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色之旅 精準扶貧走進革命聖地延安

紅色之旅 精準扶貧走進革命聖地延安 ——暨百年中國製造攜手雲天化扶貧調研活動

延安,中國的革命聖地,也是中國革命的紅色搖籃。延安精神在此發揚,百年中國製造的紅色之旅也在此啟航!

紅色之旅 精準扶貧走進革命聖地延安


2018年11月5日,由百年中國製造工作組發起,延安寶塔區政府、雲南雲天化股份有限公司協辦的“紅色之旅 精準扶貧走進革命聖地延安——暨百年中國製造攜手雲天化扶貧調研活動”正式啟動。

紅色之旅 精準扶貧走進革命聖地延安

延安寶塔區委副書記牛春擁、區委督查室主任王紅光、 區委深改辦主任馮學東、 川口鄉鄉長劉暢、 萬花山鄉鄉長田峰、棗園街道辦事處主任祁超以及寶塔區果業局、蔬菜局、畜牧局、 區農技中心等代表相繼在座談會上發言。

紅色之旅 精準扶貧走進革命聖地延安

百年中國製造工作組秘書長康傑、副秘書長金娜、副秘書長鄧白茹、百年中國製造工作組辦公室主任羅丹、百年中國製造工作組合作單位負責人週三雄、雲南雲天化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易宣剛、品牌管理部長周鵬翔、雲天化農資連鎖有限公司農業服務部長李進平、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翟丙年等出席了調研活動並作講話。

紅色之旅 精準扶貧走進革命聖地延安

寶塔區委副書記牛春擁說,在北京座談會上與百年中國製造工作組達成了初步意向,組織紅色之旅精準扶貧活動意義重大,對此表示感謝。區及鄉鎮政府對調研工作也非常重視,組織了當地相關部門人員和區農技中心的土壤專家,做好與雲天化專家對接土壤情況等工作,便於雲天化的扶貧決策。希望今後百年中國製造工作組繼續組織不同行業的精準扶貧活動,有更多的企業參與其中,為陝北老區的經濟發展出一份力。

紅色之旅 精準扶貧走進革命聖地延安

百年中國製造工作組秘書長康傑介紹了大型電視紀錄片《百年中國製造》的意義及背景。他談到,雲天化是百年中國製造工作組首批入選企業,也是最重要的企業之一,是亞洲最大的化肥企業。中宣部有關領導已將《百年中國製造》紀錄片提升到重大文化工程的高度。為了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工作組會定期組織各種有意義的活動,諸如工業文化博物館、紅色之旅精準扶貧、慈善公益活動等等。紅色的延安留給我們紅色記憶,在新時代我們更應該繼承紅色基因,追尋紅色足跡,學習延安精神,傳承紅色文化,百年中國製造紅色之旅精準扶貧的第一站就來到了延安。基於精神引領和科技產業的支撐,雲天化多年來不斷投入人、財、物等,努力承擔社會責任並把“精準扶貧”放在履行社會責任的重要位置,今天的活動就充分體現了雲天化人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在此向雲天化集團說聲感謝,以表達我們大家的敬意。百年中國製造工作組在工作中瞭解到,很多企業對弘揚紅色文化及精準扶貧等活動抱有很積極的態度,願意在辦好企業的同時積極履行社會責任,今後工作組還會帶領更多各行各業的企業來到延安,為革命聖地的繁榮發展作出貢獻。

紅色之旅 精準扶貧走進革命聖地延安

百年中國製造工作組副秘書長金娜表示,應國家紅色之旅辦公室領導的指示,百年中國製造工作組來實施具體的落地工作。鼓勵新時代年輕人的責任感和自信心,弘揚團結互助精神和扶貧濟困的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百年中國製造工作組響應國家的號召,今後會組織更多的會員企業,積極投身到延安的扶貧工作中,願意和當地政府、企業結對子,交朋友,形成長期的合作關係。

紅色之旅 精準扶貧走進革命聖地延安

雲天化品牌管理部長周鵬翔介紹雲天化以綠色科技服務農業的理念,已聘請全國70多位植物專家,加入到精準扶貧的活動,從化肥的角度做種植解決方案,提升種植現狀,開發專用肥,發展接地氣的科技小院,通過線上的信息交互,使農戶通過互聯網就能得到專家的諮詢建議,結合線上線下做出解決方案,實現智能配肥,科學化種植,達到提升種植現狀,實現種植的標準化、品牌化的目的。

紅色之旅 精準扶貧走進革命聖地延安

雲天化農業服務部長李進平重新定義了“種植”,要面對當前的種植困境,對賣不出去的產品要進行思考和分析,他指出了肥料使用的幾點誤區:

1,不注重保護土地。土壤ph值的下降需要幾十年恢復。高產不是目標,隨著經濟實體的增加,最終目標是連續的優質高產。

2,追求高含量,忽視高利用率。高含量不是目標,高利用率才是最終目標。我們要激發肥料的利用率和活力。

3,養分單一,不針對土壤和作物。誤認為平均就是平衡,氮磷鉀都是平均的,作物和人一樣,各個時間段需求的元素不一樣。

4,重視外在質量,忽視內在質量。舊的種植觀念需要被新觀念取代,需要政府、企業、專家和農戶的共同努力。

紅色之旅 精準扶貧走進革命聖地延安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翟丙年博士談到,很榮幸參與到此次活動中來,西北農科大學資源環境學院,主要是做植物營養學的工作,是農業部土壤施肥專家團隊,是包括教授、副教授、博士等,老中青結合的學術團隊。目前很多人忽視有機肥,導致土壤不健康,出現結構不良,影響養分活化,土壤板結酸化鹽鹼化等情況,不健康的土壤產出的植物也是不健康的。農產品的農藥汙染,導致了農作物和蔬菜食品不安全,國家已高度重視,2015年就提出減肥減藥。對於肥料來說,每年消耗6000萬噸,佔世界的三分之一,需要減少用量,必須針對土壤情況,高效施肥為核心,節水節肥節藥,加強套餐肥的研發生產,力求各個種植時間段的平衡施肥。

紅色之旅 精準扶貧走進革命聖地延安

雲天化副總經理易宣剛最後說,聽黨話,跟黨走,一個企業能存續到3年的,不到50%,能到百年的更是甚少,民族工業需要提出百年企業,在黨的領導下,一定會超過百年。雲天化現在要幫助農民增收,化肥用量要下降,產品品質要提升。雲天化產品做金字塔,人員則要專業化。目的是讓農民增收,加強為農民服務,貼近與農戶的關係,建立科技小院,培訓當地農民增效知識。

紅色之旅 精準扶貧走進革命聖地延安

十一月的延安,千里飄雪,百年中國製造工作組、雲天化集團領導冒著嚴寒同專家一道先後調研了棗園街道廟溝村、 上砭溝村、 川口鄉棗園村的蘋果園及大棚產業發展,詳細瞭解了當地的生態農業發展。經過測評土壤,雲天化專家現場對果農們進行了種植方法和土壤改良及農藥用藥的指導,並提出瞭如何因地制宜、正確用好化肥的寶貴建議,革命聖地的紅蘋果持續碩果累累,農民增產增收脫貧致富才是對紅色文化、延安精神的傳承。

紅色之旅 精準扶貧走進革命聖地延安

據悉,接下來雲天化集團在此次調研成果的基礎上,對延安地區的精準扶貧工作還會有更多更實際的舉措,此次延安紅色之旅精準扶貧活動僅是第一站,未來百年中國製造工作組還將組織更多的會員企業加入,一起投身到紅色文化、精準扶貧、慈善活動中來,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做出自己的一份努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