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建樓:法舫法師的禪宗觀(一)

梁建樓:法舫法師的禪宗觀(一)

梁建樓會長

內容提要:本文從法舫法師的禪宗法派談起,考證了法舫法師系禪宗之臨濟宗和曹洞宗傳人,並與溈仰宗有密切關係;闡述了法舫法師的禪宗史觀,及其對禪宗衰頹現象的揭露;論述了法舫法師對禪宗與所依經教、禪宗與唯識學、禪宗與淨宗、禪宗與宋明理學之所見;表述了法舫法師對禪修的感悟,以及禪法的修學次第。

關 鍵 詞: 法舫 法派 禪宗 禪修

法舫(1904—1951),河北省井陘縣臺頭村人,17歲出家,太虛大師高足,精通英文、日文、梵文、巴利文、藏文、中文,有200萬字6卷本《法舫文集》問世。曾三度主編《海潮音》,曾任武昌佛學院教授、院長,世界佛學苑籌備處書記、圖書館館長、研究部主任,北京柏林教理院教授、漢藏教理院教務長,世佛聯常務執委,浙江雪竇寺、湖南密印寺方丈,曾在東南亞諸國和香港澳門弘法,曾在印度國際大學和錫蘭(今斯里蘭卡)大學任教。法舫法師是從河北走向世界的著名傑出高僧,本文試論法舫法師的禪宗觀。

一、法舫法師的禪宗法派

(一)法舫與禪宗法派臨濟宗

道安法師在《法舫法師傳略》一文結尾處提到法舫法師的出家所屬法派:“法師出家禪宗法派為臨濟宗第四十三代。”[1]據田彥先生考證,是岸法師是法舫法師的剃度師,受戒於北京法源寺道階老法師。道階老法師亦南嶽祝聖寺默庵長老之傳法弟子,是岸乃道階長老之傳法弟子。是岸湖南東安人,道階湖南衡陽人,是時是岸任法源寺大知客。在這裡,道安法師是從傳法的角度來敘說師承法派的,即默庵長老——道階長老——是岸長老——法舫法師四代相傳。默庵法師屬臨濟宗第四十世。從師徒傳法的角度來傳承法派。照此推演,法舫法師正是屬於臨濟宗第四十三代。

(二)法舫與禪宗法派曹洞宗

是岸法師圓寂於1937年3月,法舫法師等人拿著其師的生平行狀,懇請太虛大師撰寫塔銘。太虛大師在《是岸禪師塔銘並敘》一文開頭即說到是岸法師的所屬法派:“曹洞正宗第三十九世是岸禪師,諱空相。”徒弟和徒孫分別是:“其徒:法舫(字止傳)、止嗔、止毒、止愚、止思、止慢、止凡;徒孫:觀藏、觀法、觀僧、觀清、觀乘、觀心、出塵、有願等。”對此,還可以結合1921年北京法源寺的《同戒錄》記載來看,其中法舫法師的介紹是:“止傳,字法芳(後改‘芳’為‘舫’。”是岸法師的介紹是:“空相,號是岸。”二者記載是一致的。由此可知,師父是岸法師的字輩是“空”,徒弟法舫等人的字輩是“止”,徒孫觀藏等人的字輩是“觀”,師徒三代是以“空——止——觀”字派相繼傳承。是岸法師屬於禪宗的曹洞正宗第三十九世,那麼法舫法師則屬於曹洞正宗第四十世。[2]

(三)法舫法師與禪宗溈仰宗

民國三十六年(一九四七年),法舫法師在錫蘭驚悉太虛大師在上海圓寂,悲痛不已。而上海方面,太虛大師的弟子和護法居士們開會討論,認為大師圓寂,奉化雪竇寺及武昌世苑圖書館都乏人主持,鹹認法舫法師是最理想的人選。於是大家聯名敦促,希望他早日返國。法舫認為扶持大師的事業,是弟子應擔的責任,乃摒擋歸國。途經馬來西亞、香港,所至輒隨緣教化,備受四眾推崇。民國三十七年(一九四八年)五月抵上海,逕往奉化雪竇寺禮太虛大師舍利塔。出任雪竇寺住持。1949年2月,法舫法師出任湖南寧鄉溈山密印寺住持,並立即組織成立世界佛學苑溈山農禪系分院(時武昌地緊,法師擬有將武院全部遷移溈山之意),已正式招考學僧四十名額。法師自任院長,委慧融法師為主持院務事宜。密印寺是溈仰宗祖庭,曾禮請八指頭陀、虛雲和尚、太虛法師、法舫法師、茗山法師等主持寺務。法舫法師是不是溈仰宗傳人還未見諸資料,但法舫法師能出任溈仰宗祖庭---密印寺主持,足見法舫法師與溈仰宗有很深的淵源。(待續)

注:

1.《道安法師遺集》(卷六),道安法師紀念會1980年印行,第727頁。民國四十年十二月十一日道安作,原文標題為“法舫法師傳略”見《法舫文集》第六卷524頁

2.見《覺海法舫》260頁田彥《法舫法師出家師承法派考》,

2015-10-10

(梁建樓,河北井陘法舫文化研究會會長,河北省法舫文化研究會指導委員會副主任。文章來自河北省第五屆禪文化論壇,主題是:法舫與河北佛教對外交流研討會。編輯程淑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