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烏一躍成為中國“明星城市”,靠的是這12個字的“祕訣”!

2018年,是我國改革開放40週年,對義烏來說,今年還是撤縣建市30週年。

改革開放的40年,是義烏人民探索前行的進程,是義烏黨政有為的進程,是義烏融入世界的進程,是實現美好生活的進程,雖路途艱辛,但碩果累累。

40年來,義烏人民不曾辜負美好時光,擼起袖子堅定實幹,繪就了一曲激揚的時代樂章。中國義烏網、浙江新聞客戶端從10月8日起推出專題報道《風雲激盪 活力義烏》,定格來時路,溫故而圖新,跟您一起見證和追尋踏浪前行的義烏故事。

改革開放關鍵詞

“義烏精神”

改革開放40年來

義烏始終是一個讓人眼花繚亂、目不暇接的

時代弄潮兒

义乌一跃成为中国“明星城市”,靠的是这12个字的“秘诀”!

圖片來自義烏市檔案館

義烏作為一個縣級市,並無區位優勢,產業基礎也遠不如沿海一些兄弟縣市雄厚。但是,同樣有改革開放的大環境,為什麼義烏能脫穎而出,成為中國的“明星城市”?這主要靠的是“義烏精神”。

說起什麼叫“義烏精神”

許多小夥伴一定能立刻答出來——

“勤耕好學,剛正勇為,誠信包容”

义乌一跃成为中国“明星城市”,靠的是这12个字的“秘诀”!

據瞭解

當初共徵集了60100多條表述語

直接參與徵集討論活動人數超20萬

最終才提煉出這12個字↓↓↓

2008年

义乌一跃成为中国“明星城市”,靠的是这12个字的“秘诀”!义乌一跃成为中国“明星城市”,靠的是这12个字的“秘诀”!

吳獻華 攝

經市委部署,廣泛徵集,確定了新時期“義烏精神”表述語,概括為“勤耕好學,剛正勇為,誠信包容”12個字。

改革開放以來,憑著義烏人剛正勇為的一股子闖勁兒,勤耕好學的奮鬥勁兒,誠信包容的正直勁兒,義烏實現了從全國市場到全球市場的大跨越。這是義烏改革開放40年偉大實踐的靈魂註腳,為開創“一帶一路”建設新紀元提供了強大精神支撐。

义乌一跃成为中国“明星城市”,靠的是这12个字的“秘诀”!

圖片來自浙江新聞客戶端

這12個字

為什麼能從眾多表述語中脫穎而出?

今天我們一起來探討探討

勤耕好學

流淌在義烏人血液裡的精神

勤耕:體現義烏人民為生存發展,吃苦耐勞,不怕艱辛,勤儉樸實,自強不息的民風;

好學:體現義烏人民為適應時代需要,尚禮敦教,善學精思,求真務實,永不滿足的學風。

义乌一跃成为中国“明星城市”,靠的是这12个字的“秘诀”!

勤耕好學

是義烏人勤勞致富的基石

義烏人自古重視文教

好學向上,學必從優

廿三里街道華溪村勤耕苦讀的民風遠近聞名,民間至今流傳著“十八進士”的傳說。文化禮堂管理員虞國和告訴記者,華溪村自古以來人傑地靈,虞氏子孫登“龍門”的,在宋朝有5人,明朝有14人。該村古時考取進士近30人,僅明清時期出過七品以上的官員就有160多人。建國以來,在全國各地擔任重要職務及社會賢達者有50多人,歷屆優秀大學學子逾200人。

义乌一跃成为中国“明星城市”,靠的是这12个字的“秘诀”!

“成才禮”儀式上,華溪學子們誦讀虞氏祖訓。 樓園園 攝

據虞國和粗略統計,從2009年算起,華溪村考進高等學府的有200餘人,其中考進北京大學、復旦大學、人民大學等重點本科院校的有五六十人。另外,考入義烏中學的有40多人。其中,2016年考進高等院校的有32人,是人數最多的一年。

“為更好地傳承崇文重教的好風尚,激勵學子積極向上,2007年村‘兩委’決定從集體經費中列出一部分,用於學子的教育圓夢基金。”華溪村黨委書記虞立志介紹,根據學子所考學校不同給予不同獎勵,近幾年又適當提高了獎勵數額,如考取重點本科院校的每人獎2萬元,考取清華、北大的每人獎5萬元,考入義烏中學的每人獎2000元。

义乌一跃成为中国“明星城市”,靠的是这12个字的“秘诀”!

