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的精华名句,值得收藏

道,可道也,非常道也。名,可名也,非常名也。

译文:道可以说,但不是通常所说的道。名可以起,但不是通常所起的名。(这里所说的“道”其实有两种含义,一种是可以说明的道,一种是只可意会不可说明的道,“名”亦如此。)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译文:“无”可以用来表述天地浑沌未开之际的状况;而“有”,则是宇宙万物产生之本原的命名。因此,要常从“无”中去观察领悟“道”的奥妙;要常从“有”中去观察体会“道”的端倪。无与有这两者,来源相同而名称相异,都可以称之为玄妙、深远。它不是一般的玄妙、深奥,而是玄妙又玄妙、深远又深远,是宇宙天地万物之奥妙的总门(从“有名”的奥妙到达无形的奥妙,“道”是洞悉一切奥妙变化的门径)。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译文:人效仿地,地效仿天,天遵循“道”,而道就是自然。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译文: 道是独一无二的,道本身包含阴阳二气,阴阳二气相交而形成一种适匀的状态,万物在这种状态中产生。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译文: 合抱的大树,生长于细小的萌芽;九层的高台,筑起于每一堆泥土;千里的远行,是从脚下第一步开始走出来的。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於道。

译文:最善的人好像水一样。水善于滋润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停留在众人都不喜欢的地方,所以最接近于“道”。

致虚,极;守静篤。万物并作,吾以观复。

译文:致使心灵的虚寂达到极点,使生活清静坚守不变。万物都一齐蓬勃生长,我从而考察其往复的道理。

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译文:过分的爱名利就必定要付出更多的代价;过于积敛财富,必定会遭致更为惨重的损失。所以说,懂得满足,就不会受到屈辱;懂得适可而止,就不会遇见危险;这样才可以保持住长久的平安。

《道德经》的精华名句,值得收藏

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

译文:那些轻易发出诺言的,必定很少能够兑现的,把事情看得太容易,势必遭受很多困难。

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译文:不自我表扬,反能显明;不自以为是,反能是非彰明;不自己夸耀,反能得有功劳;不自我矜持,所以才能长久。正因为不与人争,所以遍天下没有人能与他争。

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译文:自然的范围,宽广无边,虽然宽疏但并不漏失。

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

译文:我之所以有大患,是因为我有身体;如果我没有身体,我还会有什么祸患呢?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译文:生养天地万物的道(谷神)是永恒长存的,这叫做玄妙的母性。玄妙母体的生育之产门,这就是天地的根本。连绵不绝啊!它就是这样不断的永存,作用是无穷无尽的。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

译文:局面安定时容易保持和维护,事变没有出现迹象时容易图谋;事物脆弱时容易消解;事细微时容易散失;做事情要在它尚未发生以前就处理妥当;治理国政,要在祸乱没有产生以前就早做准备。

《道德经》的精华名句,值得收藏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

译文:求学的人,其情欲文饰一天比一天增加;求道的人,其情欲文饰则一天比一天减少。

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

译文:遇事谦退无争,反而能在众人之中领先;将自己置于度外,反而能保全自身生存。

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

译文:把握着早已存在的“道”,来驾驭现实存在的具体事物。

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

译文:军队所到的地方,荆棘横生,大战之后,一定会出现荒年。

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

译文:“道”存在于天下,就像江海,一切河川溪水都归流于它,使万物自然宾服。

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

译文:天地间阴阳之气相合,就会降下甘露,人们不必指使它而会自然均匀。

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也。圣人不病,以其病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

译文:知道自己还有所不知,这是很高明的。不知道却自以为知道,这就是很糟糕的。有道的圣人没有缺点,因为他把缺点当作缺点。正因为他把缺点当作缺点,所以,他没有缺点。

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為用。

译文:揉和陶土做成器皿,有了器具中空的地方,才有器皿的作用。开凿门窗建造房屋,有了门窗四壁内的空虚部分,才有房屋的作用。所以,“有”给人便利,“无”发挥了它的作用。

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

译文:知道满足的人才是富有人。坚持力行、努力不懈的就是有志。不离失本分的人就能长久不衰。

《道德经》的精华名句,值得收藏

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

译文:善于带兵打仗的将帅,不逞其勇武;善于打仗的人,不轻易激怒;善于胜敌的人,不与敌人正面冲突;善于用人的人,对人表示谦下。

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

译文:有道的圣人不但有自知之明,而且也不自我表现;有自爱之心也不自显高贵。

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译文:自然规律对任何人都没有偏爱,永远帮助有德的善人。

见素抱朴,少思寡欲,绝学无忧。

译文:保持纯洁朴实的本性,减少私欲杂念,抛弃圣智礼法的浮文,才能免于忧患。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成身退,天之道。

