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改装》改装流派大起底(六):痛车文化

关于日本改装文化,那么不得不提的一种就是痛车文化了。

《汽车改装》改装流派大起底(六):痛车文化

痛车,一种另类的改装风格,一种近年来兴起的新文化。日本年轻喜欢ACG(注:动漫与游戏的统称)的有车一族为了章显个性,将ACG角色、ACG公司或角色名字之类的字画印喷印在自己的车上,这些印满ACG图案的车辆便称作痛车。

《汽车改装》改装流派大起底(六):痛车文化

而“痛车”一词的来源,也有很多种说法,有的说法是痛车就像是纹了身一样的,人在纹身时会感觉到痛,而经过“纹身”的车便是“痛车”;而有的说法是,在日本,在车上印上图案是要额外收税的,由于痛车一族的则是年轻人居多,额外的税收令他们心痛,所以叫痛车;有的说法则由读音而来,印上图案的车称为“paint car”,读音相近的缘故“paint car”与“pain(痛)car(车)”,痛车一词便成型了;有的说法更甚,因为年轻一族开痛车的基本都是单身汉,几乎没有异性会搭上一辆贴满动漫图案的便车,ACG迷一旦选择了自己热爱的角色便失去了与异性同车的机会,“心痛”的他们称自己的车为“痛车”。各种各样的说法均有自己的道理,因此,真正的说法无从求证。反正,痛车就是痛车,莫问出处。

《汽车改装》改装流派大起底(六):痛车文化

最初,痛车一词只流传于同好者之间。最早诞生的痛车可以追溯到1980年,当初的痛车雏形,车身也只有少量的图案,而且能见度是十分稀少的。但随着“宅”文化的渗透,以及日本动漫游戏产业所影响的人群越来越庞大,痛车这一改装文化亦随之被更多人认同与接受。每一年在日本都会有痛车聚会,甚至有正规的“痛車じゃぱん(Japan)運営事務局”来处理痛车群体的集会以及推广、管理等事务。而在Auto Salon这类型正式的改装展上展出的痛车,完成度十分高,不论内外装还是性能各方面,都经过专业的调教;甚至在日本的Super GT比赛当中,都有以“初音”为主题的痛车在赛场上与一本正经的厂车们厮杀的有趣场面。于是我们看到的是,痛车已经从一种“宅”文化逐渐融入到主流的改装文化当中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