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蒙城一中 扶贫治愚 奉献真心

环球徽商杂志社北京10月12日电 近期安徽扶贫部门都在传颂安徽蒙城一中帮扶的贫困村小学“变形记”的事迹,环球徽商利用国庆假期专门走访了这所小学。到达小学门口映入眼帘的是漂亮的教学楼,校园内设施齐全,整洁有序,绿树如茵,草皮铺就,花草郁葱,给人一种错觉的认识,让你感觉到这是贫困村小学吗?在校门口询问一位接孩子的村民徐敏(音)说,“学校越来越漂亮,老师教得好,离家也近,照顾也方便,俺就把两个孙女都从县城学校转回村小啦。”

安徽蒙城一中 扶贫治愚 奉献真心

据该校校长徐怀强介绍,村民徐敏口中的学校,就是我们蒙城县立仓镇大李集村李集小学,这所学校是贫困村小学。因为村民们看到学校发生实实在在的变化,2018年春季学期以来,该校共接纳了从县城等地转回的学生75人,目前在校生已经达到200多人了。

“感谢蒙城一中的精准结对帮扶,感谢荣誉校长侯伟的用心用情投入!大李集村父老乡亲永远忘不了这份恩情!”听到家长发自内心的赞赏,看到学校的巨大变化,李集小学校长徐怀强由哀地说。

安徽蒙城一中 扶贫治愚 奉献真心

这所学校的改变,还得从2017年5月说起。那天,作为蒙城县委组织部选派的驻村扶贫干部侯伟,第一次走进李集小学。“教学楼仅仅打好了地基,地面也没有硬化,接送孩子的车辆将校门口的乡村主干道堵得水泄不通,整体感觉,校园破破烂烂,师生精神面貌不佳。”荣誉校长侯伟对环球徽商说。

安徽蒙城一中 扶贫治愚 奉献真心

从那天开始,“有着浓厚教育情结”的侯伟就下定决心要改变这所村级小学的落后面貌,“咱是教育工作着,学校不变个样儿有辱驻村扶贫使命!”经过一番走访得知,校门外面的沟坎地不属于学校,系村民高杰才个人所有。“如果能把这块长61米、宽9米的沟坎地征给学校,整理成小广场,供家长接送停车,孩子上、下学时的安全就有保障,也不会阻碍交通了。”侯伟随即找到村民组,并找到高杰才,多次沟通,终于谈好了补偿事宣。随后,侯伟又跑到镇政府申请到资金4.8万元,将这块地段全部便化起来。

安徽蒙城一中 扶贫治愚 奉献真心

“放学了,孩子可以在小广场上等待家长,老师们不用一直为安全提心吊胆,家长们也很满意!”“这铁塔的加固,也是侯校长协调解决的!”据徐怀强介绍,校园施工导致塔座松动,三网线路与学校电线缠绕在一起,具有严重的安全隐患。侯伟得知后,拿着乡镇开具的介绍信,跑到县安监局,找到移动公司、电信公司等部门,最后又跑到市铁塔公司,最终“零付费”解决了问题。“不知道是哪个部门负责,也不知道该找谁,他就顺着线索跑,一趟趟地不嫌麻烦,如果没有高度的责任感,这事儿肯定会办不成!”

安徽蒙城一中 扶贫治愚 奉献真心

“侯校长真是干事情的!”校门口广场的硬化和亮化、通信铁塔的加固、师生用上自来水等问题的解决,给全体教师吃了“定心丸”,看到了学校发展的希望。

安徽蒙城一中 扶贫治愚 奉献真心

看到200多个孩子“土里土气的穿着”,想到县城孩子们身上统一的校服。侯伟又开始动起了脑筋,“必须改变师生的精气神”。在他的协调下,2017年秋季,国林服饰服装厂为学校捐赠了200套秋装:2018年春季,蒙城县立仓籍徽商王改良为李集小学捐赠了220套夏季校服,还为老师们免费订做了13套工作报。看到孩子们在由蒙戒一中捐赠的200套崭新的课桌上学习,听到那朗朗的读书声,侯伟心里的幸福难以言表。

安徽蒙城一中 扶贫治愚 奉献真心

荣誉校长侯伟说,扶贫,必先扶智。教学质量是重中之重。趁着师生们精神面貌焕然一新的良好势头,狠抓教学质量的提升,“这才能阻止生源外流,让家长安心外出务工”。学校在整个立仓学区排名倒数的现实也没有阻碍他的进取心。他一边坚持参加每周的教职工学习会,鼓舞士气,引领方向;一边坚持听、评课,为教师成长指点迷津,夯实教研,争取县城送教下乡教师名额到本校送教。

安徽蒙城一中 扶贫治愚 奉献真心

同时,协调社会力量支持学校发展。为提高备课效率,开阔老师们的眼界,蒙城一中向学校又捐赠了6台办公电脑。当地徽商水产养殖合作社负责人徐磊被学校的发展势头所感动,向学校承诺,只要学校在全学区30多所小学考试评比中,成绩在前六名,就给予任课教一定的奖励。不久后的学期期末质量检测中,高永老师所代的五年级数学;王芳老师所代的五年级语文分获全镇第1名、第3名,分别得到3000元和800元的奖励。在上学期的期末统考综合评比中,该校也一举越升到整个学区的中上等行列。

安徽蒙城一中 扶贫治愚 奉献真心

贫困村小学一年多来的巨大变化,让我们对脱贫攻坚工程充满信心。老师们个个信心高涨,纷纷表示坚守教书育人使命,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办好老百姓家门口的教育。

安徽蒙城一中 扶贫治愚 奉献真心

安徽蒙城一中党委书记、校长张华说,我们定期和不定期的通过各种调研对扶贫结对学校进行提升,对教师来说,帮扶身边的父老乡亲脱贫,是一种赤子情怀,是人生的一次升华,也为学生做出了榜样。

教师扶贫的主战场是三尺讲台,擅长的是扶志治愚。在贫困学校,老师尽职尽责讲好每一课,让每个适龄儿童接受正常教育,教给学生知识和本领;让农家子弟顺利地升学、就业,掌握一技之长,开辟增收门路,有助于全家脱贫。发挥教师的专业优势,把下一代教育好,扶贫困学子的志气,扶贫困家庭的希望,阻断贫困的元素传递,才是教师对脱贫最大的贡献。

安徽蒙城一中 扶贫治愚 奉献真心

张华校长在扶贫现场强调,即便村里有产业支撑,贫困户有固定收入,但村民思想与素质不提高,就无法做到持续脱贫。由此而言,我们要用乡村教师举起的文明灯火去除等靠要的落后思想,实现精神脱贫,才能让落后乡村走上振兴之路。

文图 部分来自通讯员

本期责任编审 王晓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