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社工”如何做好社区工作?

江苏省苏州市姑苏区金阊街道的阊门网格片地处老城区,网格内的社工同志戏称自己这边是“穷老外”,穷人多,老人多,外地户籍人口多(流动人口多)。对社工的挑战也就更高,在遇上居民(穷人,病人,残疾人等)来社区求取资源(要工作,要生活费,要看病医疗费,要保障等)又因为不符合政策,或者符合政策,又达不到其心理预期而无理吵闹的时候,很多新社工往往也心里涌上辞职念头,也在不断地的说,社区工作太难了,大不了我不干了。

“新手社工”如何做好社区工作?

其实我在刚接触这项工作的时候,也数次涌上这个念头,但是过后,又很快坚定了自己的信心。

在工作的过程中,有个问题,我在不断地思索,怎样才能做好社工的工作,怎么才能给居民带来更好的服务?从刚开始的忐忑不安到逐渐从容。我总结了以下几点:

1、首先是拥有责任心。对每一个居民及其家属,都应该耐心倾听起需求,了解其需求后才能进行后续的服务。

2、拥有人文情怀和稳定心理。同时社工也需要丰富的人文情怀和稳定的心里状态。人文情感是人类与生俱来的对本身的亲近情感,人文情怀也是社工工作的最主要的动力。而稳定的心理状态,是指在遇到困难,挫折,紧急事件或者处于危机状态时,能够克制和调试负面情绪,从而保持理性的思考,判断和选择。

3、勇于尝试,敢于承担。社区工作杂,事情多,很多事情往往职责不明,或者因为工作档期问题,经常工作忙闲不同,所谓“旱的旱死,涝的涝死”。这就需要我们,在我们能力范围内,自己如果能够处理的时候,敢于挺身而出,以及挑战自己。同时,在责任心的驱使之下,尝试自己学习进行新的条线,努力做一个全科社工,能使居民少跑不白跑。

居委会的工作更多的是以“人”为对象的工作,很多工作做得是“人”的思想工作,这就要求,社区工作者要以人为本,有为民情怀,社区的工作不同于其他的办公室工作,非常注重经验,对于社区工作的新人来说很难从理论直接指导实践,实际工作中很多的是用经验来指导实践,对于来到社区的新人,老同志的“传帮带”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当新人对社区情况了如指掌了,处理起社区的工作也就游刃有余了,这时候再提供理论培训,对琐碎的日常所见,所做所感,归纳总结,提拔提高,往往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虽然工作过程中,有挫折有沮丧也也有无数次放弃的心,但是居民门满意就是我们社区工作者最大的快乐。

Tips:做社区工作真的不容易,为大家的默默付出点赞!欢迎大家通过留言、投稿的方式将自己工作中的酸甜苦辣分享给小编,让更多人听到社工的心声!(稿件来源:凤凰网综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