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建文四年,也就是公元1402年,燕王朱棣率大軍打著“靖難”的旗號,攻入了首都應天城,然後將皇城團團包圍。所謂“靖難”就是平息戰亂、掃除奸臣的意思。燕王朱棣藉口建文帝被奸臣所控制,他要“清君側”,也就是清理建文帝身邊的這些奸臣,因此一場為爭奪皇位而爆發的內戰,就堂而皇之地變成了“靖難之役”。那麼,建文帝身邊到底發生了什麼事,讓朱棣找到充足的理由,居然以燕王的身份發兵攻打首都,並且包圍皇城呢?
燕王朱棣之所以如此膽大妄為,還得從建文帝的為人和他的所作所為說起。
建文帝叫朱允炆,是大明王朝的第二代皇帝,開國皇帝朱元璋的皇長孫,建文是他的年號。大家一定會問:怎麼孫子直接繼承爺爺的皇位,他父親在哪裡?朱元璋的皇位繼承人本來應該是太子朱標。可是,朱標在繼承皇位之前去世了。朱元璋就這麼一個嫡子,他要堅持自己制訂的“國家建儲,禮從長嫡”的原則,因此力排眾議,將朱標的兒子朱允墳立為皇太孫。洪武三十一年,朱元璋病逝,朱允炆即位,年方二十一歲。
建文帝朱允炆和他的父親朱標很像,心地善良甚至有些懦弱。這樣性格的人,即皇帝大位之後,其執政理念和方式就與爺爺朱元璋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具體說來,主要有兩點不同:
第一,崇尚文治。
朱元璋是用武力奪得天下,所以自然形成重武輕文的風氣。比如,明洪武年間,都督府的左右都督都是正一品,而六部的尚書們卻只是正二品。《大明律》還明文規定,文官不許封公侯,因此,開國功臣劉伯溫只封了一個伯爵,而封公侯的武將卻很多,甚至封王的也不少。建文帝即位後,一改尚武的風氣,大力加強文官在國家政事中的作用。比如,他將六部尚書升為正一品。同時,重用一批飽讀詩書的才子,如齊泰、黃子澄、方孝孺等。這些文人成了建文帝所依賴的重臣,所以建文帝的新朝廷被稱為“秀才朝廷”。
第二,寬刑省獄。
朱元璋主張亂世用重典,喜歡以剛猛治國,而且法外用刑的情況非常嚴重,並且製造了大量的冤假錯案。朱允炆決心改變這種局面,因此他登基僅一個多月,就下詔寬刑省獄,糾正了大量洪武時期的冤假錯案,一大批受到牽連的無率官吏恢復職位,被流放的人也回到故鄉。建文朝僅四年,監獄裡關押的犯人比洪武朝減少了將近三分之二。
但是,建文帝這種仁慈、寬厚的治國精神,雖然顯示出比朱元璋有更大的道德優勢,但同時也暴露出他無法克服的侷限和弱點。這種侷限和弱點並不是仁慈、寬厚本身的問題,而是朱元璋留下的政治遺產,不允許他這樣仁慈、寬厚地當皇帝。朱元璋給孫子朱允炆留下的政治遺產,就是分封在全國各地的二十五個藩王。
朱元璋為什麼要這樣做?因為,太子朱標英年早逝,朱元璋自己又堅持挑選嫡長子的兒子為皇儲。這位皇儲不但年輕,而且過於柔弱,朱元璋擔心那些開國元勳尾大不掉,這位性格柔弱的孫子駕馭不了他們,因此朱元璋痛下決心,晚年屢興大獄,濫殺功臣,目的就是為了替自己的孫子掃清執政障礙。大家可能會問:朱元璋把將軍們都殺光了,誰為他保衛大明江山?對這個問題,朱元璋早有考慮,他為了鞏固朱家的天下,把自己的兒子們都封了王,並且賦予他們軍權,讓他們保衛大明江山。清理了異姓功臣,分封了同姓藩王,朱元璋自以為後事都安排妥當。可是,令朱元璋萬萬沒有想到的是,他留給孫子的這筆政治遺產,卻成了朱允炆登基之後最大的麻煩。
因為,朱元璋封在全國各地的這二十五位藩王,都有自己的王府和軍隊,每個藩王都有三個護衛,一個護衛最少也有一萬多人。在這二十幾個藩王中,有九個實力比較強大,他們每個人手裡都有大約五萬人馬,其中以燕王和晉王的勢力最大,他們各自帶有十多萬軍隊,可以說是兵強馬壯。
早在爺爺朱元璋在世的時候,朱允炆就表示了對叔叔們的擔憂。有一天,朱元璋對朱允炆說:我安排你的幾個叔叔為你守護邊界,站崗放哨,你就可以在家裡安心做皇帝了。可是,朱允炆卻用憂慮的口氣間朱元璋:外敵入侵由叔叔們來對付,可是,如果叔叔們有異心,我怎麼對付他們呢?
