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生前最后一计要求他的棺材往南抬,绳断便葬

导读:诸葛亮生前最后一计:要求他的棺材往南抬,绳断便葬

诸葛亮墓周围有定军山、少祖山下沿的九条小山岗环抱,九条山岗由青沟、罔子沟、井沟、斩地沟、田家沟、牛角沟、瓦洞沟、龙嘴沟八条小溪分割而成。墓前上岗三层,自定军山向西叠浪而来,约三里许至此成眠弓形,古称“三台书案”。从少祖山下六岗向东势若游龙,倏起忽落五六里,至墓后形成新月者半里许,传为墓之正脉。新月之下,眠弓之内,豁然开张平地三百余亩,左右前后九支环抱,其天造地设实为人工所不能者。但是有人说这不是诸葛亮的墓,只是一个衣冠冢而已,因为真正的诸葛亮墓,是没有人知道在哪里的。

诸葛亮生前最后一计要求他的棺材往南抬,绳断便葬

诸葛亮死之前交待过不能哭丧,不要让司马懿知道诸葛亮病终,有续撤退,并令四名壮汉和一名监工抬着棺材一路向南定军山走去,麻绳断处,就是安葬之地,四名壮汉一路走啊走啊!停停歇歇,有点烦躁一名壮汉虽口说到这麻绳碗口粗等麻绳断了我们也累死了,监工同样也意识到这个问题,最终五个人合伙商量不如就在定军山下埋葬吧,五个一致认为定军山这么大不可能走的过去,就这样诸葛亮就埋葬在此。

诸葛亮生前最后一计要求他的棺材往南抬,绳断便葬

五个人回到蜀国面见刘惮,刘禅问义父埋葬何处,监工答定军山脚处,麻绳断否,监工和抬棺的四名壮汉一起答到,因棺材木质太重,麻绳不堪重负,已磨断!丞相交待过,麻绳断处,是下葬之地!刘惮因义父诸葛亮去世内心很乱怒火攻心,这个时候听到骗人的话,一气之下将五人全部斩杀!从此诸葛亮墓地无人知道了。

诸葛亮生前最后一计要求他的棺材往南抬,绳断便葬

二是知人善用,精析人性。诸葛亮戎马一生,用兵如神,知人善用,对人性了解非常透彻。作为统兵百万,败敌无数的军事奇才,诸葛亮一生也留下众多仇人。为防止被人破坏自己的坟墓,选一个人所不知的埋葬之地,才是安全的。这也就是为什么曹操有七十二衣冠冢,成吉思汗墓地用万马踏平,都是有如此考虑的。诸葛亮一生谨慎,自然也不例外。出于对人性的深刻了解,他才做出此等谋算。

诸葛亮生前最后一计要求他的棺材往南抬,绳断便葬

他也知道这些士兵回去后,必遭刘禅责问杀身,这一来,抬棺安葬的士兵被灭口,谁也不知诸葛亮葬于何处了,这就是他不让人知道的目的,不要侵扰他的地下长眠。

诸葛亮生前最后一计要求他的棺材往南抬,绳断便葬

很多人都知道,诸葛亮这样做无异于让自己尸骨无存,就连后代想要击败他,都找不到地方,原因其实很非常的简单,据史料记载,在定军山上发现诸葛亮的衣冠冢。在当时的汉末,流行的葬礼为秘密发葬,抬棺材的一般都是4个人绳子断了便下葬的习俗。其中诸葛亮这样的做法一方面是体现了三国秘葬的文化特色,而另一方面其实是一种障眼法侧面的渲染诸葛亮的机智之处。

诸葛亮生前最后一计要求他的棺材往南抬,绳断便葬

古人讲身后要入土为安,在诸葛亮所在的那个年代帝王将相的坟墓大多是“十墓九空”,盗墓之风盛行。奸雄曹操即是那个时候最大的盗墓头子,为此专门建立摸金校尉。传说历史上有名的“七十二疑冢”即是出自曹操之手,至今都没人能破解。

诸葛亮生前最后一计要求他的棺材往南抬,绳断便葬

已然曹操都能想到,那么比曹操还要聪明的诸葛亮又怎会想不到呢?跟曹操一样,诸葛亮身前也被很多人咬牙切齿,恨不能掘墓鞭尸以解心头之恨。诸葛亮心知肚明,所以临终前特意写信告诉后主刘禅:身后将他埋在定军山,且不要在墓上拢土,也不要在墓边植树,随葬物品更是一件都不要,并且请求墓穴只需能放下棺材就行。

诸葛亮生前最后一计要求他的棺材往南抬,绳断便葬

因当时诸葛亮的墓葬和老百姓的没有多大区别,普通得随处可见,也没有任何陪葬物品可以佐证。所以时至今日,都无法确定,只能知晓大概方位了。现在的武侯墓,即诸葛亮墓,位于汉中市勉县的定军山脚下,因诸葛亮曾获封武乡侯而得名武侯墓。建兴十二年,蜀汉丞相诸葛亮与魏司马懿在渭河两岸相抗,病死于五丈原军中,葬汉中的定军山下。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水经注》中记载:“葬于其山,因即地势,不起坟垄”。现存墓冢系后代起封。

诸葛亮生前最后一计要求他的棺材往南抬,绳断便葬

诸葛亮的坟前有两块石碑屹立,稍大的一块由当时陕西的巡抚所立,稍小的一块是雍正年间,雍正的十七弟果亲王所立,碑身有龙纹辉映。大多都是为了缅怀他罢了,真正的墓地依旧是个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