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贾诩劝李傕造反的话,王允几乎已经稳住了董卓的凉州兵团

杀掉董卓之后,对于东汉新的当家人王允,首要的任务就是稳住董卓的凉州兵团。毕竟凉州的军队遍布长安周围,一旦他们趁势作乱,局面将不可收拾。对于这一点王允不能不知道,一开始就颁布诏令除董卓一人罪不及其他人。可接下来王允却做了一系列与诏令相悖的事,先是杀了董卓提拔的士人蔡邕,接着又让吕布派李肃带诏书去抓捕屯兵安邑的董卓女婿牛辅。牛辅自然不会乖乖受死,大败李肃。可是之后,牛辅自乱阵脚,在兵营大乱之时,自己带着钱财逃跑,被仆人杀死,首级被送到长安。


如果不是贾诩劝李傕造反的话,王允几乎已经稳住了董卓的凉州兵团

图1、牛辅的首级被送到吕布跟前(《犯长安》)

看到牛辅的首级,王允肯定松了一口气。董卓带兵撤退到长安前,留下的三员大将牛辅、董越、段煨中的两位已经报销——董越被牛辅杀死、牛辅被自己仆人杀死。而另一位段煨此时则积极向朝廷示好,董卓最为信任的部将中的其余两位胡胡珍、徐荣,此时都在长安,也已经向朝廷顺服。局面看来还是稳住了,本来就高傲的王允此时更是得意洋洋。


如果不是贾诩劝李傕造反的话,王允几乎已经稳住了董卓的凉州兵团

图2、徐荣

可王允对董卓这些军头的了解还是不够,对董卓西凉军团的生存规则,更是全然不解。之前我们介绍过皇甫嵩和董卓的差异,说皇甫嵩是名将,而董卓则是军头。名将打仗无敌,而军头则是嫡系无数。董卓是靠着和手下弟兄们生死、荣辱与共,才能一步一步走到朝堂最高处的。董卓依仗着自己的西凉军团,而西凉军团看董卓不过是个带头大哥。

有酒有肉的时候大家认你这个带头大哥,可穷途末路的时候把你换掉再找一个又有啥关系。带头大哥不一定非要是一个人,董卓没了可以再找一个,只有让我们这些人有肉吃、有酒喝就可以。董卓死了,董卓手下的几个心腹大将被杀的被杀、被降服的被降服。可对于西凉这些穷当兵的会怎么办?乖乖的等王允你来砍头吗?不会,对于他们不过是再找一个带头大哥和你王允拼命罢了。在拼命这件事上,你王允能拼的过我们这些战场上的老油条?


如果不是贾诩劝李傕造反的话,王允几乎已经稳住了董卓的凉州兵团

图3、马腾

董卓和其部下的关系,和西北一波一波的羌族叛乱中,那些叛乱将领和部下的关系如出一辙。从汉灵帝末年又起势,羌人叛乱一拨一拨的被平定下去,可是叛乱一股一股的再起来。叛乱的首领换了一个又一个,可是那股羌乱就是不能完全平定下去。韩遂、马腾为首的那股羌人叛乱,领头的多还是汉人,走马灯似的,先后换了北宫伯玉、边章、李文侯、王国、阎忠、韩遂、马腾,真是走马的将军铁打的叛军。而同是出自西凉的董卓凉州军团,生存逻辑也是一模一样的。这可以从董卓军队进京之后,控制不住的烧杀抢掠窥出一斑。当家人董卓自然知道在京城周边抢劫,对自己稳住朝局的危害。可董卓有什么办法?这帮人就是这德行,而且你要真是去管他们,他们返回头就会把你吃掉。而董卓焚烧洛阳、盗掘皇陵,十足的土匪习性,也是董卓西凉军团除不掉的习性所致。

董卓被杀、牛辅被杀,对于西凉兵团算不得什么大事,我们再选一个带头人罢了。可王允却不知道这一点。当然对于西凉军团,不存在什么民主选择,谁能在绝境之中带领他们,他们就会跟着谁。这时候站出来的是牛辅下面的几个校尉——李傕、郭汜、张济等,其中以李傕为首。


