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沒有人跟我一樣,最無解最難受的是皇太極愛的是海蘭珠不是孝莊?

費蕭何


不用無解不用難受。

愛情無關美貌,無關財富,無關智慧,就是在對的時間遇到對的人。在這個世界上,不管你多完美,總會有人不愛你;在這個世界上,不管你多卑微,也總會有人愛你

海蘭珠,26歲才入宮。按照這個年齡推斷,她之前應該是已經有過婚姻。她入宮之後,就得到了皇太極的盛寵,她的位次近次於中宮皇后,位居各妃之首。她住的宮殿也被賜名“關雎宮”。大家都知道“關雎”是怎麼回事。其他的三妃的宮殿的名字“麟趾宮”,“ 衍慶宮”和“永福宮”,就連皇后的宮殿也就叫個“清寧宮”,不過俗套的吉祥名字罷了。只有“關雎”是詩意地表達著男女之間的愛情。

崇德二年,海蘭珠生皇子,皇太極頒詔大赦天下,蒙古各部及朝鮮均派使臣前來祝賀。子以母貴,這個孩子幾乎被立為太子。可惜,孩子還沒滿週歲就夭折了。

海蘭珠去世時才33歲。宸妃彌留之際,皇太極正在松山戰場上指揮作戰,他得知宸妃病危的消息後,立即日夜兼程趕回盛京,當他進入關睢宮時,宸妃已經逝去了。

先是失去心愛的兒子,後又痛失盛寵的愛人,皇太極悲痛欲絕,寢食俱廢,乃至昏死過去,後經緊急搶救才舒醒過來。

為表示對愛妃的悼念,皇太極為宸妃舉行了隆重的喪禮,賜諡號為敏惠恭和元妃,這是清代妃子諡號中字數最多的。“元”字其實用的也挺過分的,似乎在暗示只有海蘭珠是他的妻子。

然而,皇太極朝夕悲痛,身體每況愈下,最終宸妃死後不到兩年,皇太極也隨她而去了,可見皇太極對宸妃用情至深。

海蘭珠,她也許是古代妃子得寵的最高境界了!

號稱滿蒙第一美人的博爾濟吉特氏 布木布泰,民間稱之為大玉兒,清初的傑出女政治家、輔佐了三代帝王的孝莊文皇后,之所以嫁給她姑父皇太極,原因很簡單,就是滿蒙聯姻+她姑姑沒有兒子。

公元1625年,13歲的布木布泰嫁給努爾哈赤第八子、三十四歲的皇太極,從此開始了她的後宮生涯。

布木布泰的姑姑、博爾濟吉特氏 哲哲,早已經嫁給了皇太極,莊妃按照輩分就是哲哲和皇太極的侄女。但在政治利益面前,輩分是微不足道的。

帝王的婚姻中,政治因素很重要,但兒子也重要。哲哲沒有兒子,這是她作為皇后的最大隱憂。而即使後位穩固,但別的嬪妃的兒子繼位,對其科爾沁家族也是不利的。所以,她首先會考慮把博爾濟吉特氏的女人多充入皇太極的後宮。即可以鞏固科爾沁與後金的聯姻關係,確保皇太極的後代中有蒙古科爾沁血統;又,自己家的女兒,一家人,說話方便,後宮也更好控制。就選了自己的侄女了。

哲哲的眼光不錯。孝莊真能幹。為皇太極生了三女一子。兒子就是後來的順治帝。而孝莊的政治才能,在順治繼位後更得到充分施展。

從莊妃的生育情況看,,至少說明和皇太極之間還是和諧的。她與皇太極之間的愛情有多少不好說,親情大於愛情吧。但她在宮中的排位卻從當入宮時的第二位降到五妃的最末一位。

“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生死相許”

歡迎評閱《瀋陽故宮之博爾濟吉特氏姑侄三人在瀋陽皇宮中的住房實拍


工科老女的留言菲語


這個問題可以八卦一下。因為我小時也不懂,孝莊這麼能幹,皇太極怎麼就不太愛她,不過這些大了都能理解。我們從哲哲、木爾布泰(孝莊)和海蘭珠三人分別與皇太極的關係,就能看出皇太極為何獨寵海蘭珠了。

1614年,十六歲的蒙古皇族之女哲哲遠嫁時年二十二歲的皇太極。當時,皇太極的父親努爾哈赤已經建國後金,而且於頭一年處死了他最有力的汗位競爭者——長兄褚英。皇太極自然不會放過這個和蒙古聯姻的好時機,給原配哲哲盡心盡力的辦了一場隆重的婚禮。

而哲哲除了以自身的門第受到重視,哪怕後面有海蘭珠,她也是獲封皇后,穩居中宮。在她主持後宮的時間裡,後宮太平;滿蒙聯姻頻頻,迎來送往都是哲哲一手主持,皇太極非常滿意。從哲哲的諡號“孝端文皇后”可以看出,哲哲應該是一個平和端莊溫柔大度的後宮之主。

哲哲以賢德陪伴皇太極三十餘年。只是出現的時間有點早,皇太極還在爭儲,心思不在男女之愛上。懂愛時,二人的少年情感變的更像一人主內,一人主外的“親情檔”。所以,他們能平靜的相伴一生,卻沒有激情燃燒的愛情。

