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面對跋扈宦官,氣憤的說,你的養子爲何隨你姓不用皇姓

皇帝面對跋扈宦官,氣憤的說,你的養子為何隨你姓不用皇姓

唐昭宗

公元888年三月初六,唐僖宗李儇在靈符殿駕崩。但誰來繼位呢?這時一個問題,一個牽扯到國家命運的大問題。朝中群臣都希望唐僖宗的弟弟吉王李保繼位,但宦官首領楊復恭卻堅持擁立壽王李曄。

由於楊復恭手中握有兵權,那可真應了一句話——秀才遇上兵,有理說不清。最後較量的結果是,朝廷頒詔天下,李曄為繼承人,韋昭攝冢宰(古制:國君服喪期間,國政由冢宰代理),主持後事。

國喪結束後,李曄登基為帝,為唐昭宗。右軍中尉劉季述帶軍隊到六王宅迎接新皇帝,遷入少陽院居住,自宰相以下朝中大臣都到少陽院來拜見。

皇帝面對跋扈宦官,氣憤的說,你的養子為何隨你姓不用皇姓

誰不服?

楊復恭對於唐昭宗的上位,具有定策之功。唐昭宗繼位後,投桃報李,給予楊復恭的賞賜十分豐厚,除了物質上的獎勵外,還加封他為金吾上將軍。這時的楊復恭已身兼多職,任六軍十二衛軍容使、左神策軍中尉,再加上上將軍頭銜,可謂是朝廷的中央軍權牢牢在手中緊握。

有了皇上的信任,有了無限的權力,從此以後,他利用這些便利條件,又進行了一系列擅權朝政的陰謀活動。

皇帝面對跋扈宦官,氣憤的說,你的養子為何隨你姓不用皇姓

楊復恭

為了使自己的地位長久鞏固,他恃寵廣收養子,養子達六百餘人。他把這些養子都進行了梯次安排。心腹義子擔任節度使、刺史等要職。其中楊守立為天威軍使,楊守信為玉山軍使,楊守貞為龍劍節度使,楊守忠為武定節度使,楊守厚為綿州刺史等等。這些人,被人們稱之為“外宅郎君”。

其他的一般養子就派往各地擔任監軍,從而把地方軍政大權也控制在自己手中。至此,從中央到地方的槍桿子上都貼了一個“楊姓”標籤。

既然有了這個實力,他當然又資格專權跋扈,所以上脅天子,下凌大臣也就不奇怪了。

一個明顯的表現就是,大臣們上朝都是步行到達太極殿,而他卻總是坐著轎子,一步三搖晃的來上朝。

皇帝面對跋扈宦官,氣憤的說,你的養子為何隨你姓不用皇姓

坐轎

有一天,唐昭宗和幾個宰相在一起,正在談論朝野中哪兒最有可能出現謀反叛亂的人,孔緯特有所指的說:“陛下的身邊就有將要謀反的人,何必捨近求遠的談論四方呢!”

唐昭宗聽到這話,驚惶地追問他身邊有何危險?孔緯直接指著楊復恭說:“楊復恭是陛下的家奴,竟敢乘坐轎子來上朝。這是明顯的蔑視皇威。他還招養許多壯士為養子,委任他們統管朝廷的軍隊,有的則充任地方節度使、刺史,這不是謀反是什麼!”

楊復恭一看,怎麼地?把火燒到我頭上了!馬上斥責孔緯說:“我招養壯士為義子,是想收攏將士的心,保衛國家,哪裡是謀反呀!”

皇上還沒發話呢,那輪到你這個奴才說話?唐昭宗心裡實在不痛快,於是很不高興地說:“你想保衛國家,為什麼不讓這些壯士姓李而姓楊?”一句話把楊復恭嗆得半天說不出話。

皇帝面對跋扈宦官,氣憤的說,你的養子為何隨你姓不用皇姓

為何不姓皇姓?

