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代青藏線汽車兵—我的父親

第一代青藏線汽車兵—我的父親

父親是我最敬重的人,他1954年(二十歲)走進軍營,在青藏線上一干就是二十多年,父親把自己一生中最美好的青春年華,奉獻給了青藏那片神奇的土地。1976年父親從部隊轉業回到家鄉省城貴陽,被安置在商業廳下屬的一家效益不錯的公司,幾年後又被調到另一家效益不太景氣的商業汽修廠主持工作,父親內心雖有想法,可老黨員的他還是服從組織安排去了那家廠,在大家共同努力下,當年就使那家企業減虧,第二年開始扭虧為盈。隨後國家經濟改革大潮洶湧而來,強調幹部要實現現代化、年輕化、知識化、專業化,父親雖有領導才能卻沒有文憑,此時他主動讓賢,反覆多次申請退休,商業廳黨組勸留無效,視父親態度堅決,最後同意了他的請求。

提早退休的父親精力充沛,不願昏昏噩噩過平庸生活,開始嘗試經商,卻因多方原因屢屢失手,好在父親性格開朗,經商失敗並沒有改變他樂觀的天性,仍然每天在家寫寫畫畫,繞膝弄孫;因為父親為人正直,大公無私,熱情好客,樂於助人,不抽菸,不吃零食,不睡懶覺,飲酒少,良好的生活習慣,加上風趣幽默的談吐,人緣非常好,從不覺得自己孤獨。父親生活樸素,愛整潔,喜歡整理內務,特別勤於觀察和思考問題,更善於做思想工作。我有三姐妹兩兄弟,五家人相互關心相互幫助,從不分彼此,關係非常融洽,這與父親善於做思想工作是分不開的,也是父親最滿意的地方。

父親雖年過八十,身板卻硬朗,很少生病,精力也充沛。2000年1 1月,父親根據自己的親身經歷編寫的順口溜《話說青藏高原汽車兵》一文,被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後青藏兵站部政治部列為青藏高原精神教育材料,上報總後勤部,並轉發下屬各單位學習,部隊首長給了他很高的評價。

父親寫了一本十幾萬字的回憶錄,文中真實再現了他人生八十年的風雨歷程,讀來令人肅然起敬。父親嘔心瀝血寫成的回憶錄,是留給我們子女最寶貴的精神財富,父親說他對家庭、子女很滿意,別無他求,唯一的願望就是有一天能和老戰友們一道,再次重返青藏線,看看他早年曾經工作過的軍營,看看歷經五十年滄桑鉅變的青藏線。言語中無不透著他對那片土地的眷戀。

受父親的影響,我也特別想陪著他重返青藏,一是為了感受父親當年的豪邁,二是為了欣賞那奇特的雪域風光。2006年7月1日青藏鐵路開通,父親的願望最終變為現實,2009年父親與西安幾個老戰友相約,重返闊別近40餘年的青藏線,回訪座落於青海省格爾木市的中國人民解放軍汽車一團,受到全團官兵極其熱情接待,團領導全程陪同參觀,合影留念,並將父親一行的走訪活動製成光碟贈送。2009年9月中央電視臺《小說、詩歌、散文》欄目組經青藏總後勤部引薦,特派記者來貴陽家中採訪父親,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六十週年,製作《天路忠魂》紀錄片尋找素材,《天路忠魂》第1至4集在中央電視臺第三頻道播出後,在高原官兵中引起了強烈的反響。

漫漫人生路,父親在經歷滄海桑田後,暮然回首,才發現,生命的摯愛,近在咫尺。父親的一生雖然沒有驚天動地的壯舉,卻也經歷了少年家道中落、中年事業坎坷、晚年商海沉浮的波瀾人生,一路走來已是數十載。他不忘初心,方得始終的人生態度,堪稱我們做子女的典範!

雲霞寫於貴陽 2014年10月26日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