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专家赵石屏《孩子要上一年级》新书发布(中新网)

教育是个“慢活”

“现在我们的问题,孩子因为家长的焦虑,弄得害怕上学,他的动力已经破坏光了,所以说一年级孩子学习的动力就是喜欢。”-教育专家赵石屏

9月6日,赵石屏新书《孩子要上一年级》进行了新书发布,针对不少家长面临的儿童幼小衔接的众多问题,这位教育专家提出三个习惯,第一个就是紧跟着老师,跟上老师;第二是独立做,作业要求独立做;第三是赶快做,不拖沓。

对此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委会常务副理事长、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家庭教育首席专家孙云晓表示,“我说她三个习惯的总结,可谓三宝,我们的孩子能够把这三个习惯在一年级的时候养成,那么对他一生的发展、学涯、生涯就有了变被动为主动的可能。”

赵石屏对于幼小衔接的正式的关注起于20多年前,她表示,“第一个幼小衔接的核心问题,必须是先适应、再发展。我们中国的教育文化把一年级叫做启蒙,‘蒙’是什么,是混沌无知,实际上小学一年级的孩子是应该都不知道,是蒙的,但是现在我们的起点弄的不是蒙了。所以教育部为什么强调零起点就是这个道理,他应该是启蒙启蒙,之前他都不应该有什么符号的学习,对认知应该是蒙的、混沌无知的。”

她直言,“方法比分数重要,这个方法我要说一下,现在好多家长判断孩子的分数,但是更应该看到的是,有的孩子尽管分数排在前面,但他的方法不对,他就是重复在学习。比如他先补习班去学了,再到班里来学,这种学习方法叫低效的重复,这个方法是不行的,至少是绝不可持续的。”

赵石屏非常强调兴趣的重要性,“要喜欢上学,现在我们的问题,孩子因为家长的焦虑,弄得害怕上学,他的动力已经破坏光了,所以说一年级孩子学习的动力就是喜欢。”

据悉,在由作家出版社推出的《孩子要是一年级》中,赵石屏对幼小衔接的众多难题进行了剖析。经过二十多年来对上百所学校,逾万咨询案例的调查,赵石屏表示,教育是一个“慢活”,孩子从一年级开始,至少有九年、十二年的学习过程,与这个慢成长过程相适应的是孩子的“慢学习”,家长的慢教育,任何急于求成、急功近利的教育都不会成功。(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