砥洎城:鍾靈毓秀,銅牆鐵壁!

建築在沁河中流的砥洎城,三面環水,形如半島,遠望好似中流砥柱,又因沁河古稱洎水,所以砥洎城便由此而得名。砥洎城位於陽城縣城東13公里的潤城鎮西北,這裡不僅保存了華北地區現存尚好的明代民居,且又具有濃烈的江南水鄉之特色。

砥洎城:鍾靈毓秀,銅牆鐵壁!

砥洎城:鍾靈毓秀,銅牆鐵壁!

砥洎城:鍾靈毓秀,銅牆鐵壁!

既不同於雁北廣武古城的軍事城堡,也不同於平遙古城的以居住為主的城鎮,砥洎城是在軍事防禦的同時兼顧居住使用的功能,城堡內的民居、巷道與城牆一起擔負著防禦職責。

砥洎城:鍾靈毓秀,銅牆鐵壁!

砥洎城:鍾靈毓秀,銅牆鐵壁!

砥洎城城牆高十二米左右,外側包以青磚,與其它城牆如出一轍,而從城牆內側,則可以清晰看到坩鍋與石條混徹的特殊結構,那密密麻麻、整整齊齊排列的坩鍋,使人感覺這兒才是真正的“蜂窩城牆”,號稱“銅牆鐵壁”。砥洎城的最大亮點就在於這用鐵做的“銅牆鐵壁”。

砥洎城:鍾靈毓秀,銅牆鐵壁!

砥洎城:鍾靈毓秀,銅牆鐵壁!

潤城鎮冶鐵業發達,並因此出現了一大批富商巨賈,他們用來自於冶鐵業的財富構築城堡,而冶鐵後廢棄的坩鍋又成為城牆的主要建築材料,既堅固耐久,又降低了成本。

砥洎城:鍾靈毓秀,銅牆鐵壁!

砥洎城:鍾靈毓秀,銅牆鐵壁!

砥洎城的街巷狹窄幽長,四通八達,主要巷口設有巷門,坊與坊之間又通過橫跨巷道的過街樓連接。坊間的蛛網小巷將民居分隔為一個個大大小小的院落,院落之間均由僅容一人通過的過道相連。

砥洎城中的這種佈局與特點,體現著對外排斥、對內凝聚的思想,同時構成了一個完善的內部防禦體系,一旦敵人攻破城牆,城內居民可以通過院落間的過道與坊間的過街樓方便地轉移或反擊,而呈丁字型構造的蛛網式狹窄巷道不僅不利於進攻,而且極易使入侵者迷失方向。

砥洎城:鍾靈毓秀,銅牆鐵壁!

砥洎城:鍾靈毓秀,銅牆鐵壁!

砥洎城:鍾靈毓秀,銅牆鐵壁!

明南京吏部尚書、祖籍潤城屯城人張慎言,於崇禎十三年(1640)曾提詩云:但索有窗皆映竹,須教無檻不臨花。 日均空翠來湘箔,篆嫋青煙出絳妙。不難看出這裡的民宅建築不僅是當今保存尚好的明代民居之代表,且又具濃烈的江南水鄉之特色。

砥洎城:鍾靈毓秀,銅牆鐵壁!

砥洎城:鍾靈毓秀,銅牆鐵壁!

砥洎城所在地潤城鎮,是陽城工商業最發達的古鎮之一。富商巨賈迭出,文風鼎盛,科舉人仕人數冠於全縣,是王國光、張慎言、張敦仁、延君壽等名人的故鄉。這裡還曾一度成為大半個中國的經濟文化民俗的交流中心。

砥洎城:鍾靈毓秀,銅牆鐵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