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碧華:常德麻質畫爲何讓德國人感到震驚?

德國人以創新能力和工匠精神聞名於世。

但當他們面對來自中國常德的麻質畫時,受到極大地震憾,畫布和顏料均是麻的,這怎麼可以做到?!

最近,德國藝術名城杜塞爾多夫市,“文化中國—湖南文化走進德國”現場,德國觀眾第一次見識到這世界獨一無二的藝術形式,他們圍繞著畫師李健鷹問這問那,被東方文明中國智慧所折服。

周碧華:常德麻質畫為何讓德國人感到震驚?

在常德麻質畫走進德國之前,德國媒體曾組團來到湖南常德,記者們目睹了畫師現場創作的過程。

只見畫師先在麻布上細心勾描圖案,然後手拈細沙般的五彩麻纖維顏料輕輕來回抖動,山在心中,水在心中,萬物在心中,顏料輕重緩急而下,一會兒像薄霧籠罩,一會兒像大雨傾盆,有立體感的畫面便神奇地在麻布上呈現出來。

這種通過十幾道手工工序、利用秘製顏料創作出的麻質畫,層次豐富、立體感強,神奇的是,可根據技法的不同和客戶的個性化需求,巧妙地表現出各種畫種的藝術效果,你想要一幅油畫,它就神似油畫;你想要繡畫,它就能做到纖毫畢現,如同畫種中的“百變金鋼”!

周碧華:常德麻質畫為何讓德國人感到震驚?

有史以來,人類創造了油畫、版畫、水彩畫、水粉畫、中國畫等畫種,這種制畫方式,素來以日爾曼民族優秀而自豪的德國人見了怎不驚訝?!

常德麻質畫是上世紀90年代初由原常德麻紡廠科研團隊研發的成果,曾獲得國家專利。無奈國企改制潮中,該廠消失,掌握這一技藝的畫師各奔東西。

所幸的是,這一藝術形式像一粒火種還殘存在幾位畫師心中,幾年前,李健鷹、張雙慧等幾位在天南海北謀生的畫師聊起麻質畫時,拯救與振興常德麻質畫的強烈願望就像一團火騰空而起,她們立即收拾行囊,回到常德,在城郊山上的一座破廠房裡開始了追逐夢想的艱苦創業。

在媒體的宣傳下,常德麻質畫漸漸走進人們視野,除了省市區領導給予她們關懷外,社會知名人士也紛紛伸出援手,或出謀劃策,或免費撰文贈字作畫。

就像梵高的畫直到他死後才凸現價值一樣,任何偉大的事物要被人們普遍認識需要一個過程。傳承這一獨創民族藝術的幾位下崗女工在頑強堅守著,等待著春天。

終於,湖南川木空間設計公司的老總方振興第一個吃了“螃蟹”,這個從廣東創業歸來的設計師為麻質畫的藝術品質所震撼,決定將麻質畫應用到室內設計軟包裝中,他成功地遊說桃源縣“桃花源裡”小區的兩位業主在新居裝修時採用麻質畫,於是,文女士和江女士家中就是世界上最早採用麻質畫裝飾的家庭,文女士甚至將原來購買的裝飾畫全撤換了,而江女士更是將孩子的畫作用麻質畫的形式表現出來,這也是世界上第一批用麻質畫呈現的兒童畫,極具收藏價值,試想,無數的兒童都有過塗鴉之作,誰保存下來了呢,又能保留多久呢?

常德麻質畫,世界藝術史上的一次神奇跨越,這是中國人民的智慧對世界藝術的偉大貢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