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航母第三次海试!乘风破浪,气势磅礴!装备更惊人!

近日,我国第一艘国产航母进行了自己的第三次海试。第三次海试距离第二次海试,正好间隔2个月零2天。

001A型航空母舰是中国首艘自主建造的国产航母,基于对前苏联库兹涅佐夫级航空母舰、中国辽宁号航空母舰的研究,由中国自行改进研发而成,是中国真正意义上的第一艘国产航空母舰。

国产航母第三次海试!乘风破浪,气势磅礴!装备更惊人!


说起航空母舰,就不得不提到一个航空母舰的大国——美国

美国的航母发展史可追溯到1910年。910年11月14日,美国飞行员尤金·伊利驾驶一架寇蒂斯双翼飞机从停泊在港口的伯明翰号巡洋舰起飞,飞行了一段距离后安全降落在附近的一片海滩上,这是世界历史上人类第一次驾驶飞机从军舰上起飞。

1911年1月18日,伊利再次驾驶一架双翼飞机成功降落在处于停泊状态的宾夕法尼亚号上的一个长31公尺、宽10公尺的木制改装滑行台上。稍作休整后,他驾驶这架飞机从宾夕法尼亚号上起飞,完成了一次完整的起降试验。

国产航母第三次海试!乘风破浪,气势磅礴!装备更惊人!


虽然美国人成功的完成世界上第一次驾驶飞机在舰艇上起降,但是世界上真正意义的航空母舰却是英国人最先打造,最先应用于实战的!

1912年,英国海军把一艘老旧的巡洋舰改装成了世界上第一艘可容纳飞机的船只。后来,英国海军征用了3艘在英吉利海峡营运的渡轮,并把它们全部改装成可以装载水上飞机的军舰,这种船只后来被称为“水上飞机母舰”,它是航空母舰最早的雏形。

一战的日德兰海战中,英国是唯一拥有舰载水上飞机的参战方。英国军方提出将水上飞机用于作战,并要搭配保护它的战斗机。因此不能再只使用没有飞行甲板、无法供空战能力更强的战斗机起飞的水上飞机母舰,必须重新设计另一种新军舰,这即是后来的航空母舰。

国产航母第三次海试!乘风破浪,气势磅礴!装备更惊人!


而“纯正血统”的航母,却是日本人最先打造出来,足看日本国虽小,但是实力不容小视

1917年7月,英国开始建造世界上第一艘“纯正血统”的航空母舰,并将其命名为“竞技神”号(又译作“赫尔墨斯”号),以纪念航母的鼻祖——世界上第一艘水上飞机母舰“竞技神”号。信心满满的英国海军由于拥有了世界上第一艘航母,他们完全有理由认为:他们将建成世界上第一艘纯种航母。然而皇家海军忽视了一个正在日益崛起的对手,航空母舰发展史上的又一个“后起之秀”——日本海军。日本海军之所以具有较高的发展速度,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善于向先进的海军强国学习,善于跟踪海军建设中的最新浪潮,一旦看准就不惜血本的大力建造。他们于1919年开始设计,1920年开始建造本国第一艘纯种航空母舰——“凤翔”号。在此之前英国海军订购的“竞技神”号航母于1918年1月开始动工,但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束,其工期进度明显放慢,直到1923年7月才最终建成。此时日本海军的“凤翔”号由于工期进展迅速,因而抢在1922年年底建成并开始正式服役。日本海军虽然后发但却先制,抢在英国海军之前建成了世界上第一艘纯种航母。

国产航母第三次海试!乘风破浪,气势磅礴!装备更惊人!


而美国作为今天的航母第一大国,完全是“后来者居上”。

美国第一艘航空母舰是1922年3月22日正式启用的兰利号(USS Langley CV-1)。兰利号并不是一开始就以航空母舰为用途所建造的舰艇,其前身是1913年下水的木星号运煤船(USS Jupite1917年美国按照航空母舰标准全新设计建造了AC-3)。美国海军看上它运载煤炭用的腹舱容量充足因此将其改装为航空母舰。在改装中,“木星”号煤仓上甲板的上层建筑及起重机被全部拆除,从舰首至舰尾架设了13个单位桁架,在上面铺设了长165.3米、宽19.8米的全通飞行甲板。在甲板中心设置了一台飞机升降机。“兰利”号的机舱设置在军舰的尾部,原有的6个煤仓中的4个被改成飞机库,其余的被改成航空汽油库、弹药库和升降机械室。

国产航母第三次海试!乘风破浪,气势磅礴!装备更惊人!


