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恆星計劃戴森球理論,真的有拿恆星當電池的瘋狂設想麼?

用戶63911725508


“戴森球”的想法由來已久,甚至現在天文學上某些恆星的奇怪現象也被“歸功”於外星智慧生命的戴森球上。但實際想象一下,“戴森球”這種巨大而又瘋狂的裝置真的值得去建造嗎?今天我們在科學的基礎上進行一番暢想,來討論討論這個可行性。有建議或者意見的童鞋們歡迎留言交流。

首先,假如人類真的有建造戴森球的實力了,那一定已經成功掌握可控熱核反應了。否則單單依靠化石燃料和原料稀缺的可控核裂變根本不可能完成這種大工程。而可控核聚變已經掌握了,聚變原材料也根本不會稀缺,人類還會花費巨大的價值去專門建造一個恆星級別的太陽能收集器嗎?個人對此持懷疑態度。因為這就好像一個人已經擁有了一個精度極高的鐘表,而他還在那設計自己的沙漏,不斷提高沙漏的精度。這顯然是沒有必要的。

其次,要建造一個包裹整個太陽的殼狀物體那顯然是不可能的。因為我們不可能讓其每一部分都受到同樣的一個速度以使其向心力可以與引力相抵消。而單純依靠材料支撐的話,很抱歉,目前還沒有哪種材料有這本事,哪怕比鋼鐵強百倍千倍萬倍也不可能撐住的。因此即使要建造也要造成一個或者多個環狀或者片狀物體。這就和戴森球的想法有一定的差距了。

再者而言,材料哪裡來?戴森球必須建造在距離太陽有一定距離的位置。我們建造一個戴森球,可能需要拆掉半個水星,如果距離再遠一點的話可能整個水星都不一定夠。當然了這個只是我的個人想法,沒有進行過計算。除此之外太陽公公的脾氣也不是那麼好。如果時不時來一場耀斑之類的,這些設備很容易損壞的。維護保養也是很麻煩的事情,萬一影響使用耽誤了大事才是麻煩。在需要的地方搞幾個“人造太陽”不是更好嗎?方便、安靜、還聽話。何必那麼麻煩?

細想一下就會發現“戴森球”還有很多的毛病。當然這些毛病不是不能解決的,但一旦人類有能力解決這些問題了,那戴森球似乎也顯得不是那麼重要了。因此個人認為搞“恆星級的電池”這種想法應該不是那麼必要。

其實人類已經有“戴森球”的實際運用了。我們平時見到的太陽能電池板不就是一個個戴森球的小組成部分嗎?只不過它們可能永遠也不會把整個太陽包裹起來。

也許很遠的將來,人類已經發展到很高級的地步,那時,某位成員可能會偶爾想起他們的祖先曾經有過一個包圍整個恆星的“幼稚”設想,然後通過暗物質等我們現在不瞭解的物質或技術方法去搞一個戴森球出來,看看是個什麼樣子。

新手上路,給個關注唄~


張家小智兒


戴森球理論雖然是1960年提出的,但科學家發現疑似戴森球的天體就在前幾年,這就是KIC 8462852恆星系統。KIC 8462852位於1480光年之外,科學家發現該系統的光變曲線有點問題,遮擋率達到恆星面積的五分之一,這暗示一個巨大的天體遮擋了這顆恆星,那麼這個東西到底是什麼,目前戴森球比較符合這個理論。因此題目中所問的,人類恆星計劃戴森球理論,其實是錯誤的說法,人類沒有所謂的戴森球計劃,在可預見的未來也不可能實現。

戴森球是將整顆恆星包裹起來,要在太陽周圍1億公里建造一個殼,把太陽關起來,顯然人類的技術遠遠不夠,即便是數千年之後的人類,也不可能實現。拿恆星當電池的瘋狂設想目前僅僅是理論上,而且很可能不切實際,耶魯大學科學家Tabetha Boyajian曾經一度認為KIC 8462852的問題是儀器觀測上的錯誤,該現象發現於2011年,在此後4年的觀測中,每次遮擋有著明顯的週期性,遮擋時間從5到80天不等。因此天文學家猜測這裡可能有一個較大的軌道碎片,或者是一顆巨大的彗星抵達近日點,或者是一個大質量天體分裂之後的殘骸。最不可能是就是戴森球,因為建造戴森球所花的能量可能更多。尋找戴森球的觀測目前也僅有此例,距離我們也僅為1480光年,算是太陽系的鄰居了,處於銀河系之內,如果有一個如此頂尖的文明在太陽系附近,他們早就知道太陽系和地球的存在了。


太空伊卡洛斯


戴森球理論是弗里曼-戴森在1960年提出的恆星能量汲取理論,一個龐大的戴森球直接可能達到數億公里,相當於在恆星周圍建造一個建築。如此龐大的建築估計要拆掉至少一顆行星,將其變成建造戴森球的材料。

但戴森可不考慮如何建造這麼龐大結構,只設想了宇宙中可能存在這樣的人造結構,包裹恆星開採恆星能是一種極佳的途徑。弗里曼-戴森認為,完全包圍恆星可獲得絕大多數的恆星能量,這對能源需求不斷上升的高級文明而言顯得非常必要。換而言之,如果哪個文明有足夠的技術去拆掉行星,再建造戴森球,那麼其工程是相當龐大的。估計在建造整個過程中使用的能量已經超過了以後能夠獲得的能量。戴森的設想雖然有點意思,但有點不切實際,能夠拆解一顆行星的文明難道還沒有解決能量問題?由於人類目前只認識到核聚變的能量,對於其他能量形式一竅不通,這才有了戴森球這樣古怪的理論。