日前,在義烏稠江街道江灣村曲江祠,浙江鳳林教育基金會為26名考入重點高中和知名大學的學子集中頒獎。

“義烏素有文化之鄉美譽,舊時義烏,優學褒獎,助學成風。現在,義烏很多村莊依然有‘優學褒獎’之習,設立獎學金重獎優秀學子,舉辦大學生成才禮告誡學子們不忘初心、早日成才,報效祖國。”義烏市委宣傳部有關負責人表示,鄉村舉辦“成才禮”等各種創新禮儀活動,既是對好學家風的弘揚,也是彰顯一個村莊、一個集體的崇學態度,是對“勤耕好學”義烏精神的傳承。

有專家認為,勤耕好學傳承了中國作為5000年農業社會文明的精髓,也是中華民族的主流精神,但義烏的“勤耕”體現出一種本份、敬業的性質,而不是一種無奈的選擇,“好學”則體現在務實方面的鑽勁,而不在於名份上的虛空,所以在純文化學術方面有了陳望道、馮雪峰、吳晗這樣的知名文人,也有在改革開放後對商業學習悟道的鑽研而一步步兌現富裕夢想的千萬商人。概而言之,義烏精神是民族精神的裡子,是貨真價實的果肉,是中華民族傳統精神的具象化。

有人說,義烏地處浙中金衢盆地,一不靠海,二不沿邊,山多地少,土地貧瘠,卻創造了令世人矚目的經濟奇蹟,這成功的背後是義烏悠久的歷史文化、獨特的人文精神的推動和發展。義烏人自古重視文教,好學向上,學必從優。勤耕好學,是中國傳統的耕讀文化,也是義烏人勤勞致富的基石,這種勤耕好學的精神,流淌在義烏人的血液裡。

剛正勇為

商城義烏勇立潮頭踏浪行

剛正:體現義烏人民民性強悍,正直不阿,義利相通的品性;

勇為:體現義烏人民為創大業,尚武勇為,闖蕩天下,履險求新,敢為人先的行為。

义乌一跃成为中国“明星城市”,靠的是这12个字的“秘诀”!

義烏人的骨子裡一直有“剛正勇為”的基因,在義烏市場站上世界貿易舞臺之前,以驍勇著稱的義烏兵早已在歷史上留下不少讓人津津樂道的故事,傳誦至今。

明朝嘉靖年間,浙江閩南沿海地區倭寇橫行,一部分由日本諸島浪人組成的倭寇私家軍,常常騷擾沿海地區百姓,燒殺搶掠無所不作。

义乌一跃成为中国“明星城市”,靠的是这12个字的“秘诀”!

戚繼光從上萬義烏青壯年中挑選出了4000多親兵,組成了赫赫有名的戚家軍。這支戚家軍大小數百戰未嘗敗績,嘉靖四十年臺州大捷,輾轉數地,連勝十三場,斬倭寇3000餘人;福建之戰,斬倭寇6000人;平海衛之戰,斬倭寇2萬名,擊敗海盜3萬餘人,福建倭寇一掃而空。從嘉靖三十八年起至萬曆十一年,戚家軍擊敗的敵軍總數超過15萬餘人。戚家軍的輝煌歷史雖已成為過去,但其英勇抗倭的事蹟,卻成了義烏人“剛正勇為”的最好佐證。

如果說浴血沙場,馬革裹屍是義烏人“剛正勇為”的一個側面,那麼在以文見長的另一波義烏人則用為官清廉、剛正不阿,展現了義烏精神的另一面。

徐僑(1160~1237年),字崇甫,婺州義烏縣靖安裡龍陂(今義烏市佛堂鎮王宅片)人,南宋名臣、理學家。《宋史》中對他的評價是:若其守官居家,清貧刻厲之操,人所難能也。

义乌一跃成为中国“明星城市”,靠的是这12个字的“秘诀”!

婺劇《徐文清公》

徐僑在世時,為自己和子孫後代立下嚴格的家規——《徐氏家範》,涵蓋了孝義、禮儀、修身、處事、興教、耕讀、誠信、清廉、婚喪、嫁娶、治家、報國等。明嘉靖年間,後人徐興又精選《鄭氏家規》收入其中。千百年來,徐僑精忠報國、廉潔自律、嫉惡如仇、勤政愛民的精神品質,他流傳於世的《徐氏家範》教育和激勵著一代又一代後世子孫。

千百年來,義烏人“剛正勇為”的精神在浩瀚的歷史長河中獨具特色,不論是“初唐四傑”之一的駱賓王為人剛直、為百姓振臂,還是宋朝抗金名將宗澤的剛直豪爽、為家國蹈死以及《共產黨宣言》中文全譯本的首譯者陳望道的堅守信仰、為真理奮鬥,他們在無形中成為義烏精神的實踐者和詮釋者。

