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推敲」這個典故,唐朝詩人賈島還留下了什麼呢?

賈島,字閬仙(一作浪仙。案閬苑,神仙居所。浪,有放縱不羈之意。),范陽人,早年為僧,法名無本,後還俗,舉進士,曾官長江主簿,是以人稱賈長江。

提起賈島,最先想到的,必然是「推敲」二字。據說,他在驢背上苦思「鳥宿池邊樹,僧推月下門」兩句,反覆斟酌用推還是用敲字,以至誤入了韓愈的儀仗;後來人們便將斟酌煉字稱作「推敲」。

除了“推敲”這個典故,唐朝詩人賈島還留下了什麼呢?

除去這一段盡人皆知的公案,賈島還留下了什麼呢?

在我讀到的這本遊國恩主編的《中國文學史》裡,賈島所佔篇幅是一頁零三行,選詩僅一首;而與之同以「苦吟」著稱的孟郊,則佔據了三頁半,選詩五首。對此,書中的評價是:「他(指賈島)的詩無論思想內容或藝術成就都遠不及孟郊。」

書中所選賈島詩,名《劍客》。全詩四句,如下:

十年磨一劍,霜刃未曾試。 今日把試君,誰有不平事?

一如所有的經典唐詩,簡潔易懂,朗朗上口。劍客的辛苦勤勉令人肅然起敬,其初試鋒芒時的謹小慎微、急欲經世濟民的豪俠意氣,融合得那麼完美,如刻如畫,歎為觀止。

書中提到此詩,是這樣說的:「在他集裡,也有個別的好詩。」——個別。

個別就個別吧!他本就是個「個別」的詩人。

「他雖然也流露過一點求仕不遇的苦悶」,「但只是一點輕微的嘆息」。 「他總是安於自己荒涼寂寞的生活境遇」,「專門探尋那別人不曾注意的陰暗角落」,「把作詩代替生活」。 ——「一日不作詩,心源如廢井」(見賈島《戲贈友人》),若以此標準關照詩人,宜乎當代詩壇無詩。

這樣一個視詩歌為心源之水的詩人,必然不會在意後人妄加的「個別」評價。一頁零三行的篇幅能說明什麼問題?李賀甚至都未曾入選《唐詩三百首》!

「郊寒島瘦」,一個「瘦」字傲視千古,響亮得很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