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皇帝有时会赏赐大臣每人一个猪肘子,官员会感恩戴德,为什么一些人出宫门后就会扔了?如何看待乾隆皇帝的做法?

王若云


红雨天和大家来聊一聊乾隆皇帝分猪肘子的故事。大半夜的提到猪肘子,一阵饿意袭来,想起了每次餐桌上看到肘子,就特别的有食欲。其实这是流传在野史中的一个故事,故事的主人公和当时大儒纪晓岚分不开同时也是讽刺清朝吏治腐败,“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猪肘子如此美食,百姓吃不上的东西,都成了官员嫌弃之物。

在很多野史中记载,纪晓岚爱吃猪肉,爱吃猪肉到什么地步呢?传言纪晓岚几乎没有吃过谷面只是偶尔吃上一两口,米饭从来没吃过,一顿饭要吃十盘猪肉,然后再加上上一壶茶。还有传言说纪晓岚八十岁了,仍然十分好色,日御数女早朝前,归家后,午间,傍晚,睡前各一次,并且每天以肉为饭,不吃米面,要吃十斤猪肉。这个故事就是根据纪晓岚的这一爱好流传出来的。


相传乾隆皇帝也喜欢猪肉,他在一次大典上,命令多做祭祀的猪肘子,打算分给众臣一同享用,共沐天恩。那么大典的猪肘子是如何做成的呢?大典祭祀猪肉的做法,一般都是直接白水煮熟,没有任何调料。所以大臣们对这种无味的猪肉十分嫌弃,不能接受。

但是这是皇上赏赐,必须谢恩,而且还是大典祭祀的重要之物,如果不接受就是对皇上,圣人和上天的大不敬。但是等到大典结束,大臣们就纷纷开始处理自己手中的猪肘子。有朋友可能要问,回去加点料不就可以继续吃吗?但是当时的大臣,基本都富的流油猪肉都是不上档次的。比如我们看吴敬梓的《儒林外史》里边就很多这样场面,范进中举以后,区区进士得到了什么样的待遇呢,满桌佳肴,筷子从象牙,黄金,白银,再到竹筷子各种形式,吃的是大虾圆子,山珍海味。



那么猪肉便扔给谁呢?扔到臭水沟,那不行,被皇帝发现了,怪罪下来可是担当不起。众官员就想到了当时最爱吃猪肉的纪晓岚,于是就把猪肘子都扔到了纪晓岚的轿子中。据说纪晓岚坐在轿子中从皇宫回到家里面,轿子里面的猪肘子就剩下一堆猪骨头。其实这个故事也是当时清朝官员腐败的映射,乾隆皇帝没有好好继承他父亲用着整顿吏治的决心,尤其到后期成就不大还要好大喜功,自命十全老人。



红雨说历史


其实这个说法里面有个故事,是跟纪晓岚有关的,大家听听,看我说的对不对。有一次乾隆皇帝就赏赐给了每一位大臣一个猪蹄子,当时这些大臣们出宫之后,基本上全部都将着上次的猪蹄给直接扔掉了,当然并不是扔到路边的垃圾堆里面,而是转身就丢到了纪晓岚的轿子里面,纪晓岚回家的时候坐着轿子一个人在轿子里面就这样看了一路的猪蹄子,刚到家之后直接撤侨子的地上全部都是猪骨头,可想而知这些猪蹄子全部都被纪晓岚一个人给吃掉了。从这样一件事情上也能够看出来纪晓岚真的是特别的能吃肉,那么对此肯定也会有很多人觉得非常奇怪,猪肘子猪蹄子这也算是一块比较好的肉了,而且当时还是乾隆皇帝亲自赏赐给来的,这怎么说也算是一种荣耀吧,为什么这些大臣会出宫之后就将这皇帝赏赐来的东西给全部丢掉了,其中这主要还是因为在乾隆年间,其实有很多的大臣们,他们自己已经是腐败透顶,所以说每天的生活那顿顿都是于是因我这又肥又腻的猪肘子,看上去这些大臣们都觉得有些反胃,还有一些原因可能就是因为清朝朝廷上所赏赐的这些猪肘子,的确是有些特别,这么香油腻的猪蹄子除了纪晓岚,其他人根本就没人能够吃得下去。


莫负韶华2018


大兄弟,按照你的说法,乾隆分的应该不是什么猪肘子,而是祭祀用的祚肉。祚肉是猪肉用白水煮熟,祭祀天地和先祖之后拿下来吃的。这种肉也不是什么大臣都可以吃的,什么位分就只能吃什么部位的肉,比如猪后腿上的肉最好,是皇帝才能吃的,其余好的是给阿哥王爷们的,而且这种肉一般是不允许蘸调料的,前一段时间的热播剧《延禧攻略》中傅恒就是因为吃祚肉蘸盐被宗人府抓了,蘸点盐都这么严重,更不用说你扔掉或者吐出来了,那是要砍头的,再者,皇帝赏赐的东西就是S你也得吃完,别说这还是肉,所以电视剧中的情节看看就好了。

民间的满人也都由吃祚肉的习俗,到家里做客的人吃的越多,主人越高兴,祚肉又叫“跳神肉”,这是一种满族特有的料理,早在宋代的《东京梦华录》中就有相关记载,“割法虽用小刀片之,以肥瘦相参、横斜碎杂为佳,与圣人割不正不食一语截然相反。其猪身肉之名目甚多,满洲跳神肉最妙”跟祚肉的做法类似,先用白水把猪肉煮熟,然后用小刀切成片状,肥瘦相参是最好的,小刀一般都是客人自带的,吃的时候当然也是不能蘸料的。

你说的那种蘸料的肉应该是祚肉的改良版蒜泥白肉,是祚肉的做法传到四川之后,川人用蒜泥和各种佐料改良之后的做法,现在很多馆子都有这道菜,味道妙不可言,没有吃过的同学可以去尝一尝,或者直接做也可以,做法非常简单,菜谱这里就不罗嗦了。


大圣王阳明


不好吃呗!

