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具体到安徽该怎样发展?

产业协同发展,是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未来的优势和主要竞争力所在。 安徽与沪苏浙地缘相近、人缘相亲、文化相通,交流合作源远流长。 1990年安徽作出“开发皖江、呼应浦东”的决策,2005年实施“东向发展”战略,2008年正式加入“三省一市”合作机制,近30年来参与度、紧密度和融合度不断提升,产业协同发展不断深化,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不断取得新成效。 如今,站上新的起点,在推进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中,安徽如何找准定位、扬皖所长?

探讨: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具体到安徽该怎样发展?

首先安徽地级市太多了,每个地级市体量都不大,安徽能拿的出手的城市也就合肥芜湖,安徽经济第三的城市马鞍山2017年gdp也就1742亿,后面的就不说了,数据惨不忍睹,个人觉得安徽应该合并一些地级市,例如芜湖马鞍山铜陵合并,马鞍山芜湖铜陵安徽老牌工业城市,工业基础雄厚,人口也差不多能达到六百万。正如网友所说的取名江东市,我觉得不错,安徽太需要一座明星城市了。具体的一些参考下图。

言归正传,首先得明确现在的长三角,部分优势产业需要升级,原有的传统产业需要转移,这就要求长三角附近有一个成本更低的空间,这个更大的经济腹地,需要土地资源丰富、劳动力资源低廉、市场广阔、交通条件好等等,长三角的空间拓展已成为必然。

探讨: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具体到安徽该怎样发展?

江苏是制造业最密集的区域,浙江民营经济发达,安徽具有十分充足的劳动资源,产业和科技实力这两年发展迅猛。三省差异明显,有差异才有发展。

其实在深入发展后安徽也是有巨大优势的。首先国家在规划又一高铁大动脉京九线就经过安徽,虽然没有最终敲定,但目前安徽省已经全面动工,未来最高的局面应该是安徽段与湖北段共建。而京九高铁是连接首都北京与特区香港的快速通道,虽说长三角地区已有京沪高铁以及未来规划的第二通道,但目前还没有南下特区香港的快速通道。未来若是京九线贯通,无疑是给长三角甚至华东地区又多了一条国家级大动脉。这样一来长三角发展重心势必会向合肥或者说安徽倾斜。

探讨: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具体到安徽该怎样发展?

除去马鞍山作为资源城市算作及南京都市圈的核心之一以外,如今的安徽是这样子的局面:

1合肥——全省中心城市理由:作为安徽省省会和安徽目前唯一的特大型城市,合肥在政治、经济、科教、文化、交通等各方面都具有超强竞争力,其综合实力在省内无城市可与之匹敌,理所当然是全省中心城市!

探讨: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具体到安徽该怎样发展?

2芜湖——皖南中心城市理由:作为皖江龙头,虽然近年来发展速度有所减慢,工业、财政等经济指标相继被马鞍山赶超,但芜湖的综合实力和发展潜力依然是皖江和皖南地区最强的。特殊的地缘优势及综合发展条件奠定了芜湖作为“皖南王”的地位!

探讨: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具体到安徽该怎样发展?

3蚌埠——皖北中心城市理由:作为安徽老牌省辖市,蚌埠近年来的衰落让人心痛,尤其是工业实力不仅远落后于淮南,甚至连全省八大工业城市的地位也摇摇欲坠,但这并不影响蚌埠夺得皖北中心城市的宝座。相对于皖北其他五市,蚌埠在交通、商贸、科教、文化及城市影响力等领域均无出其右。和芜湖一样,特殊的地缘优势及综合发展条件同样奠定了蚌埠作为“皖北王”的地位!

探讨: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具体到安徽该怎样发展?

4安庆——皖西南中心城市理由:作为安徽的老省会,安庆长期偏居皖西南一隅,命运与蚌埠颇为相似。但随着交通条件的不断改善,加上长期以来形成的文化优势以及市民中良好的经商意识和创业氛围,安庆作为“西南王”的角色将会越加鲜明!

探讨: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具体到安徽该怎样发展?

5阜阳——皖西北中心城市理由:作为安徽人口最多的城市,阜阳伴随着王怀忠、大头娃娃、“阜阳帮”而“名声鹊起”的同时,又似乎成了被人们遗忘的角落。阜阳不崛起,皖北难崛起;皖北不崛起,安徽难崛起。阵痛后的阜阳渴望新生!如果要为拥有1500多万人的皖西北找一个“西北王”,座拥京九线最大铁路编组站人口达九百万人的阜阳则当之无愧!

虽然行政区域的划定可以朝夕之间完成,但文化的认同却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直到今天,皖北地区的口音更多地受中原官话的影响,而与皖南吴越口音有天壤之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