需要指出的是,戴森球理論不是人類的恆星計劃,而是構想中外星文明可能使用到的軌道建築,拿恆星當電池的瘋狂設想目前也僅僅停留在科幻小說階段,現實中顯然是不可能完成的。人類花了十多年的時間組裝了一個100米寬度的國際空間站已經花了1000億美元,可想而知要建造一個直徑數億公里的建築要花多少錢。戴森球理論被認為是從人類角度出發,能夠理解的最高端能量形式,但可能不是真的。


川陀太空問答


戴森球是弗里曼·戴森在1960年就提出的一種設想,利用直徑2億公里的球殼體包裹恆星,近距離攝取利用恆星釋放的能量。

就目前來說,人類所利用的能源形式大都離不開太陽,化石能源固定的能量來源於太陽,潮汐能源來源於水體的流動,也還是離不開太陽,太陽能、風能也是如此。只有核裂變是利用元素的裂變產熱,但是效率較低,大約不到40%,太陽能、風能更不必說。因為人類發展的需要,化石能源漸漸難以供應人類的消耗,由其帶來的環境問題也不容忽視,因此科學家們一直在尋找可替代的能源,其中可控核聚變是最高效並且清潔的能源之一。

然而目前的人類科技還難以控制核聚變的反應速率,實驗室內最多進行120秒左右,無法作為穩定的能源供給設備。而太陽作為恆星卻在源源不斷地向外釋放著能量,奈何也不能大規模利用,太陽能電站等的建設和運營成本也並不很低。而在太陽附近建造人工天體收集能源,理論上是可以的,但是建造成本也是人類不能承受的。

要包裹恆星,至少需要建造一個超過恆星表面積數倍的殼體,僅僅是如此就需要拆掉成百上千的岩石行星,是人類不能想象的繁雜工程,因為引力的關係,戴森球的材料必須經過特殊處理,能夠承受恆星的引力而不斷裂崩潰,要知道大型天體在宇宙中都是以球形存在,戴森球可能也不例外,巨大的質量能夠是其自身崩潰坍塌,這樣看來拆行星建造也不行。需要用到人類尚不能理解或製造的超強度、超耐高溫的材料,還得實現對恆星能量的吸收轉化,怎麼看都是一個巨大的腦洞,在人類對恆星的觀測過程中,也從沒有發現這樣的玩意兒。


來看世界呀


人類的一部發展史,實際上是對能源的一部利用史,每當人類發現一種新的能源方式,人類的發展實際上就大大地跨進了一步。原始人學會了使用火,極大地促進了智能的發展;人類發現石油到利用石油,即生化能源,使人類進入內燃機時代;核能的發現,促使人類進入了核時代,但人類現在還只能控制核裂變,受限於鈾類重元素的稀缺,人類還不能擺脫能源危機,一旦可控核聚變(氫彈作為一種強烈釋放能源的方式,也算可控,但只能用於破壞)技術取得突破,人類即可宣佈能源免費時代的來臨,因為宇宙中最不缺的就是氫氦類輕元素。這時,人類應該考慮的是用這些能源做什麼?如果人類還沒有發明高效率的能質轉換技術(即有了能源,怎麼造人類想要的物質),是不可能去建造戴森球的,恆星作為最大的核聚變工廠,釋放的能源是極其巨大的。而現在“暗物質”“暗能源”問題的發現,也暗示著新的能源方式的可能,一旦這個問題解決,極大的可能,人類已經看不上核能的能源密度了,那時也更不可能去建戴森球了!


記憶法教練


我倒是建議人類,尤其是中國人嚴肅的考慮一下,制定從現在開始未來1000年,在太陽系用戴森球機器圍繞太陽的計劃。一個文明一旦制定了宏偉的改造本恆星系的計劃,並持之以恆的千百年努力著去實踐這個“超級科幻計劃”,那這個文明將會擁有一個震古爍今的未來。。。


麥德英xinzhou_983


恆星的能量就是核聚變能量,我們現在已經在進行可控核聚變的研究了,目前我國在這方面還是具有很大的技術優勢的,可控核聚變肯定可以常態化實現,等於人造小太陽了,對能量的利用裝置也就是縮小版的戴森球。人類文明向二級文明邁進初期根本用不到太陽這麼巨大的能量,木星土星外面做空間站,聚變原料多的是,等向三級文明邁進時,要進行空間摺疊必然需要巨大的能量,到時候肯定會需要用到恆星的能量,甚至太陽的能量都不一定夠。想想多麼巨大的能量啊,想要啥就變啥,真正的共產主義吧。


海哥掌舵


我認為是可能的,但是前些日子媒體所說的發現某恆星亮度驟降,懷疑是泰森球這一點是不可能的,因為看泰森球的定義,100%利用恆星的能量,如果是100%的話,怎麼可能還會有光能流出,被人類觀測到,那應該是直接消失才對。


有個孩子叫菱曦


看過介紹這個戴森球的文章,感覺很狹義。相比宇宙人類確實太渺小,哪怕是一顆恆心對我們來說也太過巨大了。這個戴森球理論上能獲得足夠多的能源,實際上如果有能力造出這個球的時候,恆星的能量未必能滿足製造者的需求了。純粹個人見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