再說木爾布泰。1625年,皇太極與兄阿巴泰率精騎5000馳援科爾沁,迫使察哈爾蒙古首領林丹汗遠遁,解了科爾沁之危。也是這年,虛歲十三的木爾布泰嫁給了三十三歲的皇太極。首先,是年齡的差距。孝莊後來再能幹,此時也不過是一個少女,樣子都還沒長開,這是其一。

再有,1626年,努爾哈赤過世,皇太極被擁立登基。明軍的“寧遠大捷”,讓皇太極不得不進行對明戰略的調整。崇禎重用袁崇煥,硬碰硬的和皇太極幹了幾戰,戰事也不容樂觀。此時的皇太極更不可能把精力過多用在後宮之上。

海蘭珠就比較有意思,1634年,海蘭珠已經26歲了,才入的宮,這時皇太極42歲。

這時候,外部心腹之患袁崇煥早就被崇禎凌遲了;明將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等紛紛歸降了後金。內部皇太極結束了與三大貝勒,俱南面坐”,共理朝政的舊制,改為自己“南面獨坐”,朝政大權在手;又把蒙古二十一旗,從私人武裝變成了國家部隊。



皇太極正值壯年,順心順意,意氣風發。遇上了“熟女”海蘭珠。海蘭珠以賢淑文靜著稱,正好符合一個在外征戰幾十年,稍微停泊一下的“中年帝王”的港灣的需求。從此,皇太極便離不開這個“溫柔的港灣”了。

也許海蘭珠確實美貌風情,但我認為皇太極見過的漂亮女人也不會少。只能說,海蘭珠是皇太極生命裡,合適的時間,出現的合適的人。就像有回主持人問王志文擇偶的條件時,他說:我想找個能說話的。皇太極更多的應該是這種情況。



有人說,那這時候,木爾布泰也大了,為什麼不找她?從木爾布泰13歲嫁給皇太極,生福臨比海蘭珠還晚來看,木爾布泰大概真不對皇太極的眼緣。所以,皇太極愛海蘭珠,不過是一個男人對女人的愛。如果僅從愛情的角度來講,跟女人的政治智慧沒有太大關係,因為皇太極自己就是個雄主。他所要,不過是個心愛的女人而已。

所以,我們年紀越大,約懂得給那些貌似“不般配”,卻過的好好的兩口子以尊重,不會以自己的喜好對他人情感做判斷。畢竟兩個人的日子,只有兩個人自己懂,外人都是看個熱鬧而已。


我是熱愛古代歷史的現代創業人如是。關注歷史,關注如是。


如是史社


《孝莊秘史》可以說是九零後的童年回憶,當年看著孝莊憑藉一己之身共事三朝,輔佐六歲的順治,八歲的康熙,開創大清盛世,那份英姿颯爽,著實讓天下女人羨慕!

當時還小,就覺得皇上為什麼不愛聰明能幹的莊妃(大玉兒,也就是孝莊)而喜歡二婚的宸妃(大玉兒的姐姐海蘭珠)呢?

長大後,慢慢就明白了,感情的事比的可不是能力,而是吸引力!

首先,坊間就有傳聞,阿叔娶阿嫂,說的就是多爾袞和孝莊那段宮廷秘事。其真假我們不得而知,但無風不起浪,有些事也不一定是空穴來風。我們假設,如果大玉兒真的不是真心真意的喜歡皇太極,他一定是有感知的,所以他不是那麼喜歡大玉兒也是有可能的。

再次,清朝是滿族入關統治中原,而皇太極時,滿族在中原根基不穩,所以他們一直推行滿蒙聯合,這聯姻就是一個主要表現。皇太極的皇后哲哲就是蒙古科爾沁草原的格格,莊妃是,宸妃也是,而且姑侄三人在後宮地位很高。

最後,皇上後宮佳麗三千,為什麼偏偏喜歡二婚的海蘭珠呢?皇太極親口說過,因為海蘭珠是全心全意愛皇上,在海蘭珠身邊皇帝才會放鬆,才自在。兩情相悅有時候複雜,但有時候也簡單。清朝愛新覺羅氏一脈皇帝都流著專情的血,皇太極就是一個,後來也因為海蘭珠的死而傷心欲絕,駕崩!


北冥小魚昆


酸菜蘿蔔各有所愛,有什麼理解不理解的?那為什麼有些人喜歡吃麵,有些人不喜歡?為什麼有些人喜歡黃色,有些人喜歡白色?為什麼有些人擅長唱歌,有些人擅長跳舞呢?偏好,心裡需求不一樣。


用戶3552110201841


愛情裡啊,只有願意不願意,開心不開心,沒有對的錯的,沒有應該不應該


愛吃火鍋的諸葛小山


我就和你一樣,從我的角度大玉兒多好

海蘭珠這個性格一言難盡

還有多爾袞不是


清平6378


不用難過,反正大玉兒也不愛他


成恪鋒


寵不寵無所謂、反正大玉兒不喜歡他、不寵不用晚上被奸😊一樣


相思小狐


當然有.完全不喜歡皇太極.但是後來我明白人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皇太極和海蘭珠都是短命.


手機用戶51936899543


在古代,女人才便是德,有才的女人是不討人喜歡的。作為皇帝的女人,有才也容易干預政事,所以武則天不討喜李世民,考莊不討喜皇太極很正常。假如我是皇帝也不會喜歡,我需要的是純女人,在休息時能夠使我身心徹底放鬆則可,才女成為太后(女人命長)後真的會干預政事的,呂后、武則天,孝莊,慈禧。武則天甚至把李家天下篡奪了去,你說多危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