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家中國晶片公司,用10萬啓動資金,做到現在市值200億

21世紀初期,可以說是中國互聯網迅猛發展的元年了,許多海外留學生回國創業發展。朱一明就是其中的一個,當然在他回國的時候並沒有人看好他,因為那時他要做的是儲存器。在2004年左右的時候,儲存器基本上是被美國和日本的企業所壟斷的,如果說你要做儲存器,還意味著你要做一些芯片的相關設計,但是半導體儲存芯片一直以來都是國內的一個痛點。

這家中國芯片公司,用10萬啟動資金,做到現在市值200億

但是當時朱一明卻是非常堅定的,朱一明在從清華畢業之後,進入了美國紐約州立大學分校,繼續深造電子工程專業,在美國畢業後,參與美國硅谷公司,多年從事儲存器芯片的開發,那時的他已經能夠獨立完成多種基於邏輯的儲存器設計工作,他堅信著未來芯片行業一定是會像亞洲轉移的。

在2001年時,清華大學從事高科技事業的校友在硅谷船艦了一個組織TEG,專門為清華大學的同學做企業扶持,畢業於清華大學的朱一明找到了他的學長,李軍也就是TEG的發起人之一,經過多次的商談,朱一明用儲存設計方案成功打動了李俊,並獲得了10萬美金的資助,用做朱一明的啟動資金。

這家中國芯片公司,用10萬啟動資金,做到現在市值200億

隨後朱一明拿著這10萬美元,和他的團隊成員舒清明在短短兩個月時間裡開發出了一個靜態儲存器,這個靜態儲存器不同於傳統的產片,傳統的產片需要6個晶體管,而朱一明研發的靜態儲存器只需要2個晶體管就可以了,這樣就縮短了三成的成本也提高了三倍的效率。李俊在得知這個消息後,為朱一明介紹了一個投資經理,薛軍。

朱一明再次用產片的力量說服了薛軍,併成功獲得了94萬美元的研發資金,這樣中國第一個專注製作儲存器設計和芯片開發的公司就成立了。

這家中國芯片公司,用10萬啟動資金,做到現在市值200億

由於當時中國的儲存市場基本處於空白狀態,所以朱一明的兆易創意公司的發展很快,但是剛起步的公司很不幸的遇上了08年的金融危機,以至於兆易創意的資金鍊會隨時斷裂,而這時美國的ISSI公司趁機提出了收購,想要以1000萬美金收購兆易創意,朱一明意識到,這樣中國的儲存器發展將會成為弱點,所以到處找資金,最後順利挺了過去,並在2016年兆易創意以65億元收購了美國ISSI。

朱一明用10萬美元作為啟動資金,現在兆易創意已經成了一個市值高達200億的公司,最高曾達到600億市值,但是對兆易創意來說,這只是起點,以後會不斷研發,為中國的科技發展貢獻力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