這個問題難住了朱元璋,他似乎從來沒有考慮過這個問題,因為,他不能不相信自己的兒子們。可是,孫子的問題的確非常尖銳,朱元璋一時無法回答,他稍作沉默之後突然反問:那你的意思呢?朱允炆考慮了很久,然後對朱元璋說出了他設想的方法,此方法分五個步驟:一、用道德爭取他們的心;二,用禮儀約束他們的行為;三、削減他們的地盤;四、改封他們的屬地;五、以上四條不行,就只能用武力解決了。
朱元璋聽完朱允炆的計劃之後,稱讚道:很好,沒有比這更好的方法了。朱元璋十分高興,他認為朱允炆列出的五個方法和步驟,一定能夠解決藩王的問題。朱元璋的判斷沒有錯,確實沒有比這更好的方法了。可是,朱元璋忽略了一個最重要的問題。這五個步驟充其量是一個計劃,制訂計劃與執行計劃和完成計劃是根本不同的。因此,朱元璋忽略的關鍵問題是朱允炆的能力,這個計劃他能實施嗎?
朱元璋去世後,朱允炆即位,這些藩王們個個擁兵自重,根本不把這個年輕的侄皇帝放在眼裡。面對藩王們的威脅,建文帝不得不與他的親信大臣齊泰、黃子澄和方孝孺等討論應對的方法。討論的結果,大家都同意削藩。可是,這場削藩卻給燕王朱棣提供了起兵造反的藉口,最終燕王大軍攻進應天城,包圍了建文帝住的皇城,削藩行動徹底失敗。建文帝的削藩為什麼會失敗?我認為主要有以下幾原因:
第一,優柔寡斷。
建文帝的人品和性格決定了他在殘酷的政治鬥爭中,遇事優柔寡斷。比如,朱元璋死後,諸位藩王要來應天奔喪,這本是一個極好的機會,可以將所有藩王一網打盡。但是,建文帝卻下詔書,不允許諸王進京奔喪。燕王朱棣已經走到淮安了,接到詔書之後又折回了北平。很多人都為建文帝感到惋惜。其實,建文帝本人不是沒有考慮到利用諸王來京的機會一舉削奪他們的權力。那麼他為什麼不利用這個機會?因為,建文帝既想奪諸王手中的兵權,又不願傷了皇族內部的感情。更因為朱元璋屍骨未寒,他不能馬上對自己的叔叔們下手,不願意做這種骨肉相殘的事情,他覺得這樣做會對不住九泉之下的爺爺朱元璋和父親朱標。
第二,操之過急。
由於自己優柔寡斷、坐失良機之後,朝廷和藩王之間的矛盾日漸尖銳,這又使建文帝急於進行削藩。朱允炆在與朱元璋討論自己的叔叔如果造反將如何處理的時候,非常清楚地設計了五個步驟。可是,朱允炆卻把這五個步驟完全拋於腦後。就在他剛剛即位當皇帝三個月之後,他就開始了削藩進程。整個行動根本沒有按照計劃實行,五個步驟只剩下最後一步:使用武力。
第三,戰略失誤。
對於是否應該削藩的問題,似乎沒有分歧,但是在如何削藩的步驟上,大臣們的意見卻並不一致。概括起來,無非是兩種意見:
第一種意見,以黃子澄為代表。他認為,燕王的實力最強大,所以應該先削弱小的周、齊、代等藩王,剪除燕王的羽翼,然後等時機成熟的時候,再一舉削掉燕王。
第二種意見,以齊泰為代表。他主張擒賊先擒王,只要先剷除燕王,其他諸王自然也就無力反抗了。客觀地說,這個意見還是比較可取的。但是,建文帝卻採納了黃子澄的意見,將削藩的第一個目標,鎖定在周王身上。