改革開放以來,義烏人始終秉承勤耕好學、剛正勇為、誠信包容的義烏精神,叩開了世界貿易大門,締造了航母級的中國義烏小商品城,被譽為“世界超市”。

《雞毛飛上天》就是義烏人從無到有、振興義烏商貿業的生動寫照。劇中,駱玉珠和馮姐等姐妹們的貨物被查扣,兩人在街上攔了縣委謝書記的車,請謝書記把查扣的貨還回來。陳江河收購了大量大麥賣給縣養殖場做豬飼料,邱英傑因此被停職,要在縣級會議上作檢討。陳江河挺身而出,直言責任在於他,與邱英傑無關,若要作檢討,應該由他來。“義”字當頭,義烏人剛直清正,敢作敢為,敢闖敢試。

在那個市場經濟並未完全開放的年代裡,義烏人憑藉驚人的魄力,用膽量和勇氣開始新的探索。

义乌一跃成为中国“明星城市”,靠的是这12个字的“秘诀”!

《雞毛飛上天》劇照

改革開放以來,憑著義烏人剛正勇為的一股子闖勁,勤耕好學的奮鬥勁,誠信包容的正直勁,義烏實現了從全國市場到全球市場的大跨越。

建成第五代市場國際商貿城,集聚商品增至210萬種,海關監管小商品出口增至93萬標箱,出口額增至2304億元;年入境外商增至55萬,集聚市場主體超40萬,內外貿網商密度分列全國第一、第二,快遞業務量佔全國1/20。

义乌一跃成为中国“明星城市”,靠的是这12个字的“秘诀”!

義烏國際商貿城

以市場見長的義烏是全球小商品的風向標,2011年國務院批准開展國際貿易綜合改革試點,全新的改革使命落到義烏肩上。改革試點7年來,義烏大膽探索,先行先試,堅持“興商建市”,大力推進工業化、國際化和城鄉一體化,積極探索體制機制創新,主動服務國家戰略,國際貿易等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取得重大突破,貿工聯動、區域協同效應持續增強,開放型經濟新體制逐步健全,形成了比較完善的現代商貿流通體系和全球範圍組織貿易的新渠道、新方式,走出了一條獨特的區域經濟科學發展之路。

誠信包容

成就義烏商通全球

誠信:體現義烏人民重然諾,講誠信,具有以客為尊,以誠待人,表裡如一,義利並舉的經營理念;

包容:體現義烏人民兼容而不排外,具有海納百川,有容乃大的博大胸懷和開放意識。

义乌一跃成为中国“明星城市”,靠的是这12个字的“秘诀”!

義烏以商興市,“商賈之道,誠信為本”的傳統綿延至今。從早年的草帽市場、馬路市場,到現在的全球市場、世界超市;從走街串巷、雞毛換糖,到現在萬商雲集、網通世界;從傳統農業小縣、地方小城,到現在接軌“一帶一路”、全球矚目。在義烏,每一天都有踐諾守信的故事在上演。義烏的發展,無不是誠信興商、誠信立市的生動寫照,無不是“誠信包容”義烏精神的精彩演繹。

20多年前,市場經營戶何麗娟公開向買家聲明只賺一角錢,並堅持把“假一賠十”寫在提貨單和發票上,“誠信”讓她底氣十足。2012年,巨龍箱包董事長邵寶玲把價值500多萬元、1萬多隻稍有瑕疵的拉桿箱銷燬。邵寶玲說,義烏市場的至勝法則是誠信,她不能壞了這條法則。之後,人流如潮的市場出現首家“無人值守店鋪”,百餘種商品自取自付,店鋪門口張貼著“這裡出售誠實”。

义乌一跃成为中国“明星城市”,靠的是这12个字的“秘诀”!

義烏“無人看守”店。呂斌 攝

“信用”是義烏的立身之本,也是義商和義烏企業的品牌和靈魂。早在2000年,義烏就將“誠信義烏”建設列入戰略目標,將“信用市場”建設列為重要工作長期推進;2002年和2006年,義烏中國小商品城分別被國家質檢總局和國家工商總局授予“重質量、守信用”稱號和全國首家“守合同、重信用單位”;2008年,義烏市工商局率先啟動企業信用體系建設;2013年,義烏購正式啟用誠信交易保障體系;2014年,義烏啟動“我誠信、我吉祥”工程。

如今,“誠信”在義烏被賦予了更重大的使命和更豐富的內涵。2015年,義烏被正式列入國家首批創建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示範城市名單,成為全國唯一入選的縣級市,並在今年1月正式獲批。2016年起,每年的1月9日被確定為義烏的“誠信日”,通過開展系列活動,大力營造“講誠信、守信用”的濃郁氛圍,把義烏努力建設成為名副其實的“誠信之都”。

义乌一跃成为中国“明星城市”,靠的是这12个字的“秘诀”!

