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中國廚師買房故事

1

房地產,誰愛?誰恨?誰喜?誰憂?誰無可奈何?

房地產,三十年時光如梭,功幾?罪幾?

房地產,你成就了誰?你令誰困頓於永生?

房地產,一頭國民經濟叢林中的龐然大物,讓有的人富可敵國,也讓有的人哀嘆生之多艱。

數十年間,這個詞,成為有人的心頭肉,成為有人的心中恨,成為有人的致幻劑,成為有人的眼中刺。

終於,條條大路通了羅馬。

直到羅馬坍塌。

2

歷史上的中國人,在溫飽之餘,總是有幾樣愛好忘不了,買田置地,造房起廬,最好再多娶幾房姨太太,子孫滿堂,春來採茶時,田野呼阿翁。

故園桑梓,安土重遷,生在族屋,死葬祖墳。青山不絕,天地不老,流水潺潺,土地上耕作不息,愛的故事流傳成一部《詩經》。三百,一日一詠,美哉,足矣,已誠然無憾。

雕樑畫棟,為良人築夢,為燕子築巢,為詩詞歌賦構築一片雲煙安放地。

3

億萬富餘勞動力放下鋤頭和扁擔,從廣袤的農田奔向城市,每年數百萬應屆畢業生,他們絕大部分也留在了城市。

在這個古老帝國,數千年極為看重對流動人口的管理,真正上規模的人口大遷徙其實屈指可數。

歷史的記憶中,在這個農業帝國裡,城市更多是政治、文化和軍事中心。其次才是經濟中心。

但這一次,商業驅動一切。帶來了海量財富,也留下無數掙扎與迷茫。

2005:中國廚師買房故事

4

2005年,哥哥在廣州客居。

彼時,廣州的房市正是一個價值窪地,雖然海內盡稱“北上廣”,但廣州其實質樸如老農,低調無聲耕耘,與帝都、魔都相較別有一番趣味。當然,房價就遠低於雲端的京滬。

哥哥的鄰居,一個內地的六零後,租了一個小小的房間。攜愛人和兩個女兒在此謀生,女人在家接了工廠的單在家整日做手工的珠花,兩個女兒都在十歲左右、在附近借讀,男人則在廣州一家知名酒店做廚師。平時路過,每次都能聽見一家人的笑語聲,既平實又灑滿幸福的一個小家庭。

一日深夜,有緣和鄰居談天。一貫話少的鄰居抽了一支菸,說他要搬走了。在他深深吐出一口菸圈、抬眼看哥哥的時候,哥哥問他將往何處?

原來,他在廣州打工做廚師十九年,在養家之餘,終於湊夠錢,在廣州買了第一套房。

5

十九年。兄弟,你有什麼概念?

哥哥寫到這個字眼的時候,想起了一部電影,只因為那個主人公二十年鍥而不捨挖地道,終於逃出生天。

不錯,這就是大家熟悉的《肖申克的救贖》。

哥哥想著:也就是1986年開始,這個鄰居就開始用菜刀切向他的夢想。

十九年,可以切多少菜?小正太變成了滄桑大叔。

不過,他已屬幸運。幾年之後,他就算切五十年菜,也無力買一套房。

6

不覺2005年已快過去十年,那就說個當下的故事。

K君和L君大學同學,都是1984年出生。大學畢業後,雙雙來到C市一家公司上班。

公司效益好,待遇也挺好。兩人各自年薪都達到14w左右(稅後應該在12w上下)。

K君是男生,基本不花錢,住公司宿舍,一日三餐吃公司食堂(免費)。

L君作為女生,也會經常淘寶,不過買的都是很便宜的衣服,也不怎麼講究花銷。

K君性格極好,人緣極好,事情幹得也不賴。唯獨一點,死命存錢,平日自然極度摳門。

短短兩年,兩人竟然存了近三十萬。兩人硬氣,不找父母要一分錢,找朋友借款十萬,買了房子,還順帶解決了裝修款。

需要附帶解釋一下,C市是珠三角房價最低的一座城市,而他們購買的,應該也算是C市比較便宜的房子。再則,買價也是漲潮之前的價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