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要涼了?映客逆勢爆發,市值將迎來重估

8月26日,映客公佈了上市後的第一份財報。

在業界普遍認為直播行業紅利期已過之時,映客財報的數據卻異常靚麗:月活躍用戶達2638萬人次,同比增長30%;季均付費用戶達198.4萬,環比增長6%;上半年直播收入為22.27億元,同比增加了15.3%;現金流保持穩定充裕,截至2018年第二季度,映客坐擁42億港幣的現金;廣告收入同比大增24倍……

市場人士驚詫:這份數據是映客上市前的業績表現,此前就有預料不會太差,但數據如此強勢卻是沒有想到的。按此數據計算,映客目前的股價嚴重超跌,扣掉賬上IPO募資之外的現金,今年前瞻市盈率只有兩倍?市值即將迎來重估!

在映客財報發佈後的第一個交易日,公司股價盤中一度大漲逾15%;截至8月28日收盤,映客股價報2.86港元,公司市值58.94億港元。

那麼,映客在這半年間進行了哪些重要舉措,一舉扭轉了招股書中的營收下降趨勢呢?

映客的“復甦”

映客是從直播行業“千團大戰”中拼殺存活下來的佼佼者,然而,隨著短視頻等其他娛樂模式的興起,“直播行業紅利期已過”的論調成為主流。2018年上半年,直播行業用戶月活整體下滑。港股市場此前給這個“港交所娛樂直播第一股”的估值也反映了資本對這一行業的看法。

而映客最新財報數據卻讓市場人士開始質疑,目前給映客的估值是否偏低了。

8月26日,映客互娛(股票代碼:03700)發佈了2018年上半年財報。財報顯示,截至2018年6月30日,映客整體營收22.81億元(人民幣,下同),同比增長17.9%;經調整後純利潤達4.09億元,同比增長21.8%。

直播要涼了?映客逆勢爆發,市值將迎來重估

從財報數據看,頭部平臺效應十分明顯,在直播全行業增長放緩的態勢下,收入和盈利仍然保持了兩位數增長。

直播要涼了?映客逆勢爆發,市值將迎來重估

直播要涼了?映客逆勢爆發,市值將迎來重估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上半年映客扭轉了2017年營收小幅下滑的趨勢,開始加速增長。此外,利潤增速(21.8%)超過營收(17.9%),利潤率進一步提升。與同行業高成本獲客模式不同,映客2015年成立當年就實現盈利,並保持穩健增長,今年已是第四年連續盈利。

直播真的過氣了嗎?據Frost &Sullivan,中國移動端直播的每月活躍用戶預計2022年可達到501.3百萬人,流量紅利下,中國的直播市場的規模預計到2022年將增至1100億元,其中移動端佔比約89%。

財報發佈後,映客公司CFO李勁向投資者喊話,直播沒有過氣,映客作為行業龍頭,用戶質量和價值在穩健提升。

除了營收和利潤大增,還有幾大亮點值得關注:

首先,現金流驚人。據映客官方透露,截至2018年第二季度,映客坐擁42億港元的現金。據映客提供的數據,從2015年5月正式上線開始,8個月累計充值破億,11個月破10億,19個月破50億,截至目前累計充值額已突破100億。

其次,直播業務持續強勁。直播一直是映客的現金奶牛,上市前夕,映客APP用戶量已達2億,月均活躍主播數行業排名第1,收入及季均付費用戶數排名第2。

直播要涼了?映客逆勢爆發,市值將迎來重估

(艾瑞資訊顯示,映客APP月度獨立設備數今年4月開始進入新一輪增長期。)

財報顯示,2018年上半年,映客平臺直播收入為22.27億元,同比增長15.3%。截至2018年6月30日,映客直播月活躍用戶達2638萬人次,同比增長30%,環比增長4.5%;同時,映客季均付費用戶達198.4萬,環比增長6%。

直播要涼了?映客逆勢爆發,市值將迎來重估

(月活同比大增30%,但是每季付費用戶出現了明顯下降,參照整體直播收入15.3%的增長,說明平臺上“土豪”打賞額度增加、佔比增加。)

第三點,則是廣告收入的出色表現。2018年上半年廣告收益為4784萬元,同比增長24倍。雖然目前廣告板塊的佔比(2.1%)仍較低,但直播收入佔營收比重從去年的99.9%相應下降了2.2%,算是初步打破了映客盈利模式單一的現狀。

映客如何做到逆勢增長的?

此前便有不少媒體報道過,為了讓上市數據好看些,映客進行了一系列動作來提高月活、拓展業務等。

1、映客的社交野望

其中最為重要的一項舉措便是上半年映客發佈了醞釀已久的6.0版本。在這一版本中,映客開始重點發力社交關係:新增了動態社區、發現頁面、多人互動連麥等功能,並把“關注”標籤移到首頁、首位。

直播要涼了?映客逆勢爆發,市值將迎來重估

產品方面的創新開發投入直接反映在上半年財報中:映客直播上半年研發開支8522.4萬元,同比去年增加了29.3%。

事實上,奉佑生在映客創立後不久就表達過:希望映客直播可以成為繼微博、微信後的第三代社交平臺。但是這方面的探索一度曲折、未見明顯成效。在整個互聯網增量時代成為歷史的今天,社交基因的價值越加凸顯。可以看到,抖音們在切入社交,陌陌憑著社交網絡進一步拓展了其直播業務的天花板。奉佑生的這張牌——重新加碼社交,恰逢其時。