一战后,1922年各海军强国签署的《华盛顿海军条约》严格控制了战列舰建造,但条约准许各缔约国利用2艘战列舰改建为排水量3.3万吨的航空母舰。当时,作为东道主的美国正在建造6艘排水量为43200吨的“南达科他”级战列舰。而美国在太平洋战场上的潜在对手——日本海军对这一举动非常敏感。所以在条约签署时,日本的主要目的就是让美国放弃这6艘战列舰。经过反复讨价还价,美国被迫做出让步,暂停这几艘战列舰的建造,但作为交换条件,日本也必须放弃其在建的两艘排水量41000吨的“天城”级战列舰。此次谈判导致了两国第一代大型攻击航母的诞生——“赤城”级和“列克星敦”级。此时的英国由于受到美、日两国的影响也开始不甘寂寞,打算建造航空母舰。但英国在一战中大伤元气,所以最终选择了两艘大型巡洋舰“勇敢”号和“光荣”号作为被改装成航母的军舰。这时,美国的“列克星敦”级的2艘航母(CV-2“列克星敦”号和CV-3“萨拉托加”号)、日本的“天城”级的“赤城”号、“加贺”级的“加贺”号两艘航母,以及英国的“勇敢”号、“光荣”号、“暴怒”号,并称为世界7大航母。

国产航母第三次海试!乘风破浪,气势磅礴!装备更惊人!


航空母舰在战争中初建功勋是在1940年11月11日,英国海军的“光辉”号航空母舰出动鱼雷轰炸机编队攻击了塔兰托港内的意大利海军并且击沉一艘、击伤三艘战列舰。此举使美国等海上强国意识到航母时代的来临。

在二战过后,美国海军计划建造一系列5艘的超级航母,美国级航空母舰,排水量65,500吨,满载排水量超过80,000,因为对于刚结束战争,经济还没恢复元气的美国来说,不能负担建造,所以在1949年4月23日,当时的国防部长路易·强森宣布终止美国级航母的建造计划。而真正被建造完成的超级航母是福莱斯特级,首舰〝福莱斯特号〞CV-59,在1952年7月14日开始动工,1955年10月1日服役,福莱斯特级航母计划建造了共4艘,直至到1959年最后一艘〝独立号〞CV-62。1956年底,美国再建造比福莱斯特级排水量更高的航母,小鹰级航空母舰,首舰〝小鹰号〞CV-63,1956年底动工,1961年4月29日服役,小鹰级同样计划建造了共4艘,直至到1968年最后一艘〝肯尼迪号〞CV-67。

国产航母第三次海试!乘风破浪,气势磅礴!装备更惊人!


美国在建造小鹰级航母时,于1958年开工建造了CVN-65企业号航空母舰,这是世界上第一艘核动力航空母舰,于1961年服役,只建造了一艘。采用核动力的最大好处是提高续航能力,核动力燃料更换一次可连续航行数十万海里,使航空母舰具备了近乎无限的机动能力,消除了常规动力航空母舰大型烟囱对飞行作业的影响。

在看到核动力的优势后,美国海军建造了一系列排水量10万吨的“尼米兹”级航空母舰。这是世界上威力最大、体积最大、排水量最大的航空母舰,其蓝本是根据小鹰级航母改建的。

美国海军于2007年1月16日宣布,美国新一级核动力航空母舰正式命名为杰拉德·福特号,以纪念在2006年12月26日晚间去世的美国前总统杰拉德·福特。福特号在2007年开始建造,将于2015年9月交付,以取代服役时间超过50年的企业号。这也是美国进入21世纪建造的第一级航空母舰。

国产航母第三次海试!乘风破浪,气势磅礴!装备更惊人!


因此,严格上来讲,美国的航空母舰发展可从1910年算起,距今发展了108年,虽然是继英国、日本之后第三个拥有“纯正血统”航母的国家,但是并不影响其海军航母领域的发展,在一次次的研发建造,一次次的实战总结之后,最终,美国暂时成为了世界第一航母大国!

那么问题来了,中国的航母发展史肯定不及美国,那么中国的国产航母,可以与美国匹敌吗?

国产航母第三次海试!乘风破浪,气势磅礴!装备更惊人!


中国首艘国产航母的威力强于日本的直升机驱逐舰,排水量达6-6.5万吨的001A型航母,采用常规动力,

主要武器将是试验已接近尾声的歼-15,其可以搭载40-45架歼-15型舰载机。

在2013年9月13日江苏新闻的一档新闻节目中,在介绍某企业承担国家重大科技转化项目时突然提到,“我国神舟9号电机绝缘系统、我国第一艘航母弹射器绝缘系统都出自这家企业”,这是国内新闻第一次提到正在研制的国产航母弹射系统。

高质量的绝缘材料,是电磁弹射系统必不可少的器件。该绝缘材料厂家是否为国产电磁弹射器提供绝缘系统尚未可知。电磁弹射系统是世界上最先进的弹射方式,美国新一级的“福特级”航母据称将采用电磁弹射系统。

中国正在进行蒸汽弹射器和电磁弹射器系统的研制工作,早在上世纪90年代就开始相关的预研工作,近年来已经成功开展了重载荷弹射试验。军事观察人士认为,中国未来的国产航母必须装备舰载机弹射器,这是迟早的事情。

国产航母第三次海试!乘风破浪,气势磅礴!装备更惊人!


