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無病三分虛」的處暑天,該怎麼養生呢?

今天迎來秋天的第二個節氣——處暑。

所謂的“處”是指“終止”,處暑的意義是“夏天暑熱正式終止”,預示著炎熱正式消退,意味著即將進入氣象意義的秋天。中午熱,早晚涼,晝夜形成較大的溫差,“一場秋雨一場寒”的氣候特徵明顯。

在“無病三分虛”的處暑天,防暑、防秋燥,多吃一些滋陰潤燥的食物,成了養生重點。

在“無病三分虛”的處暑天,該怎麼養生呢?

早睡早起

起居應當早睡早起,保養秋收之氣。根據陽氣收斂的特點,在起居方面氣候由熱轉涼,注意及時增添衣物

多吃滋陰潤燥物

處暑後的天氣多半以乾燥為主,應多喝水補充水分,還可多吃一些有滋陰潤燥功效的食物,如梨、葡萄等水分充足的新鮮水果,避免燥邪傷害。飲食應以清淡為主,合理營養,不吃或少吃辛辣燒烤類的食物,包括辣椒、花椒、桂皮、生薑、蔥及酒等,特別是生薑。這些食物屬於熱性,又在烹飪中失去了不少水分,食後容易上火。

在“無病三分虛”的處暑天,該怎麼養生呢?

​處暑節氣適宜食清熱安神的食物,如銀耳、百合、蓮子、蜂蜜、黃魚、芹菜、菠菜、糯米、芝麻、豆類及奶類等

如:百合蓮子粥

百合入肺,有很好的清肺潤肺的作用,而蓮子入脾,可以起到健脾安神的作用。飲用這款粥對於剛入秋的溫燥能起到很好的緩解作用。

晚上室溫不宜低

處暑時節過後晝夜溫差逐漸加大,白天雖然酷熱,但夜間涼爽,晚上睡覺時空調溫度不宜過低,26℃以上為宜,或改吹風扇,但不要對著直吹。頻繁出入空調房的上班族要注意預防感冒。

白蘿蔔綠茶:可以預防感冒,順氣助消化,對於咽喉炎、扁桃體炎、聲音嘶啞、失音患者,還可以用白蘿蔔搗汁與薑汁同服。

做法:將白蘿蔔洗淨,帶皮切成圓片,放入鍋中加入足量的水,大火燒沸後轉小火,煮約15分鐘。煮好後,關火,加少許鹽,放入綠茶,蓋蓋子悶約5分鐘後代茶飲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