建文帝之所以採納黃子澄的意見,是因為他多少有些懼怕這個四叔,內心的怯懦會導致決策者的欺軟怕硬。就這樣,建文帝先拿比較弱小的周王開刀了。在成功地削了周王之後,建文帝一鼓作氣地又先後廢了湘王、齊王、代王、岷王等四個藩王。可是,這卻讓燕王有了警覺,做好了充分的準備。等到建文帝回過頭來再對付燕王的時候,最好的時機已經失去了。
優柔寡斷、操之過急再加上戰略失誤,建文帝的削藩就這樣失敗了。
建文四年六月十三日,燕王朱棣的大軍兵臨應天城下。谷王朱穗與曹國公李景隆見大勢已去,打開金川城門,迎接燕王入城,南京城不戰而破。就這樣,建文帝被困在了皇宮之中。當大軍包圍皇城的時候,朱棣突然下了一道命令:大軍不許進入皇城,全部退守龍江驛。進城的將士們覺得奇怪,馬上就要拿下皇城了,為什麼不讓進攻了?其實很明顯,朱棣圍困皇城卻不進攻,是給建文帝留下時間考慮,希望他主動讓出皇位以保全性命,因為朱棣不想背上獄君篡位、殺死親侄子的罪名。但是,出乎朱棣意料的是,皇宮內突然燃起大火,朱棣立刻下令救火,可是已經來不及了,火勢太猛,不久整個皇宮陷入一片火海。那麼,為什麼皇官會突然起火?
據《明太宗實錄》記載:當“靖難”的軍隊打到應天城金川門的時候,建文君準備出城迎接,可是身邊的大臣們都不見了,只剩下幾個左右隨從,建文君大聲哀嘆道:哎!我有什麼臉面相見啊!
於是回到宮裡,將整個皇宮點燃了。燕王朱棣立即派遣太監前往救火,可是已經來不及了,太監們只從廢墟中找到一具被燒焦的屍體,報告給燕王,燕王對著這具面目全非的屍體哭著說:你怎麼這麼痴呆啊?我來是為了幫助你更好地治理國家的,可是你卻渾然不覺地走上了絕路!八天之後,朱棣以天子的禮儀安葬了那具從廢墟中扒出來的屍體。
按照《明太宗實錄》的記載,建文帝是自焚而死。可是,這段記載卻不太可信,因為其中有兩個疑點。
疑點一:稱呼不對。
在《明太宗實錄》中,對朱允炆不稱建文帝,卻稱“建文君”,這顯然是朱棣的口氣,意思很明確,朱允炆不是帝位的合法繼承人,因此無臉見人而放火自焚了。既然能夠隨意改變對朱允炆的稱呼,將建文帝改成建文君,那還有什麼不能改變的呢?所以,《明太宗實錄》中這段記載的真實性很值得懷疑。
疑點二:死者身份不明。
太監從廢墟里扒出來的屍體已經被燒得面目全非,根本無法辨別身份,怎麼能夠確定他一定是建文帝?當然,也很難斷定這具屍體不是建文帝。不過,據《明太宗實錄·補本》記載:“棣遣中使出後屍於火,詭雲帝屍。”意思是,朱棣派太監在廢墟找到的是建文帝妻子馬皇后的屍體,朱棣卻謊稱是建文帝的屍體。此《補本》雖有抹黑朱棣之嫌,但畢竟很難反駁。
以上兩個疑點說明,建文帝很有可能當時並沒有死!朱棣對此也抱有懷疑,因為,他進入皇宮之後,朱允炆活不見人,死不見屍,這令他寢食難安。有一天朱棣對身邊的大臣說:朕在宮中到處尋找父皇的墨寶找不到,聽說建文在自焚的時候,把這些墨寶連寶璽至一起全燒燬了,朕太痛心了!可是,朱心裡清楚,墨寶是可以燒燬的,皇帝的寶至是玉石所制,怎麼可能燒燬?即使經過烈火焚燒之後最多破碎了,總會有殘骸留下。皇帝的寶璽不見了,只能說明建文帝很可能還活著,而且是帶著寶至逃跑了!既不退位,也不自殺,卻選擇逃亡,而且隨身帶著皇帝的寶璽,這意味著建文帝還想東山再起,這種疑慮與擔憂始終縈繞在朱棣的心頭。建文帝的下落,成了朱棣揮之不去的夢魘!
