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理會的五常原是中蘇美英法,蘇聯解體後,為什麼蘇聯直接換成了俄羅斯?

金鑼玉鼓


回答這個問題很簡單,

只要先想想蘇聯時代誰是蘇聯社會主義共和國的主體就行了,名以上看蘇聯式15個加盟國組成,但是實際上它依然是俄羅斯族人主導的主權國家,蘇聯歷代領導人不一定是俄羅斯族,但絕對是深受俄羅斯傳統思想影響的人,赫魯曉夫將克里米亞併入烏克蘭,看似偏袒烏克蘭但實際上呢?他這樣做也是為了進一步富裕半島上以俄族人為主的居民,同時加強烏克蘭族人對俄羅斯族的向心力,是維護統一和團結的需要。

(俄族人版圖變化)

在以民主自居的美國人眼中,從未把蘇聯想象成和自己一樣的民主國家,它們把俄族人之外的所有蘇聯居民都看成是俄羅斯的附庸國,事實上也就是這樣。蘇聯的14個少數民族加盟國從未獲得真正的主權完整和自由,它們都必須聽從中央政府的號令,哪怕這種政策對他們來講是致命的!哈薩克斯坦國就因為集體農莊打亂了遊牧習慣,導致大量的牲畜被俄羅斯政府拿走,這引起了範圍極廣的大饑荒,導致人口僅有200多萬的哈薩克進一步銳減,類似的情況在烏克蘭也時有發生。

(西方一直把蘇聯看成是沙俄帝國的延續)

少數民族加盟國還要忍受俄羅斯族人的移民,俄族人有恃無恐的向加盟國境內移民以求改變當地的人口結構。時至今日在愛沙尼亞拉脫維亞境內俄族人口就佔到一半以上,剛獨立的哈薩克斯坦國也因為數量龐大的俄族移民,不得不將首都遷移到阿斯塔納確保北方領土的安全。由此可見蘇聯絕不是多民族平等共榮的國度,它的主體一直都是俄羅斯族人。因此在正式解體之後理所應當由俄羅斯人繼承蘇聯的衣缽,也就是聯合國五常的地位。


利刃軍事


1.從法理上講,俄羅斯繼承了大部分蘇聯遺產。1945年聯合國成立的時候,《聯合國憲章》規定了,聯合國安理會五大常任理事國分別為美國、中國、蘇聯、英國和法國。1991年,蘇聯解體,俄羅斯繼承了蘇聯的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地位,順理成章。首先,俄羅繼承了80%左右的領土、70%左右的人口、超過60%的經濟和軍事實力;其次,蘇聯是在推翻沙皇俄國的基礎上成立的,本質上還是俄羅斯民族的國家。

俄羅斯是蘇聯的主體

2.從西方利益上講,對葉利欽犒賞,穩住俄羅斯。葉利欽是蘇聯解體的推手之一,與西方關係密切。蘇聯解體以後,葉利欽成為俄羅斯總統,採取了全面倒向西方的外交政策,甚至提出加入北約,被美國拒絕。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雖然拒絕了俄羅斯加入北約的要求,但是非常樂見於一個聽話的俄羅斯。所以,為了支持葉利欽,西方國家將本來就應屬於俄羅斯的安理會名額交給俄羅斯,並不奇怪。

葉利欽與美國前總統老布什

3.從美國的小算盤講,讓俄羅斯入常,可以平衡歐盟。歐盟的前身是歐洲共同體,成立的目的很大程度上是為了維護歐洲整體利益,一致對外,提升整個歐洲在國際上的地位。所以,在一定程度上,美國不希望歐盟實力不斷增長。可以想象,如果俄羅斯不是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地位將遠不如現在,甚至很可能主動加入歐盟。有了俄羅斯的歐盟,在經濟、政治、軍事上都可以與美國一較長短!讓俄羅斯入常、不解散北約、拒絕俄羅斯加入,美國都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為了平衡歐盟。

沒有了俄羅斯這個假想敵,美國和歐盟的關係不會一直融洽

此外,安理會五大常任理事國的數量一旦減少,現有國際秩序立刻失衡。在數量不能減少的情況下,俄羅斯綜合國力也最適合成為常任理事國。


美國觀察室


蘇聯是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的簡稱,是1922年12月30日由俄羅斯蘇維埃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現名俄羅斯聯邦)、白俄羅斯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現名白羅斯共和國)、烏克蘭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現名烏克蘭)、外高加索蘇維埃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合併而成的社會主義聯邦制國家,是聯合國創始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1991年12月25日解體。


1991年12月25日,蘇聯總統戈爾巴喬夫宣佈辭職,蘇聯最高蘇維埃於次日通過決議宣佈蘇聯停止存在。十五個原加盟共和國相繼宣佈獨立。獨立後的俄羅斯聯邦繼承了蘇聯主要國家資產以及國際條約的權力和義務,同時也繼承了蘇聯的國際地位,自然也就繼承了聯合國常任理事國的位置。