Turstdata《2018年中國移動互聯網行業發展分析報告》數據指出,映客的用戶日均使用時長快速增長,2018年6月最高達到29分鐘,同比增長78.3%。這說明平臺核心主播和用戶粘性極高。雖沒有直接證據,但這與平臺社交功能完善大概率有著很大關係。

奉佑生曾表達過對其新型社交工具的設想:“新的社交工具落腳點必須從陌生人圈層開始,必須把10到20個左右的熟人關係鏈條穩固在這個產品,而不是需要接入微信和QQ;這種產品才能看到巨大的平臺性的機會。”

有媒體稱,映客有了“朋友圈”功能,但這並不是很準確。與微信的社交生態相比,映客仍然是開放式平臺,以主播為連接點。在加碼社交的同時,打造內容是映客的當務之急。

2、“直播+”豐富內容生態

映客最近在內容方面的投入力度也非常之大。

在今年5月底舉行的映客《櫻花女生星光夜》演唱會上,9位“櫻花女生”主播和楊千嬅、華晨宇等20位明星共同演出,逾1400萬人在映客直播在線觀看,並與150多位主播產生了870多萬次線上互動。

直播要涼了?映客逆勢爆發,市值將迎來重估

這背後,是映客開啟的直播+選秀的模式,通過直播選秀造星,提升粉絲凝聚力的同時,也豐富了映客泛娛樂直播的優質內容。

此前映客平臺上缺乏“公會”類的組織,雖然主播在直播分成中可以得到更多,但平臺也相對弱化了對主播的綁定力度。頭部主播流失是一個重要問題。為幫助主播更好地產生優質內容,也增強平臺對主播的吸引力,映客今年推出了“明星主播培養計劃”及”紅人計劃”,以“人”為核心IP,實行流量扶持、藝能培訓、綜藝曝光、內容定製等多元化培養形式,打造多領域的泛娛樂生態內容和具有平臺代表性的明星主播。

8月16日,映客出品的首檔職場迷你劇《加油,鄭小錢》在映客平臺“動態”版塊上映,該劇由映客主播張梓航和李佳靜領銜出演,以“直播+迷你劇IP”的模式拓展內容市場。

直播要涼了?映客逆勢爆發,市值將迎來重估

從秀場到選秀、藝人培育再到傳統娛樂業,這一系列動作,可以看到,映客的泛娛樂之路有著明確的規劃和節奏。

3、拓展營收項目

廣告收入增長24倍是映客上半年財報中的一大亮點。映客於今年成立廣告銷售團隊,在線廣告業務開始進入迅猛增長的軌道。映客公司CFO李勁表示,隨著月活用戶的增長和多渠道的拓展,廣告業務大概率會保持翻倍增長態勢。

包括廣告,映客正在探索直播之外的更多元的業態。奉佑生此前表示,秀場,只是直播裡面的很小的一個萌芽狀態。直播的想象空間還很大,映客也會參與,比如直播+遊戲、直播+電商、直播+教育。

映客未來戰場在哪裡

財報中透露,映客未來戰略有兩個關鍵點,一是打造產品矩陣,二是下沉。

映客計劃未來進一步豐富業務及產品形態,以滿足用戶娛樂需求,根據對用戶的洞察力推出獨立APP,共同形成協同性強的產品矩陣。

這延續了映客APP發展軌跡自身的邏輯曲線。事實上,我們可以看到,作為一個綜合類的秀場直播平臺,映客APP之長在於內容的豐富性;此外,映客投入了大量的研發精力實現APP千人千面推薦;在原本直播的主要模式之外,映客還加入了“短視頻”動態功能、純語音直播的“電臺”欄目等,希望更深入地抵達受眾的垂直需求。

而要將“千人千面”做得更好、探索內容生態更多的可能性,在綜合性的平臺之外,再開發內容、功能更加垂直的APP,以矩陣之勢切入細分領域、增強行業競爭力,是映客們將要攻克的難題。而這種策略能在多大程度上緩和直播軟件們的競爭焦慮,又會給直播行業帶來哪些新變化,還不能輕下結論。

上市之後,映客開始全面整合內外部資源,加大開拓新用戶的力度。作為映客上市的基石投資,分眾和B站可謂映客渠道的左膀右臂。

財報透露,映客今年將重點推進下沉戰略,會在分眾投入1個億的宣傳費用,把推廣渠道和美譽度從一線城市下沉到二三線城市,或將採取城市賽的方式,最終將用戶市場規模進一步擴大。同時,與B站聯手,打通雙方的二次元用戶,共享對方的內容和用戶,締造更加豐富的視頻化社交平臺。

而“下沉”的策略背後,是映客管理層對整個中國社會形態流動大勢的一個預判。映客上市前夕,奉佑生曾表示,未來的三到五年中國會有一個大的社會形態的變化。每個省會城市都是年輕人淨流入,包括縣級和市級的年輕人,以及北上廣深迴流的人群。“未來中國至少有20個這樣的節點化的中心城市”,所以映客今年的一個核心策略是下沉,從一線城市下沉到二線。

基於此,“未來線上的娛樂產品不僅僅是直播這樣一個形態,一定是豐富多樣的,圍繞抓住美這個點,然後製造一個城市化的線上娛樂中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