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恐懼「蕩婦羞辱」的時候,男人在恐懼什麼?

女人恐懼“蕩婦羞辱”的時候,男人在恐懼什麼?

1

最近兩天,朋友圈有一篇《章文,請停止你的侵害》的文章,作者是一個女孩子,舉報媒體人章文藉著女生醉酒,把她帶回自己的茶室實施強姦,事後還多次威脅她,要求她保持沉默。

文章發佈之後,包括蔣方舟在內,許多和該媒體人接觸過的女性都轉發說這人不是第一次這樣做了,自己也曾經遭到過他的騷擾。

女人恐懼“蕩婦羞辱”的時候,男人在恐懼什麼?

事情本身已經非常令人憤怒了,但章文隨即發出的聲明,更是突破了無恥的底線:

女人恐懼“蕩婦羞辱”的時候,男人在恐懼什麼?

總結歸納一下就是,因為受害女生換過很多男朋友還交往已婚男,因為蔣方舟和易小荷喜歡混酒局,因為這些女生的私生活“不檢點”,她們的指控就不足取信,違揹她們的意願和她們發生性接觸就不叫性侵。

而評論區也出現了這樣的聲音:

女人恐懼“蕩婦羞辱”的時候,男人在恐懼什麼?

女人恐懼“蕩婦羞辱”的時候,男人在恐懼什麼?

女人恐懼“蕩婦羞辱”的時候,男人在恐懼什麼?

毫無疑問,這種“蕩婦羞辱”的網絡暴力,是對受害者的二次精神傷害。

這種事情在生活中也屢見不鮮。

如果一個女生的男性朋友很多,喜歡和他們勾肩搭背開開玩笑,往往會被評價“輕浮”;

如果一個女生交過比較多的男朋友,還和他們當中的好幾個都發生過關係,很容易被說成“公交車”或者“XX婊”;

如果一個女生濃妝豔抹衣著暴露地獨自出現在夜店,難免會有男人蠢蠢欲動,認為“她打扮成那樣一定很好勾搭”……

這些都屬於“蕩婦羞辱”的範疇。

女人恐懼“蕩婦羞辱”的時候,男人在恐懼什麼?

我的學員群有幾個女生這兩天一直在探討這件事情,氣憤之餘她們更多的是不解,為什麼只有女人會因為“私生活作風不好”就遭到侮辱和攻擊。

如果換成一個男人天天泡吧,不是處男,交往很多女朋友,不僅不會被羞辱,甚至還可能會被其他男人羨慕。

這好像非常不公平。

嗯,這的確不公平,人們在對“蕩婦”進行道德審判的時候,卻對男人採取了更寬容的雙重標準。

但另一個事實是,在社交評價上,男人也有他們的軟肋,這個軟肋和“蕩婦羞辱”相對應,我暫時叫做“娘炮羞辱”。

“娘炮羞辱”的核心只有一句話——“你不是個男人”。

我自己也是個男人,我能夠體會到如果這句話聽到一個男人的耳朵裡,是一種怎樣的羞憤和難堪。

而更可怕的是,這句話可應用的範圍實在是太廣泛了。

2

我記得自己剛上小學的時候,班裡有一個男生,成績不錯為人也很好,但就是不太喜歡和男生一起踢球或者玩遊戲機,而是更喜歡和女生們聊聊天。

後來,幾乎半個班的男生都在欺負他——每次看到他和女生坐在一起,就好幾個人一起大聲嘲笑他“娘娘腔”,“不是男人”。平時男生也不和他說話,說和他“男女有別”。

到最後,女生也不好意思和他玩了,他在班裡就沒有任何朋友,一直獨來獨往。

這個男生不是那種脾氣暴躁會打架的類型,每次被欺負又不敢哭,怕哭了之後他們變本加厲地諷刺他。

其實當時的我也沒有搞清楚,一個人喜歡和誰玩,和他是不是男人到底有什麼關係,但我每次看到那個男生被欺負被嘲笑,都有種莫名的恐懼在提醒我,不要和女生一起玩,否則就會被說不是男人——而這太可怕了。

再長大一點我知道了,男人的一生,永遠在“是男人”,“不是男人”和“到底是不是男人”之間掙扎。

女人恐懼“蕩婦羞辱”的時候,男人在恐懼什麼?