聯合國是二戰的勝利成果,是二戰後新的國際秩序的重要標誌。五大常任理事國,是二戰貢獻最為突出的五個勝利國家,同時也是聯合國創始國。要改變聯合國的結構體制必須由五個國家同時同意,才能進行。所以只有俄羅斯替代蘇聯入常,其它國家無可替代。


無奈且向上


聯合國作為二戰後國際體系的基石,前蘇聯是這一體系的主要締造者之一。前蘇聯在聯合國佔有三個席位,分別是作為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的蘇聯和一般會員國的烏克蘭和白俄羅斯,也就是說蘇聯在聯合國佔有三個席位和投票權。蘇聯解體後,各前加盟共和國達成一致,由俄羅斯聯邦繼承前蘇聯的聯合國席位和前蘇聯的一切國際義務。這是前蘇聯內部的一致意見,對於國際社會來講,俄羅斯能夠繼承前蘇聯的席位,根本原因在於俄羅斯在很大程度上繼承了前蘇聯的國際實力。

首先,從文化上來講,前蘇聯雖然有一百多個民族,16個加盟共和國組成,但俄羅斯族和俄羅斯文化始終是這個國家的認同主體。其次,俄羅斯繼承了前蘇聯70%的領土和近60%的人口,超過七成的工業實力,更重要的是,俄羅斯繼承了前蘇聯80%以上的軍事實力和幾乎全部的戰略打擊能力。而這一切是支撐前蘇聯超級大國地位最重要的因素。實力決定地位始終是現代國際關係不變的準則,一個擁有毀滅地球多次的核打擊力量的俄羅斯,如果不是聯合國安理會的常任理事國,那麼大國協商一致原則下的聯合國本身還有存在的價值嗎?


照理說事


為什麼蘇聯解體以後,為什麼是俄羅斯繼承了蘇聯的常任理事國地位,而不是其他的蘇聯加盟共和國?並且為什麼俄羅斯的繼承蘇聯常任理事國席位之前它這個席位沒有被取消?

原因很簡單俄羅斯是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的核心國家 雖然說蘇聯領導人沒有一個人是俄羅斯人。


所以俄羅斯繼承了最多的戰艦,最多的導彈,最多的航母,最多的飛機,最多的核武器,最完善的工業體系,最廣大的領土。(那些加盟共和國獨立的時候都帶走不少俄羅斯的領土)

也就是說俄羅斯繼承的蘇聯絕大多數的戰鬥力,即便是現在,俄羅斯依舊是世界第二大軍事強國 這就是蘇聯這個超級大國給俄羅斯的遺產。


尋找丟失的方向盤


蘇聯解體俄羅斯頂上有一點像中國的子承父業,俄羅斯除了這一層關係,更多的還是靠自己的實力。

(1)、蘇聯解體之後,當然是大家開始分家了。分家並不代表只有好處,蘇聯解體的時候入不敷出,很多程度上都欠了一屁股債,那時候只有俄羅斯才可以還的起這一次錢,因此誰承擔的多誰得到的多。

(2)、俄羅斯拳頭硬,有五常的資格。在分家的時候俄羅斯得到了80%的軍工體系,絕大部分的核武器,因此單憑軍事實力進五常絕對穩穩的。

(3)、當時葉利欽是被美國扶持才得以分裂蘇聯,所以在蘇聯分裂之後美國和俄羅斯進去了一段時間的蜜月期,在這段時間西方國家態度相對溫和,也有利於俄羅斯繼承蘇聯的政治遺產。


當然俄羅斯進入五常絕對不止這麼簡單,在這背後肯定有大規模的博弈,虎賁資質有限只能回答三點,各位老師有什麼高見歡迎評論下來。


虎賁軍huben



第一,俄羅斯繼承了蘇聯的核彈頭。


蘇聯解體後,俄羅斯繼承了蘇聯18000枚核彈頭。誰敢反對俄羅斯繼承蘇聯的利益,是不是想嚐嚐“大蘑菇”?