虽然说在古代吃肉对老百姓是一种奢侈的行为,为了一年的小猪仔,很可能是卖了换钱贴补家用,而不是杀来吃了,太奢侈太浪费,但就古代的皇亲国戚大臣官老爷来说,吃肉还真不是什么娇生惯养的事情。(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历史三日谈)


因此,千万不要以为乾隆皇帝赏赐给每个大臣是什么了不得事情,能在那杵着接乾隆皇帝送过来的肉,本身就说明不是高官就是权贵,平日里大鱼大肉的吃着再正常不过。

乾隆皇帝赏的肘子很难吃吗?人家吃的东西都是御膳房出来的,在御膳房做饭的人基本上都是,不说是天下最好的厨师,说他们是天下排前三,恐怕也没人介意吧。


就是这么一帮子人做出来的东西能有多难吃?恐怕他们发挥出三分的厨艺就已经可以满足这么一帮挑食的人了吧,但还真不是那么回事,不是他们做不好,而是乾隆皇帝对肉的做法有特意安排。

怎么做?水煮白切,不加佐料,不管是肉丝还是肘子,那么大个肘子,不加点盐花椒芫荽啥的,能咽得下去嘛,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大臣在接受了乾隆皇帝的赐肉以后,叩头感恩,出门就扔的原因所在,没法吃,不扔干啥。

扔了不怕乾隆皇帝怪罪吗?

肯定不能明着扔,大家都是心照不宣的你扔你的我扔我的,谁也不说扔了,不扔那就是吃了呗,这就好比乾隆皇帝想了解点什么情况一样,底下的大臣众口一致,还信誓旦旦,基本上也就是那么个情况了,事实,真的不重要,会忽悠才是关键!


历史三日谈


在古代皇帝赏赐的食物,一般的人是不敢吃的,除非当场非要你吃下去,不吃就说你违抗旨意拖出去斩了。事实上也没人敢吃,话说伴君如伴虎那是有道理的。

而皇帝的心思你永远是猜不透的,帝王的无情那也是出了名的,万一他想要牺牲你,又不想明着动手杀你,就借一场酒宴在食物中下剧毒,而你刚好不防备吃了就彻底完蛋了。

也许有人会问,可以查放毒的人,但皇家的天下,你岂敢查皇上?那是找死。也许有人又问,可以辞官告老还乡,我敢保证,如果皇帝想要你死,你就会立即死在回家的半路上。

所以普天之下非王土莫属,你唯一能做的就是做好帝王家的人臣,尽自己的本份就可以了。

至于乾隆皇帝喜欢赏赐猪肘子给大臣们吃,而大臣们又不敢吃丢掉了,就可以说明乾隆皇帝是个狠角色,谁不顺他的心,就连他赏赐的美味佳肴都不敢吃。另一个原因也说明不敢吃猪肘子的一些大臣,平时做了亏心事,怕皇帝秋后算帐。总之乾隆皇帝还算一个合格的皇帝,有一定政绩摆在那儿,要不怎么说康乾盛世呢。


小鱼在殿堂


你听谁说扔了的,没人敢扔,半生的,不太好吃,但我觉得味道还行,以前都是冬至拿回家,有一次我跟金华火腿放一起,味道不错,但是吃不了,我攒过好几个。其实这东西之所以会给大臣是有讲究的。将上坟或敬天过后剩下的贡品分给人吃是福分。是先人或神仙对我们的疼爱,北方某些地区到现在还有这个风俗。一是图个兆头,二是以前物资少扔了可惜。其实圣上给的这些东西还是要的人多,主要的还真不是为了肘子,关键是乘肘子的盘子,天坛祭天用的盘子是专用的,祭天后要把肘子移到宫廷里的盘子然后用食盒分给诸位,宫里的物件再不起眼放民间也值大钱,都是内务府在江西景德镇定制的,每年要花几十万两银子,所以都会专门留着,康熙爷和雍正爷都是过日子的主,他们给的盘子都很一般,嘉靖爷之后的几个爷也都很一般,关键是乾隆爷,他老人家的盘子要比其他几位圣上特别的多。他的盘子花里胡哨的世间少有,有的时候一个盘子要上十几种釉彩。这种品味就他有所以存世很少。当然还有更走运的,有一次干活太监马虎把一个祭天盘子直接放食盒里了让湖广总督捡了大便宜,据说现在在美国华盛顿三环以内换了个独栋,窗户面对白宫。


手机用户85494085613


清妖宗乾隆的这一套不是什么赏赐,是给大臣们的暗语,意思是朕要大鸣大放穿汉服,大搞大干文字狱,朱明皇帝要抹黑,明朝历史要一片暗,举头不可望明月,低头不能思故乡,万历龟缩宫廷睡大觉是昏君,朕六下江南是造福百姓的圣主。


大明锦衣卫士


大猪蹄子认为他赏的就算是shi,官员也应该感恩戴德!而官员不这么认为,有的自己生活比皇宫还好,不扔了难道留着发霉?


一只爱听八卦的星座鱼


因为不好吃,就扔了。它只是象征意义,不一定要吃


易小小鹏


那个时候没有冰箱,天气热一点,早上杀猪,等到中午散朝肉都有味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