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曹操命中註定只有在許昌才能成就他一生霸業

古代建都是一件非常重大的事情,特別是風水的選擇,必須充分地考察和論證,務求盡善盡美。遷都更是如此。古代遷都、定都都是國家的大事,都需要會易學、堪輿學等學說的高人來選址。

為什麼說曹操命中註定只有在許昌才能成就他一生霸業

東漢末年,社會動盪,民不聊生。“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曹操聽從荀彧的建議,遷都許昌。這次遷都,如果用易學的眼光看,對曹操成就霸業非常有利。一是與許昌的地理位置有關。如果把中原打一個九宮格,許昌就在最中心的位置。稍微有點易學常識的人都知道,中央在五行中屬土。北方屬水,南方屬火,東方屬木,西方屬金。土是生髮萬物的根本。二是與曹操的命理有關。曹操的八字是通過變格來推算的,變格中有從旺、從強、從官、從財等。從曹操的八字上來看,他的天命叫“棄命從財格”,象這種“棄命從財”格,日主的五行,在地支中完全沒有根,也不見干支有比劫及印綬的生扶,日主孤立無援,滿局是財,或食傷生財,使得日主放棄自己的五行,而跟隨財星的五行屬性而去。這個“財”在他命中的五行關係上屬土,這個土就是中原的沃土。土在他的命中起到了兩大作用,一是剋制命中的不利因素水,二是相合於命主甲木,形成中正之合,所以曹操的八字是以土作為“用神”的。這一點從曹操兩次到許昌的成就就可以看出。

為什麼說曹操命中註定只有在許昌才能成就他一生霸業

曹操第一次到許昌是184年,因為鎮壓黃巾軍。當時的曹操30歲,是朝廷中的文職人員。在那社會動盪的年代,對胸懷大志的曹操來說,他一定懂得“槍桿子裡面出政權”。所以面對朝廷軍隊在鎮壓黃巾軍不利的情況下,曹操自動請纓上前線。於是他脫下了文官的制服,換上了戎裝。曹操帶上朝廷為他東配西湊的5千人馬開往了前線。這個前線就在許昌,那時候叫潁川郡。在行軍路上,曹操不斷接到最新情報和命令,中心意思只有一個:潁川前線戰事吃緊,火速增援。正當鎮守許昌的軍隊抵擋不住黃巾軍的進攻,已退守到長葛城內,眼看就要破城之時,曹操的騎兵到了,城內守軍看到援軍已到高舉火把向外衝內外夾擊,黃巾軍一看到援軍到了,就潰敗而去。曹操旗開得勝,馬到成功。從此人們對曹操就刮目相看了。他也獲得了政治資本,被提拔重用了。曹操在許昌立下的軍功是他飛黃騰達的開端。許昌成了他的發跡之地。

為什麼說曹操命中註定只有在許昌才能成就他一生霸業

第二次是196年,曹操再次來到了許昌。這次來把皇帝迎來了,把都城也遷來了,曹操時代的輝煌也到來了。曹操來到許昌,就開始實施他 “奉天子以令不臣,修耕植以蓄軍資”的戰略方針。曹操於196年在許昌頒佈《置屯田令》。在許都周圍進行屯田,以解決急迫的缺糧困難,史稱“許下屯田”。通過屯田糧食滿足了軍需和國用,曹操實行的屯田制,實際上建立了一個軍民合一的新社會。它的特點是居住方式軍事化,耕作方式集體化,軍民平時耕作,戰時則出征,可謂當時的“生產建設兵團”。

為什麼說曹操命中註定只有在許昌才能成就他一生霸業

許下屯田,不僅為曹操解決了令人頭疼的軍糧問題,而且還為他爭取了大量的人口,從而加快了曹操統一北方的進程。這也是在中國的屯田史上第一次在內地屯田並取得巨大成功。從公元189年董卓之亂時首起義兵,到最後稱雄北方,曹操戰勝了一個接著一個的危機,最終從不利走向有利,從弱小變得強大,許昌屯田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為什麼說曹操命中註定只有在許昌才能成就他一生霸業

直到現在,許昌還留有不少曹操用黃土築起的高臺,如:毓秀臺——皇帝祭天的地方,受禪臺——曹丕登基的地方,論臺——曹操與文臣武將謀劃軍國大事的地方,還有議事臺、射鹿臺、觀臺等。曹操命中註定只有遷都許昌才能成就他一生霸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