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调和矛盾:巴以冲突始末

不可调和矛盾:巴以冲突始末

自从俄国犹太人受迫害,发起“热爱锡安山”运动后,犹太人返回故乡巴勒斯坦地区的愿望尤为强烈,二战后由于犹太人遭到纳粹德国血腥镇压,因而国际舆论普遍同情以色列。

不可调和矛盾:巴以冲突始末

苏联为自己国家利益考虑,主张巴勒斯坦分制。支持以色列建国。美国在美国犹太人的运作下也表示支持。在1947年的联合国大会上通过了在巴勒斯坦地区建立两个国家。联合国决议中将U的领土分给了人数只占一小部分的以色列遭到阿拉伯人的强烈反对。

以色列建国第二天变遭到了阿拉伯联军的攻击,爆发了第一次中东战争。中东战争前前后后一共进行了五次,双方仇恨非但没有化解,反而越积越深。五次中东战争以色列越战越强,地盘越来越大,占领了大部分巴勒斯坦地区。阿拉伯国家节节败退,一百多万巴勒斯坦人被迫离开家园,被排挤到约旦河西岸以及加沙地区,从此沦落为难民。

不可调和矛盾:巴以冲突始末

家破人亡的血与怒的仇恨孕育出了哈马斯组织。哈马斯的全称是伊斯兰抵抗运动,坚持采用非和平手段争取巴勒斯坦的建国权利,以彻底消灭以色列为己任,反对中东和平进程。哈马斯经常采取激进手段,不但袭击以占领军,暗杀以情报人员。甚至轰炸以色列定居点,袭击以色列平民。

战争并不能结束战争。哈马斯的激进反抗只会招来以色列更加猛烈的反制措施,永无宁日。只会给两国民众带来无休止的恐惧和悲痛。

不可调和矛盾:巴以冲突始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