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尋歷史,讓盛樂文化閃閃發光

10月30日,在和林格爾盛樂博物館,人潮如湧。不論是前來學習參觀的學子們還是社團、組織,無不為中華民族的歷史,以及盛樂古城遺址的歷史文化而歎為觀止。由內蒙古自治區社會科學界聯合會主辦,內蒙古自治區社會科學文獻信息中心、呼和浩特市社會科學聯合會承辦,呼和浩特盛樂歷史文化研究會、和林格爾盛樂博物館與和林格爾蒙草抗旱公司協辦的北疆學術沙龍第34期——探尋北魏拓跋鮮卑在中國歷史的地位研討會在和林格爾舉行。與會的專家學者就北魏拓跋鮮卑的歷史文化進行了參觀和討論。共同見證和感受了鮮卑濃重的歷史和文化。

追尋歷史,讓盛樂文化閃閃發光

據介紹,拓跋鮮卑是鮮卑中的一支,經過盛樂時代一百四十餘年的積澱,形成了以塞外草原遊牧政治特徵為主、兼具一定多元政治文化色彩的政權。從盛樂遷都平城的前後十餘年間,拓跋鮮卑統治者按照中原王朝政治文化模式,建立了北魏王朝,完成了從塞外草原遊牧政權到中原王朝、從邊疆屬國政權到皇權國家的政治轉型,促進了中華民族共同體的發展壯大。

追尋歷史,讓盛樂文化閃閃發光

盛樂博物館陳列的文物有許多為真品,其中還有的是稀世之寶。它們無不閃耀著中華民族燦爛的歷史光芒。在中國歷史的長中,盛樂成為遊牧文明和農耕文明的結合部。公元258年拓跋鮮卑在陰山以南眾多古城中把盛樂選為理想的都城,建立起原始國家,又於公元315年建立代國,於公元286年創建北魏。而拓跋鮮卑遷居盛樂的140年間,不僅寫下了自己的民族倔起的歷史,而且也寫下了民族融合和國家統一的歷史,創造了燦爛的民族歷史文化。

追尋歷史,讓盛樂文化閃閃發光

鮮卑民族歷史文化奠定了隋唐盛世,鮮卑民族開啟了少數民族入主中原的先河,在歷史上有著重要的影響和意義。(楊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