如果建文帝沒有被大火燒死,他究竟去了哪裡?幾百年來,對於這個問題有許多猜測和解答,其中比較著名、影響也比較大的,是明末清初學者谷應泰的答案。他在《明史紀事本末》第十七卷《建文遜國》中,對建文帝出逃的過程、民間的隱居生活,以及最終的歸宿,都做了詳細的描述。
但是,谷應泰的描述卻讓人覺得疑點重重。
疑點一,起火的原因。
據《明史紀事本末》記載:建文帝得知金川門失守的消息之後,長長地嘆了口氣,然後在大殿裡走來走去,想自殺又猶豫不決。翰林院編修程濟勸說道:與其自殺,不如逃亡。一聽這話,身邊一位太監王鉞跪倒稟告說:當年高皇帝去世的時候留下了一個釐子,並且囑咐說:遇到大難的時候再打開。這個釐子就放在奉先殿的左邊。眾位大臣齊聲說:還不快取出來啊!王鉞立刻奔向奉先殿,不一會抱著一個紅色的釐子回來了,只見這隻匣子四周用鐵件固定,兩把鎖頭用鐵水灌注,朱允炆一見爺爺留下的匣子,不由得失聲痛哭,並且立刻下令放火燒了皇宮。當大火燃起的時候,馬後卻撲進大火自盡了。
這段記載顯然有些不合情理,因為這把火放得莫名其妙。按照常理,朱允炆首先應該關心的是匣子裡面裝的是什麼,是否有錦囊妙計以解當前困境,這個時候哪有心思放火?即使放火,也應該是逃出皇宮的時候。再說,馬皇后突然投火自盡,也讓人覺得非常突兀。
疑點二,逃出皇宮的方式。
據《明史紀事本末》記載,程濟砸碎了匣子,發現裡面裝著三張度牒,也就是出家人的證件,上面分別寫著出家人的法號:應文、應能和應賢。還有袈裟、鞋帽和剃刀,以及十錠白金也就是二百兩銀子。匣子裡還有一封信,信中說:應文從鬼門出,其他人從水關御溝出,黃昏的時候,在神樂觀西邊見面。看到這一切,建文帝不禁感慨道:這就是命啊!於是,程濟立刻為建文帝剃度,法號應文。一位名叫楊應能的大臣說,那我就是應能了,於是也願意剃度。監察御史葉希賢說:臣的名字中有一個“賢”字,那我就是“應賢”了。於是也接受了剃度。三個人剃度完之後,各自穿上袈裟,收好度牒。一行人從鬼門逃出皇宮來到河邊,只見一條小船停泊在岸邊,駕船的人是神樂觀道士王升。王升一看到建文帝,立刻跪倒叩頭口稱“萬歲”。然後對建文帝說:臣已經知道陛下要到這裡來,因為不久前高皇帝給臣託夢,令臣在此等候。於是,一行人乘船來到太平門。
這樣的描述更令人難以相信,因為朱元璋簡直是料事如神。不但意料到朱棣會起兵造反,而且知道朱允炆必然要出逃,因此為孫子設計好了出逃的身份、路線。更荒唐的是,朱元璋還託夢給道士王升,讓他按時接應朱允炆。這種近似魔幻小說的情節直接顛覆了《明史紀事本末》一書的歷史真實性。
不過,逃出皇宮之後,《明史紀事本末》的記載就完全是寫實的手法了。
建文帝君臣分別從鬼門和水關御溝逃出皇宮,在神樂觀西邊聚齊之後,建文帝對大家說:從今往後,我們就以師兄弟相稱,不必再拘君臣之禮了。眾位大臣聽建文帝這番話之後,紛紛落淚。兵部侍郎廖平說:眾位同仁願意跟隨陛下一起逃亡,當然好,可是,陛下出逃時的隨從不必太多。還是選擇那些家裡沒有拖累,身體比較強壯的人,最多不超過五個人。其他人回到自己家鄉,為陛下提供支持和接應就行了。建文帝說:這樣很好。