如果不是贾诩劝李傕造反的话,王允几乎已经稳住了董卓的凉州兵团

图4、董卓部将李傕郭汜等(《犯长安》)

在牛辅被杀的时候,李傕他们正带兵在颍川劫掠。之前他们奉了牛辅的命去讨伐屯兵在中牟的名将朱俊。大败朱俊之后,他们自然少不了在中牟周边劫掠点财富的。可是等他们回来,却发现自己这边的“天塌了”,带头大哥董卓被杀,顶头上司牛辅也丢了性命。怎么办?怒气之下的李傕他们先干了一件发泄怒气的事。因为诛杀董卓的,都是并州人,包括王允、吕布、李肃等,于是他们将怒气迁到并州人身上。而恰巧李傕的军队中就有数百个并州人(推测可能是吕布杀丁原之后归附到董卓军队中的并州人),于是李傕将他们全部杀死。

等将这些人杀了之后,李傕才意识到有问题,此时掌握朝政的可是王允、吕布他们,而王允、吕布可都是并州人。被李傕他们杀死的这些人,和吕布很有可能之前都是丁原的部下。这下可不好,得罪了当权者。于是赶快补救,李傕意思到问题之后,马上派人前往长安请求王允的赦免。


如果不是贾诩劝李傕造反的话,王允几乎已经稳住了董卓的凉州兵团

图5、李傕等人派人到京请求赦免(《犯长安》)

可此时的王允早已不将李傕放在眼中,你老大牛辅的首级不都在这了吗?王允对李傕等人派来的使者说:“一岁不可再赦。”驳回了李傕等人的请求。此时的王允大概不是因为拘泥于朝廷的典章,而是由于轻率的认为大局已定、不将李傕等人放在眼中才有这样的决定。

穷寇莫追、兔子急了还会咬人,何况对方还是带兵的将领,这点简单的道理,王允等人不会不清楚。可是王允他们为啥不给李傕等人一条生路呢?其实,这会王允只要留下李傕等人的性命,并趁机在凉州军队中安插一些自己人,局势可能就控制住了。可是此时的王允太过于傲慢了。


如果不是贾诩劝李傕造反的话,王允几乎已经稳住了董卓的凉州兵团

图6、王允反对赦免李傕等人(《犯长安》)

得到王允的回复之后,李傕等人下意识的第一反应,是逃跑,乔装改扮讨回老家去。可是他想跑路的想法,被自己的同乡,此时是自己部下的贾诩给劝住了。

贾诩我们这里先不多做介绍,他后来成了曹操最重要的谋士。不过在投奔曹操之前,贾诩辗转换了好几个主人,不过他最早的主人是董卓账下的李傕。他们都是凉州人,贾诩是凉州姑臧(今甘肃武威)人,和董卓是老乡。


如果不是贾诩劝李傕造反的话,王允几乎已经稳住了董卓的凉州兵团

图7、贾诩

贾诩是这么劝李傕的:“听说长安的东汉朝廷正在讨论是不是将我们这些身在长安周边的凉州人全部杀光。想想在这个境况状况下,你们各位要是弃众单行,就是一个小小的亭长就能将你们绑缚交往朝廷。现在最好的办法是率众而西,聚拢所有的凉州兵团,以为董卓报仇的名义进攻长安。这样万一事情成了,你们就可以‘奉国家以征天下’。即使到时候败落了,再逃跑也不迟呀。”


如果不是贾诩劝李傕造反的话,王允几乎已经稳住了董卓的凉州兵团

图8、贾诩劝说李傕等人带兵攻打长安(《犯长安》)

贾诩这一番话,真是一句话点醒梦中人,惊慌失措的李傕等人才算稳住心神,准备和王允好好斗上一番。在贾诩的这番话中,有一个词大家看着可能似曾相识“奉国家以征天下”,和曹操之后的“奉天子以令诸侯”是不是如出一辙?听了贾诩的建议,李傕他们会怎么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