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1个百万人口大县,老子出生于此,清朝时因捻军起义而建县

安徽省位于中国大陆东部,省名取建省之时安庆府、徽州府两府之首字合称,是中国史前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比如地级亳州市下辖的涡阳县,其县名已有1500多年历史,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老子就出生在这里,清朝末年时因捻军起义而再次建县,并由当时的皇帝赐名。

安徽省1个百万人口大县,老子出生于此,清朝时因捻军起义而建县

从地理位置上来看,涡阳县地处安徽、河南两省交界处,位于涡河中游。夏商时期,涡阳县境属东夷分支之一的徐夷属地,周朝建立后逐渐消灭了东夷各方国和部落势力,并在全国推行分封制,涡阳县境分属陈国、胡国两个诸侯国。春秋时期,县境北部属宋国相县、南部属陈国,公元前571年老子就诞生在宋国相县厉乡曲仁里。战国时期,七雄之一的楚国凭借其强大的国力攻灭了宋国和陈国占有了此地,秦朝统一全国后县境分属铚县、城父县两个县管辖。

安徽省1个百万人口大县,老子出生于此,清朝时因捻军起义而建县

刘邦打败项羽建立汉朝后,县境分属苦县、铚县、城父县、山桑县、扶阳县、汝阴县等县管辖,东汉及曹魏时变化不大。十六国乱世及之后的南北朝时期,县境因地处中原腹地遭受了异常频繁的兵祸,行政区划及归属变化极大且十分频繁。北魏占有时期,于公元467年改山桑县为涡阳县,这也是涡阳县得名之始。隋朝时,涡阳县先改名为肥水县,后再复名山桑县,“涡阳”之名消亡。唐宋时期县境分属多县,宋金和议后划入金朝版图,分属亳州、颖州、宿州、寿州四个州。元朝时县境分属亳州、颖州、蒙州、宿州,明朝时除亳州降为亳县的130年外沿用元制。

安徽省1个百万人口大县,老子出生于此,清朝时因捻军起义而建县

清朝咸丰二年(1852年)冬天,捻军首领张乐行在雉河集(即今涡阳县城所在)举行武装起义,此后十年间四处攻城略地杀戮官吏,多次重创清军,在很大程度上配合了太平军的革命行动,引起了清廷的极大关注和重兵镇压,在1862年与僧格林沁交战时失利无奈退回雉河集根据地继续进行斗争,后于1864年被叛徒出卖遭凌迟处死。乱平后,安徽巡抚及参与镇压的曾国藩、僧格林沁等人共同向清廷奏请设立新县,以更好的管理这一块“四不管”的边缘地带。当时在位的同治皇帝批准了奏请,于是从亳州东部、阜阳北部、蒙城西部、宿州南部各划出一部分地域,设立涡阳县,沿用北魏时的古称,并由同治皇帝赐名,民国时期建置未变。

安徽省1个百万人口大县,老子出生于此,清朝时因捻军起义而建县

新中国成立后,涡阳县先后隶属于阜阳专区、阜阳地区。1983年开始全国试行市管辖体制,阜阳地区于1996年撤地设市,仍然管辖涡阳县等7县1市。2000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地级亳州市成立,与此同时涡阳县从阜阳市划出,划归亳州市管辖至今。截至2017年末,涡阳县总面积2107平方公里,全县总户数33.35万户、人口168.19万人,是安徽省第二人口大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