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中国厨师买房故事

1

房地产,谁爱?谁恨?谁喜?谁忧?谁无可奈何?

房地产,三十年时光如梭,功几?罪几?

房地产,你成就了谁?你令谁困顿于永生?

房地产,一头国民经济丛林中的庞然大物,让有的人富可敌国,也让有的人哀叹生之多艰。

数十年间,这个词,成为有人的心头肉,成为有人的心中恨,成为有人的致幻剂,成为有人的眼中刺。

终于,条条大路通了罗马。

直到罗马坍塌。

2

历史上的中国人,在温饱之余,总是有几样爱好忘不了,买田置地,造房起庐,最好再多娶几房姨太太,子孙满堂,春来采茶时,田野呼阿翁。

故园桑梓,安土重迁,生在族屋,死葬祖坟。青山不绝,天地不老,流水潺潺,土地上耕作不息,爱的故事流传成一部《诗经》。三百,一日一咏,美哉,足矣,已诚然无憾。

雕梁画栋,为良人筑梦,为燕子筑巢,为诗词歌赋构筑一片云烟安放地。

3

亿万富余劳动力放下锄头和扁担,从广袤的农田奔向城市,每年数百万应届毕业生,他们绝大部分也留在了城市。

在这个古老帝国,数千年极为看重对流动人口的管理,真正上规模的人口大迁徙其实屈指可数。

历史的记忆中,在这个农业帝国里,城市更多是政治、文化和军事中心。其次才是经济中心。

但这一次,商业驱动一切。带来了海量财富,也留下无数挣扎与迷茫。

2005:中国厨师买房故事

4

2005年,哥哥在广州客居。

彼时,广州的房市正是一个价值洼地,虽然海内尽称“北上广”,但广州其实质朴如老农,低调无声耕耘,与帝都、魔都相较别有一番趣味。当然,房价就远低于云端的京沪。

哥哥的邻居,一个内地的六零后,租了一个小小的房间。携爱人和两个女儿在此谋生,女人在家接了工厂的单在家整日做手工的珠花,两个女儿都在十岁左右、在附近借读,男人则在广州一家知名酒店做厨师。平时路过,每次都能听见一家人的笑语声,既平实又洒满幸福的一个小家庭。

一日深夜,有缘和邻居谈天。一贯话少的邻居抽了一支烟,说他要搬走了。在他深深吐出一口烟圈、抬眼看哥哥的时候,哥哥问他将往何处?

原来,他在广州打工做厨师十九年,在养家之余,终于凑够钱,在广州买了第一套房。

5

十九年。兄弟,你有什么概念?

哥哥写到这个字眼的时候,想起了一部电影,只因为那个主人公二十年锲而不舍挖地道,终于逃出生天。

不错,这就是大家熟悉的《肖申克的救赎》。

哥哥想着:也就是1986年开始,这个邻居就开始用菜刀切向他的梦想。

十九年,可以切多少菜?小正太变成了沧桑大叔。

不过,他已属幸运。几年之后,他就算切五十年菜,也无力买一套房。

6

不觉2005年已快过去十年,那就说个当下的故事。

K君和L君大学同学,都是1984年出生。大学毕业后,双双来到C市一家公司上班。

公司效益好,待遇也挺好。两人各自年薪都达到14w左右(税后应该在12w上下)。

K君是男生,基本不花钱,住公司宿舍,一日三餐吃公司食堂(免费)。

L君作为女生,也会经常淘宝,不过买的都是很便宜的衣服,也不怎么讲究花销。

K君性格极好,人缘极好,事情干得也不赖。唯独一点,死命存钱,平日自然极度抠门。

短短两年,两人竟然存了近三十万。两人硬气,不找父母要一分钱,找朋友借款十万,买了房子,还顺带解决了装修款。

需要附带解释一下,C市是珠三角房价最低的一座城市,而他们购买的,应该也算是C市比较便宜的房子。再则,买价也是涨潮之前的价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