全部的积蓄10万,5个姐姐,每人个给他凑了5万,拿到这35万,他自己再凑了个几万,80万的房子,首付就已经过半了。

而他的这5个姐姐,只有一个在县城有工作,其他4个都在农村辛苦种地。为了给他凑这5万块钱,其中有个家庭困难的姐姐还找别人借债,而他老娘拿出的那10万,也是这些年姐姐们给的孝敬钱。

说到底,兵就是踩着几个姐姐的肩膀,过上了“一毕业就有房”的幸福生活。

当初,兵的父母为了生养这个儿子,无论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累,那是他们自己的选择,怨不得任何人。如今他们老了失去了劳动能力,供养儿子的这个重任,就顺其自然地转嫁到几个女儿身上。

这几个女儿各自都有自己的家庭,有自己的孩子需要养育,有老人需要照顾——她们自己都已经活得很累了,还要供养弟弟。

她们,何其无辜呢?

阿姨们聊着这个故事,唏嘘不已,各自都在感慨作为女儿,自己也曾为改善娘家的经济条件立下过汗马功劳,过程大都不太容易,尤其是要面对丈夫的怨言和儿女的不理解。

我联想到前段时间,新闻里热议的、11个姐姐凑32万给弟弟结婚的事情,我只感觉弟弟那幸福的微笑背后,姐姐们如母亲一样的无私付出,看似那么伟大,实则多么无奈。

掠夺女儿的资源,来贴补儿子,很多父母做得那么顺其自然,儿子也接受得心安理得,背后却是女儿们默默的牺牲换来的。

希望你,不是那个被“重男轻女”伤害的女孩

父母重男轻女,靠女儿养儿子,这种故事屡见不鲜。

知乎上有这样一个问题:“中国农村什么让你感到最恐怖?”,其中有一个回答让我感觉触目惊心,原回答如下(已经获得作者转载同意):

“重男轻女,特别可怕和泛滥。

80年代的农村,一直到2000年,有许多女婴被堕胎,或者生下来后被转送或是遗弃。

直到现在,我还有个堂妹为了生儿子,而堕掉肚子里确认了性别的女儿。

我爷爷有七个子女,其中有一个儿子和一个女儿,各收留了一个被父母遗弃的女婴,抚养长大。

爷爷最小的儿子,为了生儿子,夫妻俩堕了N胎,中间有一胎B超照错了性别生了下来,是女儿就送人了。最后,他们终于生出了个宝贝疙瘩儿子。

我外婆有五个子女,大女儿为了生儿子把结扎的结重新打开,又生了两胎,生出了个小儿子。

小女儿一生无子,生了四个女儿出来,送了一个出去给别人养。期间B超性别是女儿的,打胎N次。

小儿子的老婆,也就是我舅妈,为了生儿子,躲计划生育,整个孕期都躲在外面。结果,房子被计生队推垮一半,家里的粮食、电器全部被搬走。现在我舅舅已经去世了,他的儿子快大学毕业。

这只是随便说了下,我父母两边兄弟姐妹的情况。我小时候,每个村子里都有人遗弃女婴或堕胎,每个村子里又有人从外面捡(或者领)女儿回来养。

我外婆一生吃斋念佛,心地善良与世无争。但是我舅舅小时候,就是她的命根子,如果哪个姐姐碰了他一个手指头,外婆对女儿们,绝对是什么脏话都骂得出来。用外婆自己的话说,将来老了女儿们都是靠不住的,儿子才是给自己养老的人。