其實對其一家獨大,驕橫跋扈的做法,唐昭宗也很看不慣,但他知道,幾十年來宦官把持朝政的積習已經根深蒂固,如果來硬的,引起兵變,自己很快就會像唐憲宗、唐敬宗那樣性命不保。所以要奪楊復恭權,應該不露聲色的著手進行。先剪除楊復恭的主要養子,然後再除掉楊復恭。

楊復恭的養子天威軍使楊守立,本來姓胡,名叫弘立,以其勇猛果敢在朝廷的軍隊中聞名,人們對他都很畏懼。唐昭宗怕整治楊復恭時楊守立興兵作亂,便對楊復恭說:“朕想把你的養子楊守立留在朕的身邊。”

皇帝面對跋扈宦官,氣憤的說,你的養子為何隨你姓不用皇姓

楊守立

楊復恭一看皇上要任用自己的心腹,很高興,馬上把楊守立引見給昭宗。唐昭宗賞賜給他新的姓名李順節,派令他掌管朝廷軍隊各屯營營門的啟閉,這可是皇帝的貼身侍衛了,李順節乾的更加起勁了。不到一年時間,他的職務蹭蹭蹭的往上升,先是提升為神策軍的天武都頭,兼任鎮海節度使,不久又加封同平章事,居然當上了宰相,在朝政中也有了話語權!這下子把李順節給徹底收買了。

李順節其實也是一個權迷心竅的野心家。 在獲寵位尊以後,開始和楊復恭爭奪權力,並且不斷把楊復恭恃寵弄權的所作所為報告給昭宗。

皇帝面對跋扈宦官,氣憤的說,你的養子為何隨你姓不用皇姓

重用

這時,唐昭宗手中有了說話的力量,就開始發威了。先是下詔任楊復恭為鳳翔監軍,楊復恭一看,怎麼地?要把我逐出宮禁?死活不肯啟程赴任,便以退為進的聲稱有病,請求退休。

“你想拿我一把,別做夢了。”唐昭宗順水推舟,下令免去他的官職,馬上准許了楊復恭的請求,但還是留了面子,恩准他以上將軍官銜退休,並賜賞幾仗以示敬重。

退職在家,寂寞難耐啊。楊復恭返回長安,住進自己在昭化坊的官邸,同時進行了一系列的陰謀活動。他告誡自己手握重權的養子要時刻注意朝廷動向,必要時和中央抗衡。但這些陰謀活動很快被人密告給唐昭宗。唐昭宗當即降旨,命李順節率兵前去逮捕楊復恭。

皇帝面對跋扈宦官,氣憤的說,你的養子為何隨你姓不用皇姓

剿滅

楊復恭急命他的養子帶兵助戰。但終究寡不敵眾,於是率眾突圍,逃之夭夭。但剛逃到乾元(今陝西柞水縣),被韓建的士兵捕獲。韓建把楊復恭、楊守亮、楊守信父子三人送交朝廷,後在獨柳將他們斬殺。

李順節被提拔重用之後,恃恩驕橫,為兩軍中尉劉景暄、西門君遂所不滿。之後他們稟告唐昭宗,說李順節陰險狡詐,有謀反活動。唐昭宗豈不知李順節和楊復恭都是一路貨色?起用李順節本來就是一種權宜之計。現在有人出頭告他,正好,把他也順道給辦了吧。於是傳詔召李順節入見,設計將其誅殺。

皇帝面對跋扈宦官,氣憤的說,你的養子為何隨你姓不用皇姓

一齊辦了

宦官勢力從此一蹶不振,這一下去掉了唐昭宗一塊心病。他可以騰出精力來進行第二項工作,向割據的藩鎮出手了。但是他沒有想到,這是更為艱難的一場硬仗。但已不是我們本篇所要敘述的事情了。

《舊唐書》·後晉·劉昫等

《新唐書》宋·歐陽修

《資治通鑑》宋·司馬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