译文:执持盈满,不如适时停止;显露锋芒,锐势难以保持长久。金玉满堂,无法守藏;如果富贵到了骄横的程度,那是自己留下了祸根。一件事情做的圆满了,就要含藏收敛,这是符合自然规律的道理。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

译文:天下最柔弱的东西,腾越穿行于最坚硬的东西中。

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

译文:圣人始终不贪图大贡献,所以才能做成大事。

美言可以市尊,美行可以加人。

译文:美好的言辞可以换来别人对你的尊重;良好的行为可以见重于人。

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似鄙。

译文:世人都精明灵巧有本领,唯独我愚昧而笨拙。

《道德经》的精华名句,值得收藏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译文:循环往复的运动变化,是道的运动,道的作用是微妙、柔弱的。天下的万物产生于看得见的有形质,有形质又产生于不可见的无形质。

静胜躁,寒胜热。清静为天下正。

译文:清静克服扰动,寒冷克服暑热。清静无为才能统治天下。

和大怨,必有余怨;报怨以德,安可以为善?

译文:和解深重的怨恨,必然还会残留下残余的怨恨;用德来报答怨恨,这怎么可以算是妥善的办法呢?

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译文:圣人是不存占有之心的,而是尽力照顾别人,他自己也更为充足;他尽力给予别人,自己反而更丰富。自然的规律是让万事万物都得到好处,而不伤害它们。圣人的行为准则是,做什么事都不跟别人争夺。

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译文:最方正的没有棱角,最大的器具最后完成,最大的音乐没有声响,最大的象没有形象。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译文:真实可信的话不漂亮,漂亮的话不真实。善良的人不巧说,巧说的人不善良。真正有知识的人不卖弄,卖弄自己懂得多的人不是真有知识。

其出弥远,其知弥少。

译文:他向外奔逐得越远,他所知道的道理就越少。

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

译文:事物过去强大就会走向衰朽,这就说明它不符合于“道”,不符合于“道”的,就会很快死亡。

将欲歙之,必故张之;将欲弱之,必故强之;将欲废之,必故兴之;将欲取之,必故与之。是谓微明。

译文:想要收敛它,必先扩张它,想要削弱它,必先加强它,想要废去它,必先抬举它,想要夺取它,必先给予它。这就叫做虽然微妙而又显明。

《道德经》的精华名句,值得收藏

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於郊。

译文:治理天下合乎“道”,就可以作到太平安定,把战马退还到田间给农夫用来耕种。治理天下不合乎“道”,连怀胎的母马也要送上战场,在战场的郊外生下马驹子。

不言之教,无為之益,天下希及之。

译文:“不言”的教导,“无为”的益下,普天下少有能赶上它的了。

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译文:声名和生命相比哪一样更为亲切?生命和货利比起来哪一样更为贵重?获取和丢失相比,哪一个更有害?过分的爱名利就必定要付出更多的代价;过于积敛财富,必定会遭致更为惨重的损失。所以说,懂得满足,就不会受到屈辱;懂得适可而止,就不会遇见危险;这样才可以保持住长久的平安。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

译文:最完满的东西,好似有残缺一样,但它的作用永远不会衰竭;最充盈的东西,好似是空虚一样,但是它的作用是不会穷尽的。

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译文:失去了“道”而后才有“德”,失去了“德”而后才有“仁”,失去了“仁”而后才有“义”,失去了义而后才有礼。

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译文:广大无边而运行不息,运行不息而伸展遥远,伸展遥远而又返回本原。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

译文:抛弃聪明智巧,人民可以得到百倍的好处;抛弃仁义,人民可以恢复孝慈的天性;抛弃巧诈和货利,盗贼也就没有了。

《道德经》的精华名句,值得收藏

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於人乎?

译文:狂风刮不了一个早晨,暴雨下不了一整天。谁使它这样的呢?天地。天地的狂暴尚且不能长久,更何况是人呢?

