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作为全国十大汽车工业城市,有没有晋级的想法?

mangmang难遇


襄阳作为全国十大汽车工业城市,有没有晋级的想法?

为实事求是的回答本问题,故在解答之前对襄阳在全国汽车工业城市方阵的地位做个简要说明:

该市汽车产业历史悠久,早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已开始涉足,2000年至2010年这阶段,襄阳从一个汽车产业起步早、发展晚、总体较弱的城市跨越式转变为全国知名汽车工业城市,从规模以上汽车工业总产值(2000年时仅112亿元)较低的城市,历经十年之久终于踏进“千亿级”汽车工业城市序列,由此开始成为中国汽车工业新兴城市。

2010-2015年,襄阳汽车工业的发展可以用飞行速度来形容,正是这个时期使襄阳超越众多汽车工业城市并成为全国汽车工业十强城市。



襄阳作为全国汽车工业十强城市,有没有晋级的想法?

自古以来我国就有一句老古话: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襄阳在八十年代时期曾是驰名中外的中国十大明星工业城市,而且排的位次还在第一,本世纪以来一直都是为复兴而奋斗,自然而然地想要回到历史上的高位。当年鼎盛时期,襄阳GDP位居全国四十强,最暗淡无光的时候快跌出百名之外,史上的光辉岁月无时无刻不映照在老一辈襄阳父老心中。

2016年,襄阳由全国汽车工业十强城市晋级为八强,全年汽车产业规模以上产值突破2000亿元大关,达到2160.2亿元。在汽车领域能够比襄阳强的城市不仅数量少,而且都在全国范围内属于强中之强,比如上海、重庆、北京三个直辖市,以及广州、武汉两个副省级省会超大城市,试问襄阳能够与之并列算不算晋级?


2017年,襄阳市汽车产业规模以上增加值两百多亿,总量超过2400亿元。保守预计今年全市汽车产业规模以上增加值达到400亿,汽车产业规模以上产值达到2800亿元,由全国汽车产业八强晋级为七强。

同年,襄阳地区生产总值首次突破4000亿大关,位居中部地区非省会城市第二位,基本找回了八十年代的光芒,但今后还将加大力度搞经济,誓将复兴襄阳进行到底,一鼓作气为再次进入全国经济四十强做准备。

自信不仅仅是乐观开朗,还是自身实力和潜力的体现。2018年,襄阳全市新增新能源汽车整车厂家一家以上,零部件厂商十家以上。投入新品牌产能高达5万台以上,这是晋级的资本。


精选优质文章阅读馆


襄阳地处中国腹地湖北省,历史悠久,始建于西汉年间,历来地势优越,物产丰饶,今所辖1.97万平方公里,常住人口560余万。

汽车制造行业是襄阳目前第二产业的主体,如今年产值2000亿元左右,雄居全国十大车城之一。目前,襄阳市已经吸纳东风股份、风神汽车、美洋汽车、神龙汽车、德纳汽车、骆驼集团、襄阳轴承、中车电机等一大批整车及零部件生产企业。涵盖多种车型,年产量在30万量左右。同时,还有像天籁,英菲尼迪等等中高端品牌的进驻,使得襄阳积累下了一系列完善的汽车整车及其零部件生产线。

2017湖北省政府和襄阳市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招商引资的政策,鼓励外地资金和技术向襄阳转移,并且公布“黄金十条政策,鼓励高端人才落户襄阳。扶持措施可概括为“十有”:有场地创业、有项目资助、有贷款担保、有股权投资、有风投补偿、有薪酬激励、有引才优惠、由政府奖励、有科技扶持、有保障服务。给襄阳市的人才引进和企业进驻铺平前路。

襄阳市具有湖北省其他地级市不具备的第二产业储备,在自己的产业结构上需要扬长避短,结合地域特色,因地制宜,打造自己的生态产业链。襄阳矿产丰富,应充分发挥以原材料为导向的企业产业,结合健康成熟的既有企业产能需要,进一步开发地域优势,建成完善的汽车从原料到整车的产业链。

一个高级形态的成熟城市。不仅仅靠单一的产业支撑,襄阳市要想从普通地级市地级市向上跳跃,要改善的不仅仅是汽车制造行业。建立一个庞大的城市集群,衡量的指标不仅仅只有第二产业;一个城市的历史底蕴,文化传承,人居环境已经是外界对一个城市的首要考量。一个优秀的城市首先对内:居民幸福指数高,政府公信力高;对外:文化软实力强,社会影响力大。这是中国目前所有城市转型所面临的问题,胡锦涛同志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就很好的指出了一个国家一个城市的长远发展规划。

所以,襄阳想进一步发展壮大,首先继续挖掘拓展自身的优势,继续以第二产业为支柱,以汽车产业为王牌,进一步打响襄阳城市名片。构成以第二产业为主,以第一、第三产业为辅生态发展道路。如今,城市发展进入快速时期,个城市之间优势凸显,想要做大做强,还得各凭本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