這個時候,道士送來了晚飯,大家在地上圍坐成一圈,共進晚餐。就在吃飯的過程中,確定了建文帝身邊不離左右的三個人選,他們是:打扮成和尚的楊應能、葉希賢和裝扮成道士的程濟。然後安排了六個人,在建文帝來往的必經之路上提供衣食住宿,並且規定了聯絡暗號。
顯然,建文帝的出逃純粹就是逃命和隱居,根本沒有再奪皇位的想法了。
基本安排了好日後的出逃路線和聯絡方式之後,那麼第一站去什麼地方呢?建文帝建議說:我準備去雲南,投靠西平侯。可是位名叫史彬的大臣卻表示反對說:西平侯家太顯眼,耳目眾多。且新任君主的意思還不太明確,他能不報告給朱棣嗎?不如往來於名勝之間,東南西北,到處都有自己人。各位大臣家中有條件的,時時做好準備,接待陛下到家裡住,有何不可?建文帝同意說:這樣很好!安排完以後的去處之後,建文帝說:這個地方不可久留,明天一早必須離開,那我們先去哪兒呢?眾人認為最好先渡江北上,可是,當天晚上建文帝突然腿疼起來,一時無法行走,只好放棄北上。
當天矇矇亮的時候,史彬來到中河橋,想找條船代步,逃出南京。當他來到江邊時發現,一條船停靠在岸邊,聽船上人說話的口音是自己家鄉吳江人,連忙上前探問,沒想到是老家派來的船,到南京打探他的消息的。就這樣,建文帝一行八人乘這隻小船先去吳江縣史彬老家,其他人各回自己的家鄉,約好以後每個月底相見。小船取道溧陽,直到八月才到達吳江縣史彬的老家。幾天之後,禮部的行文就下達到各州縣,追繳和革除建文朝給大臣之家頒發的所有誥命和敕令。此時,蘇州府派遣吳江縣丞,也就是副縣長,來到史彬家追奪誥命和敕令。縣丞一見史彬在家便問道:聽說建文皇帝在你家?史彬嚇了一跳,連忙矢口否認:沒有啊!縣丞帶著一臉的譏笑離開了。顯然,這位縣丞已經產生懷疑了。史彬家裡不能待了,第二天,建文帝和兩個和尚一個道士打扮的人,離開史彬家,輾轉去了雲南。
建文帝為了躲避朱棣的查找,一直過著四處漂泊的生活,主要是在他的一些舊臣家落腳。比如,永樂二年正月,建文帝離開雲南去了重慶,然後由重慶經水路到達襄陽。當年的八月再次來到吳江縣史彬家。當時天已經入黑,史彬家剛剛點上燈。建文帝突然來到,史彬一家連忙出門拜見,然後用酒席招待建文帝一行。酒喝了一半的時候,建文帝說:我明天一早就得離開。史彬大吃一驚,連忙說:微臣每天打掃房間準備迎接,已經很久了。即使有什麼不恭敬的地方,也乞求原諒。希望能夠留師傅多住幾個月,怎麼能明天早就走呢?建文帝流著淚說:昨天在半路上遇到一個朝廷官員,他瞪著眼睛看我。這個人我認識,他也一定認出我了,一定會向朱棣彙報的。所以,我明天就走,是怕連累你啊!君臣二人相對而泣了很久。建文帝止住哭泣之後說:這兒離應天太近,不方便啊!史彬說:沒關係,我不怕!看到建文帝的衣服和鞋子破舊不堪,史彬堅持要留建文帝多住三天,讓家人給建文帝趕製了新的衣服和鞋子,才讓建文帝離開。
永樂四年五月,建文帝一行上了雲南的白龍山,搭建了一座茅草菴,過起了出家人的生活。第二年,建文帝聽說有一個名叫胡濙的朝廷官員,在全國各地暗中打探他的下落。建文帝聽說這個消息之後,從此深居簡出,輕易不敢露面。可是,建文帝不久染上了痢疾,生活越來越困難,最後糧食也斷了,已經無法再堅持下去了。就在這個時候,史彬等舊臣來到白龍山看望建文帝,建文帝一見到自己的舊臣,不禁放聲大哭。