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慕課輿情案例|泉州深夜通報碳九洩漏事件

人民網慕課輿情案例|泉州深夜通報碳九洩漏事件

一、事件回顧

事件發生:11月4日1時許,福建泉州泉港區發生了一起碳九物質洩漏事件。據泉港區環保局4日的通報,共有6.97噸碳九物質從裝卸碼頭和油船之間的連接軟管處洩露。同一天,泉港區環保局再次發佈通告,稱由於及時展開應急處置工作,當天下午就已經基本完成海面油汙基本清理,大氣揮發性有機物濃度指標也達到安全狀態。

事件發生第6天

下圖為熱點事件關鍵詞(字號越大代表提及次數越多)

熱度指數:在24小時內,該關鍵詞的全網熱度指數值。

人民網慕課輿情案例|泉州深夜通報碳九洩漏事件

熱度指數:90.37

輿情緣起:事件發生後,輿情反應並沒有如當地環保局通告那麼輕鬆。很多當地居民和自媒體爆出空氣難聞,令人不舒服。

官方回應:11月8日,泉州市政府新聞辦就福建東港石油化工實業有限公司碼頭化學品洩漏事件及處置情況發佈通報,初步認定為一起安全生產責任事故引發的環境汙染事件。

人民網慕課輿情案例|泉州深夜通報碳九洩漏事件

媒體關注:11月6日,事件開始引起微博網友與媒體的廣泛關注,人民日報等媒體也對事件進行了轉發。

人民日報:【記者調查福建泉港碳九洩漏現場:仍感到喉嚨難受、胸悶】11月8日,記者來到事發海域,事隔4天,仍能聞到比較濃的異味,感到喉嚨難受、胸悶。洩漏點附近的漁排泡沫被腐蝕,漁排出現下沉,有漁民養的鮑魚出現死亡,一些漁民損失嚴重。8日,區政府通報,醫院接診52名疑似接觸碳九洩漏身體不適的患者。

人民網慕課輿情案例|泉州深夜通報碳九洩漏事件

人民日報發佈於11月8日

目前態勢:事件發生後,當地政府成立現場處置、群眾工作、海洋影響和評估處置、事件調查等工作小組,分頭開展應急處置工作:

(1)把人民群眾的健康安全擺在第一位,用最快速度做好油汙清理、環境恢復等工作,請專業人員參與指導處置工作;

(2)做好大氣、水質、水產品的動態監測,以及對群眾健康影響的醫學觀測,及時真實發布信息做好群眾的解釋工作;

(3)啟動養殖戶受損情況評估,依法協調解決損失賠償問題,切實維護群眾合法權益;

(4)著手查明事件原因,嚴肅追究相關責任人責任;

(5)進一步健全防範檢查、應急處置等長效機制,組織石化企業大排查,做到舉一反三,

堅決杜絕此類事件再次發生

目前,事件處置各項工作積極有序。

截至8日15時,共出動船舶400多艘次、人員2500多人次、吸油氈732袋、清油劑70桶開展油汙吸附,受影響海域漂浮的油汙已基本完成清理;繼續出動船舶和人員對岸邊、漁排等隨潮水起落的殘留油汙進行吸附,此項工作仍在繼續。

人民網慕課輿情案例|泉州深夜通報碳九洩漏事件

泉州市政府新聞辦通報截圖

二、輿情趨勢

首先,微博熱議度方面:

11月9日上午9時,此事件的熱議指數達到事件發生以來的最高峰。

當日13時開始,微博輿情熱議度開始呈現下降的趨勢。

人民網慕課輿情案例|泉州深夜通報碳九洩漏事件

11月8日20時,關於“泉港碳九洩漏事件”在百度網頁搜索中的搜索頻次也就是說網民對此事件的主動了解意願達到最高值。

11月9日凌晨,網民對此事的瞭解意願開始呈現下降趨勢。

在泉州市政府新聞辦發佈通報後,11月9日8時,此事件的熱議指數又一次上升,

當日12時,與微博網友熱議度趨勢一致,熱議指數持續呈現下降的趨勢。

人民網慕課輿情案例|泉州深夜通報碳九洩漏事件

三、輿情總結

截止目前,從微博熱議度與百度搜索頻次來看,本次事件開始進入了輿情回落階段,隨著泉州市政府新聞辦發佈通報後,相關部門應急處置工作的展開,無論是微博評論發帖量還是媒體報道量在11月8日達到最高值以後,都出現了下降的趨勢,網民關注度開始消退。

本次事件輿情的回落可以歸結為四個因素的作用:

第一,媒體的與官方大V的轉發,促進了輿情高峰的出現;

第二,網絡輿情事件發展本身的週期性;

第三,相關部門的回應態度;

第四,當地政府應急處置工作的及時展開,網民情緒得以緩解。


第一時間瞭解“輿情日報”,請關注人民慕課官方微信:人民慕課MOOC


人民網第六期“網絡輿情分析師(中級)”研修班

現已開始火爆招生啦!

培訓時間:11月26日—11月30日(共五天)

培訓地點:北京·人民日報社新媒體大廈

報名截止日期:11月20日

名額有限,報名從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