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蟹的想像力

《左持螯,右持杯》新書見面會

嘉賓:

戴愛群(美食家)

張少剛(烹飪大師)

周劍石(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教授)

範星閃(漆器創作者)

時間:11月3日 14:30—16:30

地點:三聯韜奮書店三里屯分店(北京市北三里屯南43號底商)

*開放式活動,無需預約

這是一本打開你美食想象力的書。一共收錄了16道蟹饌,以螃蟹入饌,既有像宋代名菜蟹釀橙、民國美食汆大甲這樣的復古菜品,也有借鑑西餐經驗的創新菜品,像糟香水晶蟹柳鵝肝,更多的菜品則是基於對中餐烹飪技法、食物口感的深刻理解。

與這些蟹饌交相輝映的是漆器。漆器是中國使用最為久遠的一種日用器皿。因其原材料的不易得,漸漸被其他製作更便捷的器皿所替代。為呈現中餐的美好,本書創作團隊堅持選用漆器作為蟹饌的盛器。以黑、硃紅為主要色調的漆器,將蟹的金黃襯托得更加誘人。書中所呈現的漆器,從創意到成品,歷時兩年,它們也是本書的另一個主角。

活動現場,本書的主創團隊將齊聚一堂,與你分享美食與美器的故事。

【嘉賓介紹】

戴愛群 美食家,近年沉迷於中國菜的復古與創新,電視系列紀錄片《中國美食探秘》總策劃,著有《春韭秋菘——一個美食家的尋味筆記》,與人合著有《口福——今生必食的100道中國菜》《先生饌——梁實秋唐魯孫的民國食單》《春韭秋菘二集》。

張少剛中國烹飪大師,北京“御珍舫”總廚,擅長製作山東菜、北京菜。18歲入北京“泰豐樓”學藝,師從李啟貴先生。從業26年,第六屆烹飪技能大賽榮獲熱菜金獎,2017年榮獲“中華金廚獎”。曾任北京“天地一家”總廚。

周劍石 藝術家,策展人。近年創作漆器、漆畫、漆塑和漆空間類藝術作品。剔犀大盤《歐洲印象》獲2008 中國工藝美術精品大展銀獎。總策劃、主編出版了2005年、2007年、2010年 《從河姆渡走來——國際漆藝展作品集》。現任清華大學傳統工藝與材料研究文化部實驗室研究員,洛陽國漆髹飾藝術研究中心主任,日本國際漆文化研究所副理事長。

範星閃 2006年考入清華大學美術學院,主修漆藝6年,同時廣泛學習研究各藝術設計門類。2015年成立個人漆藝工作室Naquer Studio,至今一直從事藝術創作、設計相關工作。

【相關圖書】

吃蟹的想象力

左持鰲,右持杯:蟹饌與漆藝的對話

戴愛群 著

周劍石 範星閃 劉高品 器皿創作

張少剛 菜品製作

李禕 攝影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2018-09

ISBN: 9787108062758 定價:59.00元

這是一本關於螃蟹的美食書,一共收錄了16道蟹饌,包含復古菜和創新菜兩個部分。美食家戴愛群為每道菜撰寫了精要的創作過程。無論是復古還是創新,都是基於對食材的尊重、對中國傳統烹飪技法和美食文化的深刻理解。魯菜名家張少剛將這些創意轉化為有形的美食。與這些蟹饌交相輝映的是盛器,以黑、硃紅為主要色彩的漆器,將蟹的金黃襯托得更加誘人。漆器是中國使用最為久遠的一種日用器皿。書中所呈現的漆器,從創意到成品,歷時兩年,它們也是本書的另一個主角。

【選摘】

玩物見其“痴”

文 | 汪朗

戴愛群先生真是能折騰,總喜歡幹些費力不討好的事。

前兩年,他復原了梁實秋、唐魯孫筆下一些民國年間的北平菜品,並將復原過程和操作要點寫成了一本書,《先生饌—梁實秋唐魯孫的民國食單》。這事幹得就挺費勁,要查閱資料,要反覆琢磨,還得不斷操弄,最後弄出的這些菜味道雖然不錯,但是從未批量應市,只是供少數老饕私下品嚐品嚐,也就談不上什麼效益,屬於賠本賺吆喝。

吃蟹的想象力

先生饌:梁實秋唐魯孫的民國食單

戴愛群 編著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2016-10

這一次,他又搞出了一桌蟹宴,有涼有熱,有蒸有煮,有扒有燴,還有點心小吃,花樣繁多,不一而足。以蟹入宴雖然古已有之,但是讓整桌菜品都與螃蟹有些關聯,味道還不能太重複,這就有些難了。更有甚者,這些菜品既不能天馬行空任意而為,必須有所遵循,又不能與現在流行的蟹饌雷同,要有所變化,用戴愛群自己的話形容,要做到“移步不換形”,如此一來,難度自然又上了一個級別,簡直到了“矯情”的地步。

