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商預售套路,想不在雙十一買都不行?

今年的雙十一又快要來了,說起雙十一,想必大家都不陌生,原來只是單身狗們的光棍節,後來在2009年被阿里的淘寶商城搞成了一個購物狂歡日。淘寶的雙十一從2009年剛開始的僅有27個品牌參與,銷售額只有0.5億元,到去年全球共計225個國家和地區加入雙十一全球狂歡節,24小時內銷售額高達1682億元,可以說九年時間形成了質的跨越,雙十一成為了真正現象級的購物節日。

而如今,雙十一已經不單單是淘寶一個平臺的節日,幾乎所有的電商平臺,像京東,蘇寧易購,前店後廠等等,全都都加入了這個一年一度的狂歡當中。

電商預售套路,想不在雙十一買都不行?

消費者為什麼願意集中在雙十一消費?原因只有一點:便宜。

在雙十一的活動期間,不僅有電商平臺給的滿減補助,各大店鋪商家的產品也會大幅度降價。有的人可能會說,很多店鋪都是先提價再降價,欺騙消費者的。這種商家肯定有,而且還不少,但是消費者也不是傻子,一般想在雙十一買的產品都是早早看好放在購物車裡,如果碰到先漲價再降價,實際價格不變的情況,那肯定會拋棄這家轉而去同類商品的另外店鋪裡買。不過這種情況還是比較少的,就算有些商家先漲價再降價,它的價格相比最開始的原價還是低了不少的。

那麼既然雙十一商家的價格那麼低,那麼它們賺什麼呢?其實對於商家來說,其目的也只有一個:走量,去庫存。

比如淘寶上的賣家,普通賣家將近600萬,天貓賣家將近10萬,而有資格參加雙十一活動的僅僅兩三萬家。而我們消費者得知雙十一要來的情況下,基本上會提前將近10天壓抑消費,在雙十一當天再購買自己需要購買的商品。

也就是說雙十一當天其實相當於將整個淘寶原本600萬商家的10天的銷貨量集中在參加活動的兩三萬家店鋪的短短24小時內,這樣一來銷量可想而知,參加活動的商家雖然產品降價了,可能一件產品只能賺原來的一半或者更少,但是銷售量的提升就絕不僅僅只有兩倍,有可能是10倍20倍甚至更多,這樣一來利潤還是上去了。

另一反面,由於雙十一已經處於第四季度了,一年下來肯定有不少商家存了很多庫存下來,特別是像服裝行業之類的快消品,這時候剛好也可以憑藉雙十一將庫存低利潤快速甩出去,否則一直儲存在倉庫不但難以處理還要耗費管理費用。退一步說,哪怕是以零利潤或者低於成本價虧損賣出去也是值得的,因為及時的去庫存不但能讓商家及時止損,還能給企業帶來週轉的現金流。

當然也並不是說只要參加雙十一的商家就一定能大賺,也有賺的少甚至虧損的商家存在,畢竟參加雙十一的店鋪之間也存在著激烈競爭。

為了能降低風險,更好的應對雙十一,今年的淘寶商家大都開始展開了各種優惠活動,其中最普遍的就是——預售。

電商預售套路,想不在雙十一買都不行?

預售是指商家讓消費者者提前預付定金,之後可以讓消費者在雙十一當天以比正常價格更低的預售價支付尾款即可,當然消費者一旦支付定金,後續就算不想支付尾款了商家也不退還定金。可以說對於商家來說,預售是可以最大程度上鎖定銷量的好方法,消費者一旦支付定金,基本可以確定後續會在雙十一當天支付尾款。

另外電商平臺也會極力支持這種銷售模式,因為一旦支付定金,消費者就能被鎖定在自己的平臺。

甚至有些電商平臺為了衝擊雙十一當天的成交量,將很多熱門商品在將近20天的預售期間只設立預售鏈接,沒有正常的銷售鏈接,也就是說普通消費者想提前買也買不了,只能等到雙十一再買。

雙十一進行到今天已經第十個年頭了,每年的成交的銷售額越來越高,影響力也越來越大,各種活動和套路也越來越廣,但是也希望各個電商平臺和企業商家勿忘初心,雙十一的初衷是能讓消費者更優惠更愉快的購物,而不是以各種套路偏消費者口袋裡的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