市民參加“誠信日”萬人簽名活動。龔獻明 攝

今年,“信用義烏網”正式上線,以信用信息共享交換平臺為基礎,對接義烏50多個各部門及國家、省、市三級的信用數據。通過“信用義烏網”,消費者不僅可以實現企業信用查詢和商位信用查詢,還可以查詢到義烏電商企業在電商平臺上的入駐信息、交易信息和評價信息。同時,關於一些失信採購商和失信供應商的信息,消費者也可以通過“失信黑名單欄目”進行查詢,真正做到“讓守信者通行無阻,失信者寸步難行”。

“客人是條龍,不來就要窮”是一句被許多義烏人作為口頭禪的民諺。正是這句民諺蘊涵的古樸商道,使義烏吸引了越來越多的國內外商賈前來創業。與此同時,義烏人的開放包容精神也成就了“小聯合國”稱號。

數據顯示,義烏的本地人口只有80萬左右,而外來人口則達到143.7萬人。其中,有1.3萬多名外商常駐於此。在遠離故鄉萬里之外的東方小城,這些外商找到了自己的生活,參與到城市管理和服務中去,成為“新義烏人”。

义乌一跃成为中国“明星城市”,靠的是这12个字的“秘诀”!

洋協管員正在幫忙檢查護照。王薦斐 攝

稠城派出所成立了由20多名在義烏經商的外國人組成的“洋協管隊”,為治安管理提供有益補充,既節省了警力,也讓客商倍感親切。去年6月,義烏在全國率先推出“洋街長”治街模式,3名誠信經商、熱心公益的外商被聘為市民街長,與相關部門工作人員一起參與中國小商品城周邊街道管理,職責涉及行政執法、環衛、市政等10多個方面。

义乌一跃成为中国“明星城市”,靠的是这12个字的“秘诀”!

街長證(圖片來自金華日報)

除了“洋協管員”和“洋街長”,義烏還活躍著一支外籍調解員隊伍。2013年5月,義烏大膽嘗試“以外調外”新模式,成立了涉外糾紛人民調解委員會,聘請外籍調解員參與涉外糾紛調解,此舉在國內也是首創。

义乌一跃成为中国“明星城市”,靠的是这12个字的“秘诀”!

外籍老孃舅 餘志誠 攝

作為一個縣級市,義烏的開放包容度讓人印象深刻。這裡有各類涉外機構6800多家,其中外商投資合夥企業2500多家,約佔全國的75%。在義烏市國際貿易服務中心辦事大廳,多個涉外部門聯合辦公。2012年,義烏市國際貿易服務中心成立,為外商提供“一站式”政務、商務、生活諮詢和服務。該中心成立至今,已辦理各類審批和服務事項130餘萬件,日均接待外商和其他辦事群眾2000餘人。

許多在義烏經商的外國客商都有一張小小的“外籍商友卡”,簽證延期換髮、網上住宿申報等信息都會實時更新。這張卡讓外商在醫療、交通、子女教育等社會保障方面,享受與義烏市民同等待遇,目前辦理數已超過1.2萬張次,基本覆蓋常駐外商人群。

义乌一跃成为中国“明星城市”,靠的是这12个字的“秘诀”!

也門醫生阿馬爾領到了外籍商友卡,笑得合不攏嘴。

“小聯合國”是對義烏開放包容程度的形象概括。這座在全球客商看來“沒有圍牆的城市”,正以她寬廣的胸懷迎接全球各地的客商。國際化程度的不斷提升,讓義烏與世界越走越近,義烏也正在以更開放的姿態擁抱世界。

义乌一跃成为中国“明星城市”,靠的是这12个字的“秘诀”!

義烏精神,是幾千年來義烏地理環境和人文積澱所形成的,是義烏人的精神風貌傳統中延續下來的積極因素的提煉、發揚和光大。其能吃苦、勤耕耘,好學習、善思索,講義利、守誠信,敢冒險、勇為先等可貴的傳統,積澱在義烏老百姓的價值觀念和行為習慣中。

幾千年來,義烏人把原本荒蠻貧瘠之地改造成為江南繁榮富庶之所,便是這種精神的具體體現。

今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如今的義烏也正朝著世界“小商品之都”穩步邁進,需要我們傳承踐行“義烏精神”,以更開放的姿態、更包容的氣度、更信義的底色,構建商貿合作網絡、共創新型合作模式、開拓多元合作平臺、推進重點領域項目,積極融入國家“一帶一路”建設,為義烏儘快實現國際化、現代化注入新活力。

你理解的“義烏精神”是怎樣的呢?

大家愛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