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相声必须会说太平歌词吗?相声与时俱进不更好吗?

用户62363479469


太平歌词这个门类应该是从郭德纲那边来的,郭德纲常说“说学逗唱”,相声演员的唱是太平歌词,这句话对不对,我们来看:

2011年陕西电视台采访当时的郑小山先生,问过相声12门技艺里里唱的本功是什么,郑小山也明确表示说,说相声的唱其实有很多种,只不过后来失传了很多,由于太平歌词本身节奏简单,配词容易,所以流传的段子较多,形式普遍,才逐渐在新中国成立后成为了传统相声里唱的主功形式。所以从这一点来说,太平歌词是相声基本功没错。

说学逗唱是相声形成后的基本门类,现在唱主要还剩下太平歌词,所以从传承来说,如果不会太平歌词,就相当于短一门功课,当然现在有很多的相声团队不完全走传统相声的路子,糅合小品等其他曲艺形式,完成了新的转变,所以说相声也没必要完全要会太平歌词,按照于谦的说法:观众喜欢的相声才是好的相声。

任何事物都需要与时俱进,这是不可避免的,无法跟随时代脚步的曲艺,早晚会被时代吞没,中国的皮影戏、柳传梆子戏、唢呐等等都是在传承中没有很好的发展才逐渐落寞。

相声与时俱进必然不错,但是必须要在传承的基础上才可与时俱进,传承相当于与时俱进的基石,如果没有传承,就直接进行所谓的创新和修改,相声必然会变的不伦不类。

近期李宏烨的公式相声,依本人看来,太轻浮,没有厚重感,笑点太飘,这就是没有传承之后胡乱修改相声艺术形式给人的感觉。

所以说:太平歌词是相声唱门类的基本功,但是没必要全部都要去学,但是相声与时俱进就必须先传承,然后在创新,只有打好基础的房子,才能更加牢固。


纯手打,希望各位看客不吝点赞,评论,关注,谢谢!


雪球财略


太平歌词是传统的东西,这个大家都清楚也都承认。我想起个往事来,大概二十多年前,我们这个四线城市里面举办庙会,请来许多民间的表演团体。其中就来了一个相声的草台班子,那次我第一次看到表演太平歌词。

当时的观众大概就我和我儿子以及稀稀拉拉的几个人,相声场子本来没人看,突然来了我们几个潜在的观众,相声班子像打了鸡血似的,其中一对演员在台上就唱起太平歌词来,当时也不知道他们唱的是什么东西,反正是引起我们几个人的注意,于是驻足看了起来。轮到说相声,实话实说并不精彩,挺好玩的是,他们的班主穿着普通的衣服混迹与观众之中,带头领笑鼓掌,同时认真观察我们几个为数不多的观众的反应。我突然发现这个小班子以及他们的班主身上有很多传统的东西,所以我拉着还未上小学嚷着要看旁边上刀山下火海(用刀绑成的梯子撒上油点燃,然后有人爬梯子)的儿子坚持看完了这段相声,并且心里为最后只剩下我和儿子两名观众而觉得有点对不起人家。

就在刚才之前我还没意识到他们唱的就是太平歌词,在回答这个问题时我才笃定那就是太平歌词,只不过他们没有白沙写字这个过程而已。

现在德云社的演出已经不用太平歌词来吸引观众了,但是每遇到大型的商演,开场往往要唱上几段太平歌词或小曲小调,它是有提振观众的精神的作用的。

不过非要用相声演员会不会太平歌词来评判这个演员水平的高低,我觉得大可不必,也不公平。做为在开国之初就被老辈艺术家力主摒弃的一种艺术形式,虽然德云社复活了它,让我们领略到传统艺术的魅力,但是它已经不是相声演员的必修课了。

所以,那些讽刺某些相声名家不会太平歌词,从而否定别人的艺术价值的人,是不怀好意的。艺术就是要百花齐放、各有所长,毕竟时代在前进。当然,太平歌词也是一门传统艺术,能够流传下来并被某些人发扬光大也是我们乐见的。





河畔一壶酒


先饶一张张永熙老先生的白沙写字:

旧时白沙写字哼哼的时调,就是太平歌词。相当于相声的“货声”,做买卖的“吆喝”。

后来白沙写字太难,许多艺人都撂下了,只剩了太平歌词。

但是,白沙写字和太平歌词都是相声撂地时招揽生意的手段,地位相同。

是不是能说不会白沙写字的,也不会说相声?那现在说相声的没人了!