俄羅斯即便不從蘇聯繼承五常,就憑境內的18000枚核彈頭,也保證了俄羅斯必將成為常任理事國。


第二,維護世界格局需要俄羅斯出力。


在二戰反法西斯鬥爭中做出重大犧牲的才有資格成為常任理事國,俄羅斯在二戰中損失人口三千多萬。


而且在維護全球穩定,尤其在核裁軍、防止核擴散等領域,都需要俄羅斯這個大國出力。如果不把俄羅斯拉進五常,那麼俄羅斯必定另外搭臺搞團伙。


獨立擁有核技術的大國,都有拉幫結派的實力。這是其他四個常任理事國不願意見到的。


第三,平衡歐盟。


如果五常變成四常,英法兩國佔兩個席位,不利於美國的霸權地位。也就是說,萬一英法兩國以後不聽話了,多一個國家幫助制衡也是好事。這是美國的小算盤,在英法兩國比較聽話的時候拉俄羅斯進來,不光在世界格局中可以制衡歐盟,也可以賣葉利欽一個順水人情。


而中國是樂見俄羅斯繼承蘇聯的五常地位的,中俄同盟能增加中國在國際上的話語權。


所以這事就成了。

不成也得成。


國際觀察站


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作為聯合國組織中最重要的職能席位,特意選定由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五大戰勝國來擔任,最初分別是:美利堅合眾國、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法蘭西共和國以及中華民國。 我們可以發現,時至今日,五大常任理事國除了美英法三國未發生改變外,原來的蘇聯和中華民國所佔的席位都發生了:其中,蘇聯被俄羅斯替代。

而俄羅斯之所以可以頂替前蘇聯的五常席位,主要原因在於俄羅斯當時是蘇聯共和國聯盟中最大的加盟國,而且莫斯科也是前蘇聯和俄羅斯的政治中心。

最主要的是,蘇聯解體後,俄羅斯繼承了前蘇聯留下的龐大軍事力量,包括數量巨大的核武器,此謂軍事遺產,這些東西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俄羅斯在國際上的話語權。

除了軍事遺產外,蘇聯留下的大量政治遺產也由俄羅斯繼承,這其中就包括外交關係、聯合國席位等。所以,準確而言,蘇聯的常任理事國席位是由俄羅斯繼承而來。

我是軍武最前哨!


軍武最前哨


蘇聯解體,承接80%的各項資產的俄羅斯自然而然地成了聯合國安理會的五常之一。聯合國安理會五常可不是有廣闊的領土或龐大的人口就可以勝任地,而是憑藉超強的軍事實力,通過二戰戰爭的成功和強大的核打擊力量才擁有了權利的高峰。我們瞭解下安理會五常的形成:二戰時反法西斯同盟國中的四大國:美國、英國、蘇聯、中國,是軍事實力較強、反法西斯的主力。而英國、蘇聯認為當時的中國軍事力量不強,美國則打起了小九九,它認為英、蘇萬一聯合,容易壓制美國,現在支持中國,使中國緊緊地跟隨美國,所以中國的位置才被保留下來。而法國為什麼沒有出現?二戰時法國更慘,國土被法西斯完全佔領,政權在英國才得以存活。英國首相丘吉爾認為:在一隻鷹和一頭熊夾擊下,英國在中間變成了一隻可憐的小毛驢。老牌的英帝國也耍起了政治手段,認為英國有恩於法國,在關鍵問題上,法國必須支持英國。所以英國拉上法國進入核心的權利場。就這樣,美、英、蘇、中、法成了聯合國的創始國,也成了聯合國安理會的五常。

蘇聯雖然解體,但軍事實力並沒有解體。現在的俄羅斯擁有7000枚核彈,可以與美國媲美的核打擊力量,使俄羅斯穩穩地坐上了蘇體解體後的位置。沒有超強的軍事實力,想擁有五常的位置是真不太現實。


山合水


這牽涉到是蘇聯是分裂還是分離的問題

蘇聯解體後分為15個國家,給聯合國和國際社會帶來了一個嚴重的政治與法律問題,就是蘇聯在聯合國和安理會中的席位繼承問題。席位繼承取決於蘇聯解體的性質是屬於該國“分裂”為若干新國家,還是屬於該國的若干部分領土從主體部分“分離”出去組成若干新國家。

“分裂”是指一國分裂成為兩個或更多新國家,這些國家中沒有一個國家主張該國和原來的國家為同一國家,這種情況就是“分裂”。當一個國家分裂為若干部分而各部分自成為新國家和國際人格者時,原來國家的國際人格就消滅了。

“分離”是指一個國家的部分領上連同該領土上的居民為了成立一個新國家或加入另一個現存國家而分離出來。在“分離”的情況下,某國的一部分領土分離出來成為一個新國家而原來的國家儘管領土減少了但依然存在。

蘇聯解體是屬於後一種“分離”。

1991年12月25日,蘇聯總統戈爾巴喬夫宣佈辭職,蘇聯最高蘇維埃於次日通過決議宣佈蘇聯停止存在,葉利欽所領導的俄羅斯聯邦繼承蘇聯主要的綜合國力和國際地位,

蘇聯的國際人格並未喪失,只是名稱和領土有所變化。俄羅斯聯邦是前蘇聯的延續,與前蘇聯是同一國際人格者,而其他的前蘇聯各加盟共和國,則情況不同地分別成為新的國 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