世界上具备研制和生产舰载机弹射器的国家极少,美国是世界上唯一生产实用化舰载机弹射器的国家也是第一个实用电磁舰载机弹射器的国家,法国航母上的弹射器也只能购买美国产品。据悉,生产和研制蒸汽弹射器的难度在于密封结构和材料,而电磁弹射器的难点在于蓄能。

首先,充沛的航母动力能够满足航母高航速这一实际的战术需要。第一,航母舰载机的起降需要航母保持一定的速度。航母舰载机起降,本质上说就是在海上的一个机场起降。从物理学的基本规律来说,飞行器能够起飞就是必须达到一个必要的起飞速度。美国的核动力航母号称可以0速度弹射,但这是基于美军舰载机航空动力和弹射器的强大。即便如此,美军也要常保持在20节和迎风的状态下起降,以减轻弹射器的压力。

对于滑跃式起飞的航母,航母的速度就更加重要。由于没有弹射器,舰载机起飞的重量就要受到限制,而航母航速如果降低,就进一步恶化舰载机的起飞重量,直接影响其作战半径和武器挂载能力。这就意味着航母的综合作战能力大幅缩水。

国产航母第三次海试!乘风破浪,气势磅礴!装备更惊人!


除了航母的高速机动需要强劲的动力,蒸汽弹射装置和航母动力也有很大的关联。美国C系列弹射器一些早期型号,如C-7,就是受限于“福莱斯特”号航母的主动力锅炉,弹射速度提不上去。后来使用了专用的蒸汽补燃加压锅炉,才将蒸汽压力提高了一倍,提升了弹射器的弹射能力。即使是C-13弹射器,也有诸多的限制。它一次弹射就要消耗625公斤的蒸汽和1吨左右的缓冲淡水。蒸汽在弹射后散失到外界,如果航母以每分钟1架的速度进行紧急弹射起飞,那么连续弹射8架飞机之后航母的主动力蒸汽就会损失20%,整个动力就会损失32%,航速就要下降8节。可见如果是单纯的蒸汽动力航母,已经无法承受重型弹射器的消耗,即使研制了弹射器,也会由于动力蒸汽输出的限制,而限制弹射重量和效率,进而限制舰载机的作战性能。因此美国研制核动力航母,除了应对全球巡航以外,也和弹射器的蒸汽巨大需求有很大关系。

国产航母第三次海试!乘风破浪,气势磅礴!装备更惊人!


在蒸汽弹射器发展到极限,更先进的电磁弹射器就应运而生。中国能否应用电磁弹射装置,不但取决于弹射器本身的研制,还受限于舰艇本身的电力输出水平。传统的航母推进系统和电力系统是两个相对独立的系统。动力的大部分能量用于推进舰艇前进,小部分带动舰载的发电设备来为舰载电子设备提供电能。但航母发展到电子设备对供电需求不断增大,例如“辽宁”舰舰岛上的四个相控阵雷达;而同时电磁弹射器、激光炮、电磁炮等未来可能装备航母的高能量武器,也提高了对电能的需求。相比上一代航母,这些新型武器和设备将加大改变航母的能量供需结构。

国产航母第三次海试!乘风破浪,气势磅礴!装备更惊人!


对于航母自身的武器、防御和科技上来看,国产航母可以与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的常规动力航母想匹敌。但是航母最大的作用是承载舰载机,使舰载机能够及时安全的起降。各国的航母都不是单独拉出去作战的,一旦战争爆发,势必会形成航母战斗群,甚至双航母战斗群,也就是说,还有驱逐舰、巡洋舰、战列舰及作战潜艇等加入其中形成综合战斗力。

不仅如此,若战争爆发,海战在即,各国的导弹部队、火箭部队、空军部队、两栖作战部队、电子信息部队、后勤补给部队等等都要纳入综合战斗力的考量范围,所以谁高谁低,孰强孰弱,还真的不好说呢。

目前,国产航母仍在海试及建造阶段,相信不久的将来,国产核动力航母也会尽早诞生,中国海上航母战斗群也将形成,航母战斗群的综合作战力,完全可以与各国一较高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