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懼颱風「山竹」 AI助力天氣預測天氣提升20%準確率

近日,22號颱風“山竹”強勢登陸珠三角地區,該颱風之所備受關注,因其等級之高,破壞力之大歷史罕見。這也是一場可預見的“災害天氣”,早在山竹登陸四天前,氣象部門和氣象服務類公司便已經對其進行了預測,事後證明預測的時間和路徑十分精準。而這成功預測災害天氣進行防範的背後是“AI+天氣”的努力。

不懼颱風“山竹” AI助力天氣預測天氣提升20%準確率

據瞭解,往常的天氣預測一般是“機器+人工”,通過分析雷達衛星蒐集的圖片,進行人工總結規律和經驗。這樣以來,天氣預測基本依靠經驗,準確度精確度大打折扣。舉個例子,天氣預報員在播報天氣之時,經常會用到局部天氣如何,其實這就是傳統預測天氣預報的弊端,不夠準確。而如今,在人工智能介入之下,這種準確率大大上升,利用計算機和圖像識別技術完成更精確的算法。

具體來看,將雷達探測到的圖像交給計算機,讓計算機判斷雲的移動和走勢,通過高速運轉的計算機,可以計算出雲層一定的位置和速度,根據這個結果判斷出雨天如何到來,颱風也是如此。據悉,結合圖像識別與機器學習之後,預測天氣的精確概率相比人工操作提高了20%。這也是“山竹”颱風被提前四天預測出的重要原因,在災害預測信息發佈之後,政府和民眾有眾多時間進行風險防禦。

不難發現,“AI+天氣”預測精準度較高,對防災,勞動作業等有積極的指導作用,這也形成了一個億萬級的藍海市場。相關統計表明,流通類商品銷售額的65% 取決於天氣,因為天氣直接影響人的生理、心理,支配他們的消費行為。如此以來,天氣關乎多諸多行業的實際操作,諸如本次颱風天氣,超市會提起準備蔬菜、肉類等食物以供消費者儲存,這無疑短期內拉動區域消費。

在美國天氣預測應用已經達到億萬級別,據統計,美國活躍著350 家左右的商業氣象服務公司,整個市場超過60 億美元。在國內不只是服務災害天氣,氣象數據運用廣泛,諸如外賣配送,快遞配送可以根據天氣預報情況推送預計歷程及到達時間,以更好的服務諸多用戶。根據中國氣象服務協會預測,到2025年中國氣象服務市場規模將達到數千億元。

透過本次“山竹”災害天氣來看,人工智能對於天氣的預測影響巨大,極大的提高了精準度。同時,人工智能+天氣在更多的天氣預測應用上也會迸發出更大的價值。未來天氣數據商用落地會進一步加強,除了中央氣象,百度、墨跡天氣等技術驅動型天氣預測企業會更進一步創造更多場景價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