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史》是“二十四史”最後一部,記載了自朱元璋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至朱由檢崇禎十七年(公元1644年)二百多年的歷史。其卷數在二十四史中僅次於《宋史》,修纂時間之久、用力之勤、記述之完善則大大超過了以前諸史,得到後世史家廣泛好評。
我們精選了332卷《明史》中最具智慧啟迪的37句,句句堪稱大明王朝276年的智慧結晶。仔細品讀,定能受益無窮。
治天下者,正家為先。正家之道,始於謹夫婦。(《明史·后妃列傳》)
治理天下,需要先治理好家庭。治家的關鍵,首先是處理好夫妻之間的關係。因為在家庭中,夫妻關係無疑是最重要的一環。
驕縱生於奢侈,危亡起於細微。(《明史·后妃列傳》)
驕縱源於生活上的腐化,危亡局面常常是由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所引發。歐陽修也說:禍患常積於忽微,智勇多困於所溺。
養心莫善於寡慾。(《明史·宋濂列傳》)
明太祖常患心不寧之症,問於宋濂。宋濂認為修養心性的最好方式莫過於清心寡慾。長期堅持,必能心清而身泰。
人生貴適意,但多得錢,飲醇酒矣。(《明史·郭興列傳》)
人生貴在舒心適意、自由自在,只要能得些錢財,有好酒喝就足矣。這是一種與世無爭、超然灑脫的生活態度。
生則盡力,死則死耳。(《明史·朱亮祖傳》)
活著便盡力去做,死了就死了。這是一種豁達和慷慨的人生態度。
居高位者易驕,處佚樂者易侈。(《明史·陶安傳》)
身居高位的人極易生驕傲之心,身處安逸生活中的人則容易養成揮霍無度的惡習。所以“驕則善言不入,而過不聞。侈則善道不立,而行不顧。如此者,未有不亡。”
謗近忠,諛近愛,不為所眩,則讒佞自遠。(《明史·唐鐸列傳》)
誹謗詆譭之語有時聽上去就像忠言直諫,阿諛奉承會被誤認為是關心愛護,只要耳聰目明,不為假象所迷惑,那麼自然會遠離奸人邪語。
君子常少,小人常多,在上風厲之耳,賢者舉而不仁者遠矣。(《明史·沈潛列傳》)
君子常失意,小人易得志。只有統治者頭腦清楚,賢才才會被任用,劣才則被遠黜。這就是現實以及方向,不論是社會還是工作生活。
君子不以冥冥墮行。(《明史·夏原吉列傳》)
君子應時刻依禮行事,保持形象,而不能因為別人不知道就放棄自己言行舉止上的操守。這就是慎獨。
安土重遷,人之情也。(《明史·徐琦傳》)
中國人的鄉土觀念極強,把遷徙看做是十分重大的事情。故鄉像家一樣,永遠是人心最深的情愫,生有鄉愁,死要落葉歸根。
無是非心,非人也。(《明史·魏驥傳》)
不能區分對錯,無是非心,就算不上一個真正意義上的人。魏驥為人爽直,嫉惡如仇,他認為作為一個人要有鮮明的態度、立場,不能人云亦云、態度曖昧。
己不自信,何以信於人。(《明史·陳選傳》)
自己都不信任自己,又怎麼能取信於別人呢?誠信乃至一切品質,都需要先做好自己,才有底氣。
君子有三惜。(《明史·夏寅傳》)
夏寅非常勤奮,他曾說君子有三種遺憾:“此生不學,一可惜;此日閒過,二可惜;此身一敗,三可惜。”世人傳為名言。要想不可惜,需要懂得惜。
帝王之學先明理,明理在讀書。(《明史·陳祚傳》)
帝王之學首要的是明白事理,明理的方式就是讀書。帝王之學尚且如此,何況常人。南懷瑾也曾說:讀書是為明理,而不是生活。
義所在,毅然必為,於富貴名利泊如也。(《明史·羅倫傳》)
合乎道義的事,要很果斷地去做,對於富貴名利則要看得很淡。這很難,所以真英雄少。何為真英雄?先要贏了自己。
欲不可縱,漸不可長。(《明史·章懋傳》)
慾望不能放縱,小錯不可讓其逐漸滋長為大錯。這背後有大道理——小口子一旦開了,就一定會奔著決堤而去。所以從源頭處下手,才是智慧高明。
天生才甚難,不忍以微瑕棄也。(《明史·徐薄傳》)
人才難得,不忍心因為一點小缺失就棄置不用。無論用人還是交友,都應如此。這是一種寬厚和大度。
處天下事,以理不以勢。(《明史·劉大夏傳》)
劉大夏不畏權貴,堅決打擊權貴的各種惡行。有人提醒他這樣做可能會惹禍上身,劉大夏則不以為然,他堅持理大於勢,處理事情依據的是法理而非權勢。這就是操守和風骨,人間稀有難得。