结果她老年的时候,舅舅和舅妈对她很恶劣,不管不问。外婆生病了,舅舅从来不带她去看,都是几个女儿轮流给她治。

90年代,外婆去世的时候,舅舅在外地打工,接到外婆去世的电报了,就是不回来,外婆临终前还一直念叨这个儿子。

外婆去世两个多月,舅舅才回家。

我的姨妈们,一面骂我舅舅没良心不孝,一面还是不停地怀孕,就为了生儿子。

生出了儿子的那个姨妈,她晚年的故事,有点像我外婆的翻版。

当初为了儿子结婚,盖房和彩礼一共借了十几万,到现在我姨老两口还在还,这个债,儿媳妇明确说明是不背的。

她的儿媳妇特别厉害,这么多年,儿子赚的钱,一个子儿也没有流到我姨妈和姨夫手上,全部上交给了自己老婆。

姨妈手上,平时都是两个女儿给点钱。

我姨妈没有银行卡,有一次她女儿在外地,转了2000块钱到弟媳卡里,让弟媳转交给我姨妈。结果,那个女人只给了我姨妈600,另外1400自己黑掉了。

想想真是挺可悲的,千辛万苦生了儿子,背了一身债,好不容易替他找到老婆了,结果被老婆管得死死的,父母无情地丢一边。

我姨妈这个儿子,应该就是来讨债的吧。

现在女人地位这么高,都在调侃,说儿子是为丈母娘养的。

不明白为啥那些人,还是坚持要生个儿子出来。

女儿就不是后代了吗?秦国的始祖,还是颛帝的女儿呢!哼!”

去年热播的电视剧《欢乐颂》,蒋欣饰演的樊胜美,一把年纪了,一个人漂泊在城市,被父母兄弟当成赚钱工具,每个月要打钱回去给哥哥还房贷、养孩子,自己在外面过得好不好,从却来没有人过问。


希望你,不是那个被“重男轻女”伤害的女孩


樊胜美这个角色,不是编剧凭空杜撰的,这个角色背后的原型,是中国成千上万被父母吸血的女孩子,她们被家庭的重担压得喘不过气,父母要养老、兄弟要盖房、兄弟要结婚……家里大大小小的事情,都得靠她们柔弱的肩膀来承担,很多人甚至因此错过了人生的幸福。

上半年有条特别揪心的新闻,14岁的姐姐用刀砍死了自己的弟弟。

希望你,不是那个被“重男轻女”伤害的女孩


原因是姐姐躲在被子里偷偷玩手机,被弟弟发现。姐姐害怕弟弟向爸妈告状,而让自己再次受到责罚,恐惧之下,动手杀了弟弟。

乍一看姐姐太过残忍而无情,但仔细深究起来,才发现他们的父母重男轻女,长期以来弟弟被捧在手心,而自己被无视,早就引起了姐姐的仇恨和敌意。

在21世纪的今天,重男轻女的问题,在中国仍然还是一个重灾区。无论你在哪个重要的社区网络去搜索这个话题,都能看到成千上万心碎的女儿,在倾诉父母给自己带来的种种难以抹平的伤害。

在重男轻女的家庭里,浅看起来,好似女儿只是比儿子少吃一点、穿得查一点、用的少一点、得到的比儿子少一点。

其实长远来看,女儿在受到歧视和得不到家庭关爱的环境下长大,长久的不公平待遇的刺激,会导致女儿心理失衡和其他各种心理问题——这不光是对女孩子本身伤害巨大,将来还会影响她的三观和家庭幸福,危害实在是长久而深远的。

都说做父母是不需要培训就可以上岗的,只要身体健康的正常人,都可以做父母。然而养育孩子长大成人,是一个巨大而长久的工程,如果希望孩子将来可以幸福生活,物质抚养固然不可或缺,精神补给更是尤为重要。

比尔·盖茨曾说,他这一生中最聪明的决定不是创建微软公司,更加不是他近些年一直在大力推崇的慈善事业,而是他找到了最合适的女人并且与她结婚。

金融大亨巴菲特也曾说过,人生中最重要的决定不是任何投资,而是跟什么人结婚。

一个女人的品德言行,会影响到三代人的幸福。每个弱小的女孩,将来都会长大成人,结婚生子,她们如果具备生活幸福的能力,那么她的父母孩子,也能生活幸福。

反之,如果她自卑敏感,甚至是仇恨愤懑,她自己都过不好这一生,又如何能给家人带来幸福呢?

奥地利关爱女孩协会有个“著名提问”:

“如果一个家庭有一双儿女,但只有一笔教育经费,你投给谁?”

他们的答案是:“投给女孩。因为教育了一个男孩,你只教育了一个个体,而教育了一个女孩你就教育了一个家庭,教育了一个民族,教育了一个国家。”

这段话是2004年国家实施“关爱女孩行动”的时候进入中国媒体的,被中国社会科学院“广泛好评”和得到众多妇联组织的“顶礼膜拜”及推崇。

希望每个女孩,都能被父母钟爱,开启温暖而幸福的人生。

希望你,不是那个被“重男轻女”伤害的女孩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