江海之所以能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為百谷王。

译文:江海所以能够成为百川河流所汇往的地方,乃是由于它善于处在低下的地方,所以能够成为百川之王。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译文:能了解、认识别人叫做智慧,能认识、了解自己才算聪明。能战胜别人是有力的,能克制自己的弱点才算刚强。知道满足的人才是富有人。坚持力行、努力不懈的就是有志。不离失本分的人就能长久不衰,身虽死而“道”仍存的,才算真正的长寿。

治大国,若烹小鲜。

译文:治理大国,好像煎烹小鱼。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

译文:循环往复的运动变化,是道的运动,道的作用是微妙、柔弱的。

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译文:圣人的行为准则是,做什么事都不跟别人争夺。

知其雄,守其雌,為天下溪。

译文:深知什么是雄强,却安守雌柔的地位,甘愿做天下的溪涧。

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

译文:

自逞已见的反而得不到彰明;自以为是的反而得不到显昭。

《道德经》的精华名句,值得收藏

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译文:方正而不生硬,有棱角而不伤害人,直率而不放肆,光亮而不刺眼。

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

译文: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久存在,是因为它们不为了自己的生存而自然地运行着,所以能够长久生存。因此,有道的圣人遇事谦退无争,反而能在众人之中领先;将自己置于度外,反而能保全自身生存。这不正是因为他无私吗?所以能成就他的自身。

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译文:产生万物、养育万物而不占为己有,作万物之长而不主宰他们,这就叫做“玄德”。

生而弗有,為而弗恃,功成而不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译文:有所施为,但不加自己的倾向,功成业就而不自居。正由于不居功,就无所谓失去。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译文:最善的人,居处最善于选择地方,心胸善于保持沉静而深不可测,待人善于真诚、友爱和无私,说话善于格守信用,为政善于精简处理,能把国家治理好,处事能够善于发挥所长,行动善于把握时机。最善的人所作所为正因为有不争的美德,所以没有过失,也就没有怨咎。

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不可执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

解释:天下的人民是神圣的,不能够违背他们的意愿和本性而加以强力统治,否则用强力统治天下,不能够违背他们的意愿和本性而加以强力统治,否则用强力统治天下,就一定会失败;强力把持天下,就一定会失去天下。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译文:能战胜别人是有力的,能克制自己的弱点才算刚强。

《道德经》的精华名句,值得收藏

春季甘肃高台黑河湿地保护区景色水墨丹青如画卷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

译文:委曲便会保全,屈枉便会直伸;低洼便会充盈,陈旧便会更新;少取便会获得,贪多便会迷惑。

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

译文:人们之所以难于统治,乃是因为他们使用太多的智巧心机。所以用智巧心机治理国家,就必然会危害国家,不用智巧心机治理国家,才是国家的幸福。

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译文:真正有知识的人不卖弄,卖弄自己懂得多的人不是真有知识。

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译文:把握着早已存在的“道”,来驾驭现实存在的具体事物。能认识、了解宇宙的初始,这就叫做认识“道”的规律。

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天地不仁,以万物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译文:天地是无所谓仁慈的,它没有仁爱,对待万事万物就像对待刍狗一样,任凭万物自生自灭。圣人也是没有仁爱的,也同样像刍狗那样对待百姓,任凭人们自作自息。

将欲歙之,必故张之;将欲弱之,必故强之;将欲废之,必故兴之;将欲取之,必故与之。

译文:想要收敛它,必先扩张它,想要削弱它,必先加强它,想要废去它,必先抬举它,想要夺取它,必先给予它。

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成身退,天之道。

译文:金玉满堂,无法守藏;如果富贵到了骄横的程度,那是自己留下了祸根。一件事情做的圆满了,就要含藏收敛,这是符合自然规律的道理。

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译文: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久存在,是因为它们不为了自己的生存而自然地运行着,所以能够长久生存。

《道德经》的精华名句,值得收藏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

译文:天下人都知道美之所以为美,那是由于有丑陋的存在。都知道善之所以为善,那是因为有恶的存在。

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

解释:有所作为的将会招致失败,有所执着的将会遭受损害。因此圣人无所作为所以也不会招致失败,无所执着所以也不遭受损害。

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

译文:以无为的态度去有所作为,以不滋事的方法去处理事物,以恬淡无味当作有味。

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

译文:我的话很容易理解,很容易施行。但是天下竟没有谁能理解,没有谁能实行。

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

译文:消磨它的锋锐,消除它的纷扰,调和它的光辉,混同于尘垢。

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译文:国与国之间互相望得见,鸡犬的叫声都可以听得见,但人民从生到死,也不互相往来。

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

译文:以无为、清静之道去治理国家,以奇巧、诡秘的办法去用兵,以不扰害人民而治理天下。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於无为。

译文:求学的人,其情欲文饰一天比一天增加;求道的人,其情欲文饰则一天比一天减少。

《道德经》的精华名句,值得收藏

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译文:

自我夸耀的建立不起功勋;自高自大的不能做众人之长。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译文:人民不畏惧死亡,为什么用死来吓唬他们呢?

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訥。

译文:最正直的东西,好似有弯曲一样;最灵巧的东西,好似最笨拙的;最卓越的辩才,好似不善言辞一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