幾位舊臣看到建文帝臉色憔悴、形容枯槁的樣子,抑制不住內心的悲傷,也跟著一起號啕大哭。突然建文帝止住哭泣問道:你們帶吃的了嗎?幾位舊臣紛紛將隨身帶的食品拿了出來。史彬身邊跟著僕人,所以帶的食物比較多。而且,史彬曾經在建文帝身邊工作過,瞭解建文帝的愛好,帶來了一些建文帝愛吃的東西。建文帝將史彬帶來的食物,逐一嚐了一遍之後感慨道:已經有三年不吃這些東西了。幾位舊臣在山上待了沒多久建文帝就催他們趕快離開。分別的時候,君臣再次痛哭失聲。建文帝一邊哭一邊囑咐道:以後不要再來了,一來道路太艱難;二來沿途盤查很嚴,有風險。我現在的情況很好,不必掛念。史彬等人跪倒叩頭,告別了建文帝。
那麼在全國各地暗中打探建文帝的胡濙是什麼人?據《明史·胡濙傳》記載,胡濙是戶部都給事中,一個六品小官,朱棣派這麼小的官去尋找建文帝,就是為了不引起世人的注意。當然,也不能以尋找建文帝為由四下探訪,否則豈不是承認建文帝沒死?因此,這位胡濙奉皇帝之命,到民間去找一位名叫張邋遢的仙人,也就是民間傳說的張三丰,這個藉口很巧妙。打著這個旗號,胡濙在全國各地到處查訪,秘密地查找建文帝的下落。
永樂十四年,胡濙因母親去世要求回家守孝,朱棣堅決不同意,要讓他繼續尋找朱允炆。為了安慰這位手下,朱棣提拔他為禮部左侍郎,官升三級。永樂十七年胡濙再度從應天出發,這次他不再滿天下四處遊走,而是將注意力集中於江浙、湖、湘一帶。根據谷應泰的《明史紀事本末》記載,這些地方的確是建文帝的主要活動區域。也就是說,胡濙一定是打聽到什麼消息了。
永樂二十一年的一天夜裡,胡濙突然回到京城,急匆匆要拜見朱棣。當時朱棣已經就寢,聽說胡濙半夜來訪,就知道情況緊急,胡淡一定是有了建文帝的確切消息,不然他不敢半夜上門。於是,朱棣立刻起床,緊急召見胡濙。胡濙見了皇帝之後,將他打聽到的關於建文帝的消息一五一十地向朱棣彙報,但是,史書卻隻字不提這些消息的具體內容,只說“漏下四鼓乃出”。四鼓就是四更,大致相當於凌晨兩點左右。如果朱棣晚上十點以後就寢,那麼這番談話至少持續了三個多小時。什麼內容的談話需要這麼長時間?當然是朱棣最關心的朱允炆的下落。胡淡半夜入宮與朱棣的長談,使皇帝朱棣“至是,疑始釋”(《明史·胡淡傳》)
所謂“至是,疑始釋”這句話至少有三個意思:
其一,建文帝果真沒有被大火燒死,而是逃亡了;
其二,建文帝的下落找到了;
其三,很可能建文帝託胡濙給朱棣帶話,讓他放心當皇帝,他朱允炆不會再與朱棣爭皇位了。正是這三個結論,最終讓朱棣徹底地放下了心,可以睡個安穩覺了,所以叫“疑始釋”。
可是,谷應泰在《明史紀事本末》中並沒有提到胡濙與建文帝見面的事,不過,卻對朱棣死後建文帝的活動做了更加詳細的描述,尤其是建文帝最後的結局,寫得很生動。比如,明英宗正統五年,也就是公元1440年,建文帝與程濟起,離開雲南來到了貴州。住在一座廟裡,建文帝一時興起,在牆壁上題了兩首詩。其中有這樣兩句:“款段久忘飛鳳輦,袈裟新換袞龍袍。百官此日知何處?唯有群烏早晚朝。”意思是,懶散的生活太久,已經忘了皇帝乘的車什麼樣了,身上的袈裟換去皇帝的龍袍,身邊的百官都下落不明,如今朝廷上一群烏鴉在上朝。此時,已經距離建文帝逃離應天三十八年了。可是萬萬沒想到的是,隔壁住著一群和尚,其中領頭的老和尚聽到了建文帝和程濟的談話之後,將建文帝題在牆壁上的詩抄了下來,然後來到當地的官府,面見官府的長官大聲說:我就是建文皇帝!那位長官大吃一驚,立刻下令將這個老和尚抓了起來,同時將與這位老和尚住一起的所有人都抓了起來,然後一起押進北京。就這樣,建文帝被帶到了北京城。
