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在說謊?盤點賈躍亭與恆大對簿公堂的三大疑點

香港距離開曼群島約1.4萬公里,相當於香港到北京直線距離的7倍。即使是如此遙遠的路程,現在放在賈躍亭與許家印之間,恐怕也不足以連接上彼此。

繼賈躍亭在香港就法拉第未來(簡稱“FF”)投資糾紛對恆大提起仲裁後,恆大近日又對賈躍亭提出仲裁全面反訴,同時在開曼群島大法院提起訴訟。

從相談甚歡的合作伙伴變成對簿公堂的敵人,賈躍亭與許家印只用了數月,卻牽出了多重“羅生門”,即使是涉及訴訟與仲裁的信息也是大相徑庭,至今外界難辨是非。


誰在說謊?盤點賈躍亭與恆大對簿公堂的三大疑點

新浪法問盤點了對案件走向最為關鍵的三大疑點如下:

疑點1:是恆大欠款還是賈躍亭不滿足支付條件?

恆大健康公告是這樣描述仲裁事由的:“2018年7月,原股東提出時穎的8億美元已基本用完,要求時穎再提前支付7億美元。時穎為了最大限度支持Smart King的發展,與Smart King及原股東簽訂了補充協議,同意在滿足支付條件的前提下,提前支付7億美元。

原股東利用其在Smart King多數董事席位的權利操控Smart King,在沒達到合約付款條件下,就要求時穎付款,並以此為藉口於2018年10月3日向香港國際仲裁中心提出仲裁,要求:1)剝奪時穎作為股東享有的有關融資的同意權;2)解除所有協議,剝奪時穎在相關協議下的權利。”

FF則恰恰相反:“投資方恆大單方面對於與FF母公司早前所簽訂的投資合約條款出現多條違約,期間經過多次友好交涉和嚴正敦促,恆大依然在沒有合法依據的情況下拒絕履約,尤其是未能按時履行對FF的相關財務承諾。

……雖然FF和公司創始人賈躍亭先生已經如期完成了2018年7月投資方提出簽署的三方協議中要求的全部支付條件,除了首筆8億美元投資之外,恆大未能兌現向FF支付任何額外資金的承諾,反而試圖獲得對FF中國和FF所有IP的控制權及所有權。在這期間,恆大也阻止FF接受任何來自其他來源的直接融資。”

疑點2:緊急救濟仲裁究竟是恆大還是賈躍亭勝訴?

針對緊急救濟仲裁結果,恆大健康首先發布公告,“仲裁員駁回 Smart King 徹底剝奪時穎融資同意權的申請,並於較早駁回 Smart King突然提出的解除 Season Smart資產抵押權的新申請。

作為臨時救助措施,為支持Smart King 的業務發展和保護股東的共同權益,仲裁員同意 Smart King 進行有嚴格條件的融資,其中新股融資的估值不得低於時穎投後估值,時穎享有新股的優先購買權;並在最終仲裁前對外融資額不得超過 5億美元。 ”

FF則表示,自身“在香港國際仲裁中心提交的針對恆大健康的緊急救濟申請取得決定性的勝利,仲裁員裁決恆大不能再阻止FF從其他融資渠道獲取資金 。”

FF隨後還強調,仲裁庭駁回了恆大以FF沒有履行協議中的義務為由拒絕支付融資款(即本該今年提前支付的5億美元)的提法。同時,FF解除恆大資產抵押權和融資同意權的申請被駁回的說法與事實不符,這兩項申請將在另一仲裁中裁定。

此外,針對仲裁費的支付雙方也是唇槍舌戰。FF稱,仲裁方裁決恆大支付本次緊急救濟仲裁相關法律費用,是恆大敗訴的證據。恆大對此堅決給予否定,稱仲裁費是在FF瀕臨破產的前提下由恆大支付,而不是賠FF。

疑點3:賈躍亭是否趕走了恆大出納拒交財務文件?

恆大在有關全面反訴的公告中表示,賈躍亭和合資公司(即FF母公司Smart King Ltd.)強行趕走時穎公司(恆大全資子公司、Smart King Ltd.的唯一大股東)委派的出納員、強行阻止時穎財務人員進場進行財務審查,造成時穎無法知悉合資公司的財務狀況。

按照股東協議,時穎有權進行財務審查並向合資公司委派出納員,同時約定如果出納員七天不簽字即視為同意付款。同時,因合資公司拒絕提供財務數據及相關文件,時穎委任的合資公司的董事向開曼群島大法院提出訴訟,要求法院命令合資公司提供所有財務數據及相關文件。

而FF反駁稱,恆大事實上對FF的財務狀態和資金規劃自始至終是瞭如指掌的,始終可以通過相關渠道瞭解FF財務狀態,包括FF財務部門於2018年11月6日向包括兩位恆大派駐董事在內的FF董事會彙報了財務狀況、PwC在審計過程當中持續提供的正常財務報告等。

FF稱,10月初在FF對恆大健康提起仲裁之後,基於內部財務管理流程,FF正式停止了該出納員以及恆大相關財務審查人員對FF財務信息的訪問權和相關工作,“這恰恰是恆大單方面違約所導致的”。

緊急仲裁是針對爭議的初始階段仲裁當事人的緊急救濟需要。根據雙方確認的消息,賈躍亭與恆大之間的最終仲裁結果還需等待6-18個月。

在這場膠著苦戰中,無論是瀕臨破產邊緣的FF,還是急於開拓產業版圖的恆大,都沒有明顯優勢。在完全相左的兩方“證詞”下,法庭的最終裁定或許將被寫入商戰典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