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小方能博大——一个插座背后的品牌启示

以小方能博大——一个插座背后的品牌启示

近日,证监会网站披露了插座龙头企业——公牛集团IPO招股书申报稿。据招股书显示,投资机构“高瓴资本”于2017年年底投资8亿元,受让了公牛集团2.235%的股份,若照此测算,公牛集团当时的估值已达358亿元。

公牛集团成立于1995年,以2万元起家。成立之初,只是一家不起眼的家庭小作坊。20多年以后,这个小企业已经成长为年销售近70亿元的大企业,并且成为中国插线板、插座行业名副其实的标杆。公牛用自己的发展经历证明,一个小小插座,也能成就优秀品牌。

众所周知,插座的科技含量不高,行业的准入门槛也相对较低。尤其在90年代,插座虽然常见,但却大多是不知名的“三无”产品,一时间,市场上充斥着大大小小的制造插座的家庭作坊,质量参差不齐。面对日益激烈的竞争,当时的插座厂商开始进行低价竞争,采用劣质材料,因此,很多插座用一下就坏。

以小方能博大——一个插座背后的品牌启示

名不见经传的公牛,是如何从鱼龙混杂的市场拼杀出来,并且做到了行业龙头?

公牛品牌的成立,一反当时插座市场普遍 “廉价、劣质”的态势,专注于提升产品质量。为此,公牛严格筛选产品原材料,对制作好的插座进行反复试验,确保其合格率。2017年,插座第三版“新国标”发布实施,面对行业发展的新趋势,公牛率先对生产线进行了调整,并及时推出了多款符合新国标的插座产品。

技术创新,是质量之外公牛另一个发展抓手。在品牌成立不久,公牛便开创性地增设按钮开关,这一产品创新,不仅为公牛企业带来了不错的市场份额,更是引领了整个插座行业的发展方向。至今,国内市场上90%的插座仍采用此种设计。

公牛对产品质量的严格要求,对技术创新的投入,为公牛品牌的打造和升级奠定了不可或缺的扎实基础。因为过硬的质量以及前卫而新颖的技术,公牛产品得以脱颖而出,成为行业的领军品牌。

公牛的成功,最根本在于它对产品品质的执着,对技术创新的专注。同时在优质产品的基础之上,不断提升、改变传统品牌的固有形象,通过一系列年轻化的宣传手段,为品牌注入活力,增添魅力。

以小方能博大——一个插座背后的品牌启示

从一个家庭小作坊成长为一家举国闻名的电工企业,公牛用一个小品类,创造出属于自己的大市场。事实上,中国还有许多其他专注于小品类的成功品牌。比如晨光文具,从一支小小的笔芯做起,如今已经成长为年营业额160亿元的行业巨头。

晨光文具诞生于20世纪初,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文化越发重视,文具的需求量大幅度提升。与插座一样,文具的技术含量也不高,行业的准入门槛很低,因此市面上出现了大量同质的文具商家。面对鱼龙混杂的市场,晨光没有选择跟风做贴牌代工,而是选择了踏踏实实打造自有品牌。

品牌的根基在于产品。晨光文具大量投入研发设计成本,专注于产品品质的提升,其技术研发成本是其他竞争对手的5倍之多。除此之外,晨光广铺渠道,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晨光的招牌已经遍布75000 家门店,在某些区域的网点数量和密集度甚至超过了中国联通、中国移动。可见,晨光的崛起,和公牛一样,从一个小品类做起,专注于产品质量,不惜投入创新成本,最终都获得了市场的掌声。

除此之外,还有做电池的南孚,做玻璃的福耀,做零配件的万向,做电动工具的宝时得等等。

以小方能博大——一个插座背后的品牌启示

国外类似的例子也很多,比如,瑞士军刀。军刀的品牌有很多,但世界闻名的非瑞士军刀莫属。瑞士军刀的生产流程极为严格,一把最经典的瑞士军刀,需要近450道工序,除了精密的自动电气化设备之外,人工查验,手工不断调整与熟练操作必不可少。可以说,正是对一把小小的军刀投入如此匠心,瑞士军刀才能获得全世界消费者的认可。

品类的大小不是决定品牌实力的关键。只要坚守匠心,专注做好每一件产品,哪怕只是一个插座、一把剪刀、一块玻璃,也能成为行业的佼佼者。

此外,从中国品牌发展的角度而言,与外国品牌相比,我们在大品类上,比如高铁、大飞机、汽车、家电等领域取得了长足进步,乃至实现了领先,但在产业链的细小品类,尤其是核心零部件上,尚有着不小的差距。未来,面对更多外国品牌涌入带来的竞争压力,中国品牌乃至中国经济都更应该关注小品类、零部件的发展优化,夯实品牌发展的根基与潜力,方能够以小博大,实现整体的提升进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