英宗立刻命令御史審訊這位自稱是建文帝的老和尚。這位老和尚供認說:我已經九十多歲了,不想活了,只想死了之後葬在祖父的身邊而已。御史說:建文君生於洪武十年,到正統五年,應該是六十四歲,怎麼可能九十歲?這位老和尚見瞞不過去了,只好承認自己不是建文帝,俗名叫楊應祥。御史如實向英宗彙報,這位假冒建文帝的老和尚被判了死刑,和他一起的十二個和尚都被髮配充軍。
這個時候,建文帝只好對御史說出了自己的真實身份。御史立刻報告給了英宗。英宗開始並不相信,就找來一個曾經服侍過建文帝的老太監,讓他辨認一下。這個老太監名叫吳亮,建文帝一見到他,立刻問道:你是吳亮吧?吳亮連忙否認說:不是。建文帝回憶道:有一回,我在吃飯,你在身邊伺候。當時吃的是鵝肉,有片肉掉在了地上。你跪在地上用嘴將肉叼了起來。有這回事兒嗎?吳亮一聽這話,知道確實是建文帝,便跪伏在地上哭了起來。建文帝為了進一步證實自己的身份,脫下襪子讓吳亮看自己左腳上的痦子,吳亮捧著建文帝的腳,悲傷得抬不起頭來。辨認完建文帝之後,吳亮回到自己的房間上吊自殺了。建文帝的身份得到證實,英宗下令將建文帝迎入皇宮。建文帝住進皇宮之後,宮中的人都叫他“老佛”,後來,這位“老佛”在皇宮中壽終正寢。
谷應泰是一位嚴肅的學者,他的《明史紀事本末》保留了許多珍貴的史料。但是,他在《建文遜國》一卷中所記載的這段故事,卻有很多情節不真實。顯然,這段歷史中的很多內容,是根據民間傳說改寫或者是作者虛構的。那麼,一位嚴肅的學者為什麼選用民間傳說或者用虛構的方法寫歷史著作呢?我分析大概有以下幾個原因:
其一,許多關鍵情節缺乏資料。
建文帝失蹤過程有三個關鍵點沒有相應的材料證明。其一,皇宮失火的原因;其二,建文帝如何逃出皇宮;其三,建文帝逃離應天城的方式。由於這三個環節特別關鍵,卻又沒有第一手資料證實,因此,谷應泰只好接受民間傳說的解釋。
其二,朱允炆很難有其他方式生存。
在當時的政治和經濟條件下,沒有生活能力和經濟來源的朱允炆,要想在民間隱居並且躲避朱棣的追捕,除了谷應泰所描述的方式之外,似乎也很難有其他更好的方式生存。而且,建文帝逃出應天之後,的確一直沒有任何舉動。如果朱允炆活著,他也只能過這種隱居式的生活。因此,谷應泰的描述即使是虛構,還是符合生活真實的。
其三,符合民眾心理。
中國古代雖然有“成者王侯,敗者賊”的說法,但是人們還是普遍同情失敗者或者弱者。因此,這種經過演繹了的故事雖然不太真實,但是畢竟表達了普通民眾和社會輿論對建文帝不幸遭遇的同情。
由於以上三個原因,再加上《明史·胡濙傳》中所謂的“至是,疑始釋”的說法,在沒有發現新的證據之前,我傾向於接受《明史紀事本末》中對建文帝隱居民間和最終結局的描述。那麼,永樂王朝還發生了什麼案子呢?我們以後再說。
閱讀更多 後宮地圖三千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