習俗易人,豪傑不免。(《明史·李文祥傳》)
習俗會改變人的性情習慣,其力量之強大,即便是英雄豪傑也難免會受到影響,而且是潛移默化、難以察覺的。所以更要警醒小心。
聖人主靜,君子慎動。(《明史·黃鞏傳》)
有智慧的人,從來都是以修心養性為本,以行走正道為要。
先王禮制,本緣人情。君子論事,當究名實。(《明史·方獻史傳》)
禮法制度源於人情事理,論事析理應當探究實際情況。這強調的是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切忌生搬硬套。
無事時當如有事提防,有事時當如無事鎮靜。(《明史·楊一清傳》)
謹慎,則無患。鎮靜,則有底。
君子難進易退。(《明史·解一貫傳》)
君子因不善迎合巴結權貴,向上發展很艱難,另一方面又因秉性剛直而容易得罪人,很容易招致貶斥。這就是赤裸裸的現實,一聲嘆息。
不以一人之譭譽為喜怒,不以一言之順逆為行止。(《明史·劉安傳》)
不因為一個人的詆譭或讚譽而惱怒或高興,不因為別人的贊成或反對而行事或放棄。這就叫意志。
眾人言未必得,一人言未必非。(《明史·駱問禮傳》)
判斷是非不是依據支持人數的多與少來判定。多數人堅持的未必正確,只有一個人堅持的未必不對。判斷是非應從事情的實際情況出發,依據自己的經驗和思考做出判定。
嗜酒則腐腸,戀色則伐性,貪財則喪志,尚氣則戕生。(《明史·雒於仁傳》)
過度飲酒會使腸胃受損,沉溺女色會迷亂本性,對金錢的貪慾會帶來人格的淪喪,缺乏容人之量易怒動氣就會引發殺伐。酒色財氣人人都難以避免,關鍵是能把握分寸,適度而止,否則將會遺患無窮。
君子立身,和而不同。(《明史·餘懋學傳》)
君子和而不同,立身處世都要如此。既不可附和人群、人云亦云、失去個性,又不可特立獨行、脫離群體。胸中有獨立的意志精神,為人處事講個發之於仁的和氣,便能做到。
罪己不如正己,格物不如格心。(《明史·張養蒙傳》)
與其一味怪罪埋怨自己不如糾正錯誤,端正行為;糾正做錯的事情,又不如糾正錯誤的思想行為。這告訴我們:一是要切實地去做,二是要從根源處下手。
寵極則驕,恩多成怨。(《明史·楊漣傳》)
過分寵溺一個人,就會使他生出驕縱;過分施恩一個人則會助長他的貪婪,日後一旦不被滿足就會生出怨恨。一定要懂得和親近的人保持點距離,因為這都是容易禍起蕭牆、反目成仇的事。
學之要,誠而已。(《明史·劉忠周傳》)
學習的關鍵在於有誠心,所謂心誠則靈,凡事最怕認真二字。正如清代彭端淑《為學》所說:人之為學有難易乎?學之,則難者亦易矣;不學,則易者亦難矣。
絕餌而去者,必非鰍魚;戀棧而來者,必非駿馬。 (《明史·黃道周傳》)
能夠放棄誘餌而去的魚,一定不是普通的魚;貪戀棚圈的馬,一定不是駿馬。人也是如此。對誘惑,要能不為所動;面對世界,目光要遠大。滾滾紅塵、芸芸眾生之中,總有一些特立獨行的人,不為塵世所染,不為凡情所動,傲睨於世,異乎常人。
小人見事,智每短於事前,言每多於事後。 (《明史·黃道周傳》)
有一種人,每每臨事時計窮智短,沒有一點辦法,事後卻總是誇誇奇談,說得頭頭是道,也就是“事後諸葛亮”。這種人就是小人,君子不為。
勇猛圖敵,敵必仇;奮迅立功,眾必忌。(《明史·袁崇煥傳》)
與敵作戰太過勇猛,敵人一定會倍加仇恨你;建立功勳太過迅捷,眾人一定會倍加妒忌你。也就是所謂的“木秀於林,風必摧之”。所以智者行事,懂得低調,留有餘地。
言忠信,行篤敬,天德也。不傷財,不害民,王道也。(《明史·儒林列傳》)
言語誠實可信,行為老實恭敬,就是天德。不勞民傷財,不殘害百姓,即為王道。
學以為己,勿求人知。(《明史·儒林列傳》)
讀書學習是為了增加自己的知識和素養,不需要讓人知道。而世上之人,書沒讀幾頁,知識沒學多少,就要急著去炫耀。這樣的人,淺薄浮躁。
不尤人,何人不可處;不累事,何事不可為。(《明史·儒林列傳》)
不隨意怨詬別人,那麼什麼人都可以與之相處;不為外事所羈絆,那麼什麼事都可以做。只要心地寬廣,胸懷坦蕩,那麼任何人、任何事都不會成為自己的羈絆。
戕人以利己,仁者不為。(《明史·忠義列傳》)
為了有利於自己而損害別人,有人品的人是不會這麼做的。
閱讀更多 小茶夜讀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