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曾“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最终沦为铁杆汉奸,令人慨叹

汪精卫在民国早期享有盛誉,曾被誉为“民国四大公子”。而汪精卫的名气很大程度上来源于1910年,在北京刺杀清朝摄政王载沣的行为,虽然刺杀没有成功,但是被当时各方反清人士极力赞扬,而清政府迫于舆论压力,不敢杀他,仅仅将汪精卫关押起来。辛亥革命成功后,汪精卫被释放出来。自此,奠定了汪精卫名声与地位。

此人曾“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最终沦为铁杆汉奸,令人慨叹

令世人大跌眼镜的是,汪精卫的却走上与他早年名气不相符的一条路。政治上与蒋介石的斗争中不断败北,面对国家危难之时,在日本人的引诱之下,走上了汉奸卖国之路。

此人曾“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最终沦为铁杆汉奸,令人慨叹

纵观汪精卫的一生,你就会发现,汪精卫根本就不是一个政治家的料。打个比方来说,只有别人把饭菜给他做好,盛在碗里,端到他面前,汪精卫才会吃。而到了关键时刻,需要自己付出,或者拿出自己所有的资本,甚至以命相搏的时候,汪精卫就会退缩了。在汪精卫的身上,缺乏一种政治家的魄力,所以在政治斗争中屡屡败北。而汪某人却有投敌做汉奸的勇气,最后遗臭万年。

就如在1926年,第一次国共合作末期爆发的中山舰事件,对于国民党内部人员来说,绝对是一个天赐良机。尤其是对于政治家来说,这种时候就是投机取巧,捞取政治资本的最好时机。而当时汪精卫是什么身份呢,当时国民政府常务委员会主席、军事委员会主席兼宣传部长。而蒋介石呢,仅仅是黄埔军校校长,和国民党二号人物汪精卫相差甚远。对于中山舰事件,汪精卫本应该做出对自己有利的决定。但是汪精卫在这关键时刻,居然病倒了,没错是病倒了。汪精卫的妻子陈璧君看到汪精卫高烧病倒的情况,就劝汪精卫不要插手此事,汪精卫居然答应了,在家安心静养。政治家在遇到任何重大政治事件都必须保持精力充沛、能够应对一切的姿态。机会总是稍纵即逝,汪精卫由于自身的软弱,一遇挫折,动辄生病住院休息或者出洋看病。在多次历史重大事件中,始终不能当机立断,做出乾坤一掷的举动。汪精卫虽然有能力,有资格来建立自己的班底,却因为自身的这种弱点,一切都化为流水。

此人曾“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最终沦为铁杆汉奸,令人慨叹

建军大业中汪精卫剧照

1936年12月,西安事变爆发,在这个国共两党关系上千载难逢的良机上,汪精卫在国外考察。事件爆发后,汪精卫一直在国外观望形势的变化。将近一个月,汪精卫才缓缓从国外归来,此时西安事变已经和平解决。以汪精卫的影响力,此时来主持大局,增加自己影响力,绝对是没任何问题的。但是,汪精卫居然在国外观望,难不成还想国共两党来推举他来主持大局?机会是自己争取的,还想别人送到嘴里?自此汪精卫的政治生命彻底终结,在国民党中沦落为一个可有可无的存在。

此人曾“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最终沦为铁杆汉奸,令人慨叹

汪精卫之墓,最后被炸毁

但是,与汪精卫能力不相匹配的是他的野心,汪精卫始终不愿做一个二流角色,在同蒋介石的政治斗争中不断失败,长期居于下风,渐渐被边缘化。而汪精卫的妻子陈璧君,亦是不愿忍受久居蒋介石之下的闷气,鼓动汪精卫汪反蒋夺权”,另开生面。随着抗日战争初期正面战场国民党军的节节败退,汪精卫愈发忍不住投降言和的情绪,加之日本人的引诱,以及手下亲日派的不断劝诱,外加上蒋介石的压迫,汪精卫终于打定主意,投降日本人。最终走向汉奸这个万劫不复的地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