在工作上,男人不可以有一絲一毫的懈怠,哪怕發燒38°C都要堅持加班到十點之後,因為公司裡的女同事還沒有下班,你還不如人家女孩子能吃苦,你是不是男人?

在人際交往中,男人必須寬宏大量,必須打落牙齒和血吞,才有“男人的風度”。

我曾經看過一檔綜藝節目,兩個男嘉賓發生爭執,其中一個口齒伶俐一些,另一個最後不屑地笑了笑說,“感覺好像在和一個女人吵架”,先前的那一個當場就尷尬地沉默下來,憤而離席——即使這樣,節目評論中還有很多觀眾繼續攻擊這位男嘉賓,說他離場的行為“不大度”,人家罵你幾句你就走了,你是不是男人?

在家庭裡,男人天經地義就必須當頂樑柱,每一箇中年男人都有過一種絕望,每天睜開眼睛沒有可以依靠的人,而全都是需要依靠自己的人。年少時渴望的自由灑脫仗劍天涯現在想都不敢想,要不然讓父母妻兒靠誰去,你是不是男人?

甚至在性愛上,男人都揹負著巨大的壓力,“尺寸”要達標,要持久堅挺,要懂前戲後戲還要玩轉各種姿勢,最怕的就是事後女生似笑非笑地問一句“這就結束了?”感覺緊跟著的下一句就是“真不是個男人”。

女人恐懼“蕩婦羞辱”的時候,男人在恐懼什麼?

“是不是男人”這個問題,貫穿每一個男人生命的始終,像是懸在頭頂搖搖欲墜的達摩克利斯之劍。

3

無論是女人的“蕩婦羞辱”還是男人的“娘炮羞辱”,背後都有著根深蒂固的淵源。

女人的“蕩婦羞辱”源於數千年來女人的“性從屬”地位,女人的“性”和“貞操”始終被默認不屬於自己,而屬於未來的丈夫,所謂的“蕩婦”們,不過是把“原本應該交給丈夫行使”的“性權利”自作主張地用掉了,就要被苛責和辱罵。

而男人的“娘炮羞辱”,則更像是男人從小開始被灌輸的“刻板印象”

每一個男生小時候都一定聽過這句話,“你要有個男孩子的樣子”或者“你要像個男子漢”。

這句話後面往往還跟著形形色色的要求:不準哭,不準懦弱,不準情緒化,不準喜歡粉紅色,不準玩布娃娃……

沒有任何理由,反正做不到你就不是男人,你就被整個男性世界以及女性世界一同看不起。

女人恐懼“蕩婦羞辱”的時候,男人在恐懼什麼?

是的,這種羞辱還是與加害者的性別無關的——就像罵女人“蕩婦”的有男人也有女人一樣,罵男人“娘炮”的也同樣有男有女。

來自異性的羞辱與來自同性的羞辱,在此刻都成為了同樣鋒利的,捅向受害者身體的尖刀。

更悲哀的是,這兩種羞辱曾經長期地存在過,之後也將會長期地存在下去。

不管我們怎麼去發聲,怎麼去呼籲,可能最多能做到的是讓這種羞辱從明面上轉移到背地裡,讓那些閒言碎語更少地曝光在陽光下,儘可能減少一點傷害。

但並不能讓它徹底消失——畢竟他人,即是地獄。

這是男人和女人,活在這個世界上,各自要面對的委屈,不公和艱難。

女人恐懼“蕩婦羞辱”的時候,男人在恐懼什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