秣陵鎮的夏氏

項城縣秣陵鎮老街上一直流傳著這樣的典故:夏府的人,從項城出發到汝寧府,足不踏外姓土地,口不飲外姓井水。

更有甚之還留下了這麼一句歇後語:“進城門打傘——怕夏(下)的”。

秣陵鎮的夏氏

元朝末年,政治腐敗,權臣干政,民族矛盾和階級矛盾日益激化,造成民不聊生,天下大亂,狼煙四起,群雄紛爭。韓山童、劉福通、郭子興、張土誠、徐壽輝、陳友諒等人拉竿而起,稱王稱雄,曾經傲視亞歐大陸數百年的蒙古帝國——大元王朝猶如一間破屋晃晃欲塌,一艏舊船搖搖欲沉。

淮西紅巾軍朱元璋依靠劉伯溫、李善長、徐達、常遇春等一大批優秀武將文人,採取“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等策略,北掃朽元,力挫群雄,逐漸從元末各路起義軍中脫穎而出,成為南方一隻重要的反元力量。

秣陵鎮的夏氏

明太祖朱元璋還是吳王的時候,浙江紹興府一個姓夏的年輕小夥子,高大魁梧、力大無窮,自幼投名師研習十八般武藝,用現代時髦的話來說,就是“高大、利靚、皮膚白”,是個人見人愛、花見花開的大帥哥。

他看到吳王朱元璋雄才大略,英明神武,知人善任,禮賢下士,在群雄割據的亂世裡是個能成事、能成大業的主,就與同鄉一起投奔吳王朱元璋建功立業。

秣陵鎮的夏氏

在朱元璋消滅陳友諒、張士誠、元順帝的南征北伐中,打起仗來像一隻小老虎,英勇善戰,勇猛無敵,立下了赫赫戰功,被吳王朱元璋納入“吳營十三虎臣”之列。夏“虎臣”雖然作戰勇敢,屢立戰功,然而因為沒有讀過私塾不識字,很多戰功被一同參軍作戰的同鄉冒領,把夏“虎臣”榮獲的軍功都記到了自己的名下。

天下大定,1370年,明太祖朱元璋開始對當年追隨自己建功立業的文人、武將論功行賞。同鄉被授予一品大將軍,而位居“十三虎臣”之列的夏虎臣只被授予了三品參將,功勞比同鄉多,官階卻比同鄉低了兩級,夏虎臣一氣之下不辭而別,回到家鄉種田去了。

秣陵鎮的夏氏

老子說過,福兮禍所倚,禍兮福相隨。被封為一品大將軍的同鄉後來因為受明初藍玉、李善長、胡惟庸“案件”牽扯,被朱元璋砍了頭,抄了家,而被稱為“夏虎臣”的來項夏家先祖因為早早回到家鄉以種田為生,不去找朱元璋爭名奪利,反而保全了性命。

連年戰亂,中原大地人口銳減,十戶九空。大明開國皇帝朱元璋下令從山西、陝西、江蘇、浙江等地向中原遷移人口。今天,你問河南省很多地方的人老家是哪裡的?大多數人都會說祖先是從山西省洪洞縣大槐樹老鴰窩遷過來的,這就是民間常說的“大槐樹移民”,也被官方稱作“洪武大移民”。

秣陵鎮的夏氏

而根據《八八六十四的夏家家譜》的記載,入項夏氏先祖於明代洪武年間,從浙江紹興府會稽郡經過千里跋涉,抵達項城縣城西二里虹河南岸,經過數年苦心經營,始築房建莊,名曰“夏營”。

與大多數中原人的歷史記憶基因不同的是,夏家的家譜上記載的是夏虎臣積極響應皇帝朱元璋的移民政策,從浙江省紹興府會稽郡遷入項城的,由於武夫出身,夏虎臣把在項城落腳之地叫做“夏氏族營”,至此在這裡開枝散葉,經過幾代人二百多年的“篳路藍縷、以啟山林”,先後置地二百多頃。

秣陵鎮的夏氏

夏家傳到來項後五世祖時,生下八個兒子,夏家六世祖八兄弟,又各生了八個兒子,到夏家七世祖的時候共計有六十四位叔伯兄弟,即是廣為傳誦的八八六十四夏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