比如其中的一道菜“蟹釀橙”,南宋林洪的《山家清供》已有記載:“橙用黃熟大者,截頂,剜去穰,留少液,以蟹膏肉實其內,仍以帶枝頂覆之,入小甑,用酒、醋、水蒸熟。用醋、鹽供食,香而鮮,使人有新酒、菊花、香橙、螃蟹之興。”這道菜30多年前就被江浙廚師復原,並以此參加了1983年全國首屆烹飪大賽,我當時初到報社工作,編髮過這個菜譜,故而還有印象。但是這個“蟹釀橙”究竟如何烹製味道才更佳,我卻從未想過。此次戴先生對照《山家清供》的原文和“蟹釀橙”流行版做法,發現了不少疑點,根據自己的理解對烹飪方式進行了改進,更加突出了蟹肉和香橙的本味。比如,他認為《山家清供》中所說的“用酒、醋、水蒸熟”,應該理解為蒸蟹時在水中加入酒、醋,而非一些人理解的在蟹肉中加入酒、醋調味後再蒸,就很有道理。這樣既可發揮酒、醋的祛腥作用,又不至影響螃蟹的本味,而且很雅。還有,如果蒸制前已用酒醋調味,後面再“用鹽、醋供食”,豈非多此一舉,從邏輯上也講不通。類似的事例,在這本書中還有不少。若非對中外烹飪技法瞭然於胸,並能融會貫通、點鐵成金,實難弄出這些菜品。

吃蟹的想象力

蟹釀橙

這桌蟹宴的另一處折騰,就是戴愛群為各道菜品都配備了獨有的盛器,從最初設計開始,直到做出成品,他都參與其中。光是這套餐具的製作,前前後後就有兩年多。我就多次見過,為了一個銀暖鍋鍋蓋上的蓋鈕,他是如何與製作者掰扯的,從尺寸、材質到製作工藝,每處都要反覆斟酌,甚至推倒重來。這麼一個手工打製的掐絲琺琅蓮花鈕八仙金花銀暖鍋,工錢料錢就要好幾萬,他老先生真敢花錢。其他大漆製作的餐具,每件成本也以萬計。中國飲食雖然有美食配美器的說道,但是能真正實行之者,並不多。戴先生構思的這套獨特餐具,其實也只能看看,因為太珍貴了,不捨得用。好在書中有照片,有興趣者可以多看兩眼。

吃蟹的想象力

黑漆貼金斗笠碗局部

戴愛群的這些做法,大約會有人不以為然。過去對這類行為有個說法,叫“玩物喪志”,意思是醉心於玩賞所喜好的東西,從而消磨掉了理想志氣。這當然不是什麼譽美之詞。說起來,戴先生和“玩物”還能沾上點邊兒,因為他對世間各種高雅美好的東西都有興趣,比如蘇繡、歙硯、北派竹刻、宜興紫砂之類,而且眼光不低。但是說他“喪志”則實在有些高抬他了,因為他從來沒有過經天緯地的大志,最想做的只不過是將中國美食文化發揚光大。由此觀之,戴愛群的玩物,恰恰是為了彰顯其志,就是讓更多的人瞭解中國美食的精髓。為了這個目標,戴愛群已經堅持了多年,不容易。

戴先生寫的幾本美食著作中,這一本的文字又有提升。一是更乾淨,沒有多餘的話;二是更純粹,只說和菜品有關的事情,不像以前有的文章,總想夾槍帶棒,藉著饌食發些議論。那樣的文章雖然也好看,但是和美食還是隔了一點。

吃蟹的想象力

一品蟹腐

明末的張岱寫過一篇短文《湖心亭看雪》:

崇禎五年十二月,餘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鳥聲俱絕。是日更定矣,餘拏一小舟,擁毳衣爐火,獨往湖心亭看雪。霧凇沆碭,天與雲與山與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長堤一痕、湖心亭一點,與餘舟一芥、舟中人兩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兩人鋪氈對坐,一童子燒酒爐正沸。見餘,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餘同飲。餘強飲三大白而別。問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說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戴愛群的作為也可用“痴”來形容。他並非什麼二代,是需要為稻粱謀的,但是遇到與美食有關又有些好玩兒的事情,便會全力以赴投入其中,不計成本。這種痴迷精神,是成就事業的基礎。與他同痴的則是張少剛。戴愛群在《先生饌》和這本書中所構想的菜品,沒有少剛師傅的實操,只能存留於書本中。少剛在烹飪界本已“有一號”,但是為了讓更多的中國美食重見天日,不惜自討苦吃,搭上時間精力和寶貴食材,與戴愛群一道琢磨切磋,最終讓書本中的餚饌完美呈現在餐桌上。

只可惜,世上的痴人還是太少了。

━━━━━

吃蟹的想象力

三聯書訊 | 2018年10月

—END—

----

生活需要讀書和新知

----

吃蟹的想象力

ID:sanlianshutong

長按二維碼即可訂閱

----

回覆好文,閱讀更多專題文章

回覆聽課,瞭解書店裡的大學公開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