所以没有这个道理。


再次,太平歌词真不是什么太难的东西。喜欢听相声的都能哼哼两句(这是郭老师的功劳),您说人家不会?我现学行不行?


恭请王世臣老先生:


世臣老被誉为“相声的巨人”,怹对相声的贡献,名至实归。

当初北京在天津能吃得开的极少,老侯大师都不行,世臣老可以。

可是有人说怹不会板儿,我不信。说不拿手应该更适当。

就算真不会!!

丝毫不能影响王世臣先生在相声届的地位!“巨人”还是巨人,动摇不得。

所以,只要活好、大伙儿爱听,不会太平歌词算什么?

蛐蛐儿……


相声沙弥


太平歌词是清末民初朱绍文研究出的一种表演方式,主要目的郭德纲在相声里不止一次说过。就是靠着白沙撒字和太平歌词吸引观众…

其实相声大王张寿臣说过;:“相声演员不一定要会唱,如果不会唱那我和三立师弟是不是就要从家谱上除名?”马三爷和刘宝瑞先生对唱都有不同的见解,你可以不会唱戏,不会唱曲。但是太平歌词你必须会唱…马三立亲自改良过太平歌词,刘宝瑞在唱上和他师父持一样的态度,但是太平歌词张嘴就来…包括马季先生。马季作为“新相声”的领军人物和灵魂人物对于太平歌词这种艺术形式也是熟悉的不得了。

侯宝爷对太平歌词是这么说的:“作为一名合格的相声演员,太平歌词是不能荒废的,你在舞台上可以不唱这种老掉牙的东西,但是如果有人问起你来,你不会也得会。”现在流传的太平歌词是郭德纲改良的,其实老郭只是在侯宝爷改良的基础上加了一个西河的甩腔。所以个人认为作为一名合格的相声艺人、相声演员,你在舞台上可以不唱太平歌词,但是你要会。捧哏巨匠郭启儒先生说过“这活许我不使,不许我不会”。


山人自有妙计v


不吹不黑,公平公正和您聊聊相声。相声与时俱进是好事,但是与时俱进不代表就要放弃继承,传统相声有糟粕是事实,摒弃那些低俗成分无可厚非,但是太平歌词不属于糟粕!侯宝林大师领导的相声改革小组,之所以不提倡唱太平歌词,是因为太平歌词做为相声艺人招揽观众的一种手段,已经过时了,而太平歌词旋律简单,又无法成为一个单独的艺术种类,所以就没再把太平歌词做为一项基本功传授给自己的徒弟。

相声表演当中的“说学逗唱”的唱 ,是指唱太平歌词,以及开场小唱。相声界唱太平歌词被相声艺术的“本门唱”,现在文艺界只有相声演员仍然在唱太平歌词,而流行歌曲,京剧,评戏,梆子等因为有专业的戏曲演员在表演,所以这些唱统一被划入“学”的范畴。

其实唱太平歌词,与“逗”当中的表演双簧是一样的。它是丰富相声表演手段的一种,既可以做铺场的小段,也可以当做返场的小段。现在的相声演员,尤其是主流相声界的演员,双簧基本不会,太平歌词基本不会,学唱方面只会唱流行歌曲,基本功的不扎实,会的少,这样的情况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表演手段缺乏,表演风格趋于雷同,想把观众逗乐越来越难!而到了最后不得不靠跳舞、扮丑、出洋相来取悦观众!


相声与时俱进是一件好事,但是不代表要抛弃传统相声的精华,相声演员不能单纯的为了出新而出新,而把贯口、倒口、怯口、太平歌词、双簧等众多传统相声的精髓,一律视为糟粕!相声如果没有了这些东西,如果光靠说,靠唱流行歌曲,那么和脱口秀、滑稽戏有什么区别吗?


靖逸轩主


郭德纲强调相声中的四门功课说、学、逗、唱中的唱,唱的是太平歌词,小编不是行里的人,所以不敢妄言。

但从前听一个老人说过,撂地卖口揽听众,首先要唱一段儿叨叨令,词和曲儿都是现挖的,没有固定模式。

如果没有这样本事,不但同行们看不起,观众们也不买账。


我手头上就有一段叨叨令,拿出来和大家分享,也算是抛砖引玉吧。

压腰葫芦细流水,

卖嘴的撂地说新词,

我唱上一段新鲜事,

大姑娘找了个小女婿,

有位大姐正十七,

四年不见二十一;

她找了个女婿才十岁,

不多不少大十一;

