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院風骨——仇高馳書法藝術

學院風骨——仇高馳書法藝術

仇高馳,現任南京財經大學中國書畫藝術研究所所長,教授,碩士生導師。兼任江蘇省書法家協會副主席,中國書法家協會篆書委員會委員,江蘇省文聯委員,南京印社副社長,西泠印社社員。

曾獲第五屆中國(天津)書法藝術節“全國書法十傑”榮譽稱號;系首批江蘇省宣傳文化系統“五個一批”人才; “江蘇省優秀書法篆刻家”和“江蘇省十大優秀中青年書法家”。

獲首屆中國書法蘭亭獎•創作獎、第五屆中國書法蘭亭獎•佳作獎;第五屆全國書法百家精品展金獎;全國第三屆楹聯書法大展銀獎;全國第七屆楹聯書法大展優秀獎;全國第二屆篆書展優秀獎。專著《解密》獲第十三屆江蘇省政府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等。

學院風骨——仇高馳書法藝術

▲唐 李白詩 《橫江詞六首其一》 136x68cm

仇高馳的書法為什麼好

第一、功力一等。篆、隸書由於講究“中和正雅”,所以,寫出之後必須是呈現如下的藝術面貌即:排列整齊的章法、端正雅緻的字形、清晰有力的筆劃等。我們看仇高馳的篆、隸書,字形、筆劃十分精準,線條內力分外充盈,線條的幅寬清晰平均,字的間架切割等距優美等等,這些都顯示出作者極好的書寫控制能力。尤其是在書法理論上被稱為“使轉”的這種類似以中鋒“劃圈”的筆法,這是很多學習正書者沒有掌握、甚至是有的人寫了大半輩子也沒能掌握的核心技術,而仇高馳用之如握掌屈指,非常如意。我們知道,柔性的毛筆,寫出如此漢字是多麼的不容易。縱觀全國,能書篆、隸者不在少數,而能書如此幾無敗筆而堪稱精、美者,實是少數也。

學院風骨——仇高馳書法藝術

▲唐 李白詩 《遊洞庭一首》 136x68cm

作者的書法能夠達到這樣的書貌,是他多年功夫使然,也是他道德為人的體現。與仇高馳接觸過、相處過的朋友都知道,他有著怎樣的儒雅作風。他為人低調,待人謙和,學養深厚。真可謂非其人,自不能其書也!他的主要著述都在書法方面特別是篆、隸書方面,他對中國漢字書寫的這些辯析、訂正,如無聲春雨,滋養、獎掖著後來者,可謂功德無量。

學院風骨——仇高馳書法藝術

▲《風度 雲開》聯 140x28cmx2

第二、為學宗正。當今,學書者日眾,而論書者亦甚夥。很多初學者只見前途百千,實不知自己當走哪條?論書者百花齊放,往往莫衷一是,不知所云。讀者也不能讀之昭昭。其實,中國傳統文化,源自農耕社會,並與這種由生產方式而命名的社會形態形成有機組合,是為這種社會形態系統中的一大子系統。中國傳統文化之經史文章,以致藝術諸如詩詞歌賦琴棋書畫,均為此係統中的一個部件。所以,欲學一藝,必習其他。舍一二部件則可,單學一二部件則廢。中國傳統藝術學習之難,誠在於此!

學院風骨——仇高馳書法藝術

▲唐 王維詩 《田園樂七首其六》 136x68cm

具體到書法,一般分為兩大系列,一為帖學,法宗二王,一為碑學,法宗銘、志、碑刻。仇高馳的篆、隸書均從銘、志、碑刻而來。粗觀乍審,可以推知他必經歷過三大階段。

第一堅守傳統階段。在他的書法作品中,我們能看出豐厚的傳統筆墨,除上述的銘、志、碑刻而外,還有歷代篆、隸書大家的餘緒流雅。比如上至李斯、李陽冰下至鄧石如、楊沂孫、鄧散木諸前輩。中國曆代能篆、隸之大家很多,但是,先秦、兩漢、清代應該是特別推崇篆、隸書的時代。因為先秦、兩漢,篆、隸字使用量大,隸正向漢簡轉化,隸草剛剛形成,章草開始出現,即雅化之隸草,直到漢末才出現了今草。清代則因為大興文字獄,文人每為避禍,多墜入金石考據,包世臣等人大倡碑版,加之早在明代以降,士子應試即不得書寫行、草書,因此,館閣體和碑學大盛。因而先秦、兩漢以及清時期的篆、隸書水平往往高於其他時期。仇高馳選擇這幾個歷史時期的篆、隸書鑽研是有獨到眼光的。

學院風骨——仇高馳書法藝術

▲宋 蘇軾詞 《江城子》 68x68cm

第二破開傳統階段。在他的書法作品中,我們還能看出他對傳統篆、隸書的不拘。如果把古代大篆、隸書家的作品拿來對比,你就會明顯看出兩者之間的不同。比如斯、冰的“玉箸篆法”在仇高馳的作品中就有了新的變化。他還堅持發展了楊沂孫的書風書貌,改變篆書長形體態為方體形態,從而增加了篆書的形式美感。他能夠做到這些對傳統的破開,我認為,得益於他長時期在高校任教和做了大量社會書法教學工作的實踐,一句話,得益於他的學識與膽略。

學院風骨——仇高馳書法藝術

▲集蘇軾、陸游詩句《我書 此老》聯 146x28cmx2

第三離開傳統階段。在他的作品中,日益顯出自己的風格與面貌。這種離開傳統並不是背叛傳統,而是像一個成人離開父母獨立生存一樣,長相、行止無不有著父母的痕跡,但卻又是實實在在的另一個人。比如,在他的作品中,我們看不到刻意追求金石中那種風剝雨蝕的人為效果的地方。我認為,指出這一點是非常重要的。因為追求這種效果,不特不能顯示書法之美,而且反會露出匠氣之劣,實是一種誤會傳統的學習,這種學習會將書法學者帶入淺表模仿,而不能將其引入“筆筆有來歷”而又“自成面貌”的境地。

仇高馳的篆、隸書的學習、創造,精準到了篆、隸書的根本。我相信,他的守、破、離三個階段的書法學習、創造法對後來者會有著很大的啟迪作用。

學院風骨——仇高馳書法藝術

▲宋 張先詞 《木蘭花》 68x36cm

第三、意義深遠。我們知道,篆、隸書大多來自青銅、石刻而青銅、石刻往往與祭祀、記史有關。《左傳•成公十三年》雲:“國之大事,在祀與戎”。現在有些人將“祀與戎”理解為祭祀與戰爭,其實這個理解是不準確的。

聯繫上下文,可以看出,這裡的“祀與戎”指的祀禮與軍禮,均屬禮制範疇,具體為祭祖、祭社之禮,這在古代都是一國十分重要的禮儀,所謂國之重典。在這些禮儀上使用的青銅器與所豎石刻文字,必須與國家之大事的氛圍相吻合,所以,必須要十分嚴肅、嚴格。

學院風骨——仇高馳書法藝術

▲《平子 翰公》聯 144x28cmx2

在比如歷代皇宮中,很少行與草書,那些宮門匾額、室內大幅懸壁書法一般都是篆、隸、楷等正書。國家重要建築,如城門匾額亦都是正書題寫。這是符合禮法的需要,也是易於辨認的需要。

(作者毛貴民 ,江蘇省文聯創作研究部主任,江蘇省文藝評論家協會副主席、秘書長)

學院風骨——仇高馳書法藝術

▲ 唐 陳子良詩 《詠春雪》 68x68cm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