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儿子买的保险,十年后才知道自己踩了大坑

给儿子买的保险,十年后才知道自己踩了大坑

我们公司一个大客户的姐姐是**保险的业务员,平时有事没事来公司跟我们聊聊天。

2007年,我休完产假上班后,经不住保险大姐来公司无数次的"嘘寒问暖",最后还给儿子买了一套衣服,无奈之下给儿子买了一份保险。

当时,对保险基本处于懵懂期,对保险条款保险责任知之甚少。

2016年我家二宝出生。随着年龄的增长,看着朋友圈时不时蹦出来的"点滴筹","轻松筹",想想年迈的父母和年幼的孩子,深感自己责任重大,觉得保险还是非常必要的。

于是深入研究保险。这才发现当年自己给儿子买的这款保险简直是一个大坑啊。

今天就来扒一扒这款保险,算是给各位跟我一样的宝爸宝妈们一点启示和借鉴。

我当年给儿子买的是某知名保险公司的"**智富人生终身寿险"主险,同时附加了一个意外医疗险。就是当年特别热销的万能险。

这款保险能干什么呢?

一、首先来看主险:

条款里的保障责任如下:

给儿子买的保险,十年后才知道自己踩了大坑

给儿子买的保险,十年后才知道自己踩了大坑

可以清晰的看到,这款保险主险是一个终身寿险。众所周知,寿险是以被保险人的生命为保险标的。一旦出险,给付"身故保险金"本主,险合同即失去效力。

我当时年交保费3000元,保额30000元。说到杠杆率,也是不能再低了。

而因为是万能险,同时兼具一定的理财功能,所以这款保险还有一个保单的现金价值,因此,在条款里也明确了"身故保险金"=保单价值+基本保险金额。

那么,在以后的任意时段,如果出险,能拿到的理赔款就是30000+当年保单的现金价值。

现金价值是怎么计算的呢?

在每年缴纳的保费扣除掉初始费用和保障成本后,剩余的钱,保险公司拿这个钱进行投资,获得多少收益,按照收益率计算保单的现金价值。

从2007年到现在,我总计缴费11年,缴纳保险费33000元,现在,我保险的现金价值是多少钱呢? 按照保单的演示,取中间收益,是35376元。也就是说,但从理财的角度来说,扣除这十多年的通胀因素,这款产品在理财上也是亏的,而且还没有理财产品的流动性。

二、再来说附加意外医疗险:

年交保费117元,保险额度10000元。

看保险条款里的保险责任和补偿原则:

给儿子买的保险,十年后才知道自己踩了大坑

可以看出,这款10000元的医疗险,还有100元的免赔额,而且实行补偿原则,也就是如果社保、单位、其他任何保险公司有报销和赔付,剩余的额度才会给你赔付。还能有比这更坑的吗?

三、来梳理下在购买这款保险时,我踩的坑:

1、 坑一:先小孩,大人"裸奔":保险最基础的作用是保障。家庭的保险首先应给配置给大人,这样才能保证父母出现意外时,孩子的生活和教育在经济上不至于受到大的影响;

2、 坑二:在险种选择上,买了万能险,却没有买孩子最需要的重疾险。这款万能险是一款终身寿险+意外险。终身寿险也就是说只有身故责任,附加的意外险是意外医疗险。对于孩子来说,他并没有收入能力,也没有家庭责任,这个终身寿险买得毫无意义。再说说意外险,从险种上说,孩子买这个保险倒是必要的,但仔细看了下条款,首先保额是10000,中间还有100的免赔额,同时赔付的前提是其他从社保、工作单位、平安之外的其他商业保险公司获得的赔偿之外,剩余的部分,这种赔付条件还是相当苛刻的。

3、 坑三:选择了保险的储蓄和理财功能,大大降低了保险的基本保障功能。

从前面的分析可以看到,主险寿险年交保费3000元,保额30000元,杠杆率非常低。再从理财功能来说,经过长达11年,缴费都超过了33000元,保单的现金价值只有35376元,扣除十多年的通货膨胀,理财上是亏的。也就是说,这款保险,既没有起到人身保险的杠杆功能,也没有起到理财的保值增值功能。

所以说,明明白白消费,对我们普通的投保人还是有巨大考验的。所幸现在市场上的保险产品性价比越来越高,给我们这些普通家庭规避家庭风险提供了更优质的选择。我也会在后期陆续跟大家分享我2016年开始给家人配置自认为高性价比的保险产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