小两口井台去挑水,

一头高来一头低;

大姑娘在后面一使劲,

“哎哟哟”小小子摔了个嘴啃泥。


小女婿爬起来冲冲怒,

骂了声贱人你坏良心。

为娶你俺爹爹卖了三亩地,

你却变着法的把我欺,

回家跟我爹爹告一状,

先打一顿屁股,

再把你赶回娘家去。

大姑娘闻言流下伤心泪,

坐在泥水里诉委屈。

说他是俺女婿他太小,

说他是俺的儿子他可不喊娘。

每天晚上把他抱上床,

上了床还得给他解扣脱衣裳。

光伺候这些还不算,

每天晚上他净尿床。

头一晚上尿湿了俺的红肚兜,

第二晚弄脏了俺的花衣裳。

第三天倒是没有把床来尿,

奴家的绣花鞋里水汪汪。

大姑娘越哭越闹越生气,

抬手揍了丈夫两巴掌,

小女婿挨打心里慌。

头一声叫了一声姐,

第二声连连喊亲娘……


花近高楼1


老拿太平歌词和相声硬扯一起。好像会两句太清歌词都成了相声大师了,不会太平歌词都不会说相声了,把太平歌词当祖传的宝贝显摆,好像要拿太平歌词吃上他祖宗十九代一样。会不会太平歌词不要紧,关键为人得厚道,心胸要宽广,不要那么心狠歹毒。


房子156205202


呵呵。。。

首先,本人非常崇拜郭德纲,而且坚定地认为,他拯救的相声。

说相声会太平歌词,这是郭德纲说的

唱戏唱京评梆曲是学,这也是郭德纲说的

从小坐科学相声才算真正的相声演员,这也是郭德纲说的

我觉得上面的没什么道理,侯跃文亲口说过,京评绑曲算唱!外科大夫也是从大学开始接触医学!这些说辞只是郭德纲想自成一派,扛起相声大旗做的铺垫,想另立山头,必须要和别人不一样,然后凭借自己的影响力让别人认为自己说的都是对的。

无论哪个行业,对外把自己的行业说得越神秘,越复杂,那么他内心深处越自卑!相声这些类似的以前称为下九流的行业,其实就是乞讨饭食的手艺,在这个世界可有可无,哪有那么神秘?


崔美梦成真


现如今说相声的演员,会唱能唱太平歌词的连三分之一不到,人家不是照样生存。所以说相声不一定要会太平歌词,只要说话清楚,又拜了"码头",就是相声界的人。这就是这门艺术如今的地步。

侯耀华连相声都不会说,更别说唱太平歌词了,常宝华不是照样收他为徒。这边刚刚拜完师,一转头侯耀华就一口气收了十几个徒弟,比较有名的刘桦、何云伟以及王自健。侯耀华拿什么去教徒弟?

相声演员如果会唱太平歌词,如同歌手会弹乐器一样,多了一项才艺。否则“说学逗唱”四项基本功就少了“唱”,但不妨碍上台说相声,只是你会比别人赚得少点。

与时俱进不等于要去掉传统的东西,就像文学,现代文学与古诗词并存,并没有因为现代文学发展就把古代文学放弃。有人喜欢电视相声,有人喜欢传统相声,市场要允许多样化并存,处理得好还可以相得益彰。


岑詮


旧社会北京天桥儿说相声的艺人没有场子,就是地摊儿表演,行话叫“撂地”,首先得聚些观众,行话叫“圆粘儿”,怎么聚人呢,要在地上沙书写字(白沙末),边写边唱,唱的就是“太平歌词”,您见过卖“十三香”的吗?就是一个意思,只不过唱的调调儿不一样。相声艺人“圆粘儿”时唱的“太平歌词”也可能是“白娘子”,也可能是“大西厢”,也可能就是现编的词儿,这没什么标准。

解放后,“撂地”的艺人没了,都进了小剧场,再也用不着“圆粘儿”了,所以沙书写字,唱“太平歌词”都成为了历史,改革开放后,侯宝林先生在电视上表演过一回沙书写字,这么说吧,干过“撂地”的老艺人,没有不会唱“太平歌词”的,年轻的相声演员想唱也没地方唱去了,只是近些年,“太平歌词”让郭德纲重新搬了出来。你说这唱有多难吗?还真不难,高一句低一句就两句唱腔,就这两句唱腔来回翻着唱,能让人不烦那是得有点儿本事。不过,您要是楞告诉我说这“太平歌词”好听,嘿嘿,我还是真拿您没办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